流感疫苗接种后,通常要两周左右才能产生保护性抗体。
冬季是流感爆发的高峰季节,很多身体抵抗力较弱的幼儿容易出现发烧、感冒、咳喘等病症。进入12月以来,清远各大医院儿科急诊就诊人数急速上升。据清远市人民医院提供数据,12月14日当天,该院儿科门诊与急诊来诊患者达到1939人次,高峰期候诊超过200人。而在12月11日至12月15日期间,该院儿科门诊和急诊确诊并上报的流感患者有554人,流感发病形势较为严峻。
清远市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林冬云提醒,冬季是清远流感高发的季节,各大医院儿科就诊人数较多,家长可以学会区分宝宝是普通感冒还是流感,症状较轻的宝宝建议在社区医院分级诊疗,避免患儿扎堆候诊,造成延误治疗和交叉感染。
区分
有无发烧是区分流行感冒与普通感冒的重要指标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包括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而目前清远的流感发病主要为甲型流感病毒。每年季节性流感导致全球5%—15%人群感染,幼托儿童在流感季节的流感发病率可高达30%—50%。
林冬云提醒,当宝宝出现以下症状时应警惕是否感染流感病毒:高烧不退,患儿体温高达39℃—40℃;伴头痛、咽痛、肌肉酸痛咳嗽;感觉不适,极度疲劳,食欲下降;婴幼儿伴呕吐、腹泻的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疲劳、熬夜、饮食不规律或过多进食辛辣、油炸等食物可加重病情,少数严重的流感可至肺炎、脑炎甚至心肌炎。
普通感冒症状以打喷嚏、鼻塞、流涕等其他症状为主,咳嗽也是常见症状,但高热、肌肉酸痛则不明显。
流行病毒的传染性很强,其主要有以下四个传播特点:以飞沫和空气传播为主;与患者直接接触也是流感传播的重要方式;接触被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能受到感染;人群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地方传播最快。
预防提前注射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方式
林冬云提醒,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医疗手段,可预防流感大范围流行。年龄在6个月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尤其在校学生、幼托儿童、体质较弱的孩子、免疫低下的儿童流感发病率更高,因而是流感疫苗接种的重点推荐人群。
流感疫苗接种后,通常要两周左右才能产生保护性抗体。林冬云建议,家长应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2个月给孩子接种流感疫苗,这样能更有效地发挥疫苗保护作用,因而每年推荐接种时间为每年9月至11月份。
“抗体应每年注射一次。”林冬云说,抗体可在人体内持续1年,但由于接种疫苗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而下降,并且每年疫苗所含毒株成分会根据流行优势株不同而有所变化,所以每年都需要接种当年度的流感疫苗,才能产生良好的免疫效果。
当在校学生,及幼托儿童发生流感时,患病儿童应居家隔离,流感患者在疾病期间应主动戴口,这样有助于減少流感病毒传染他人的机会。一旦有发热等流感症状出现,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早期及时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可减轻症状并缩短疾病持续时间,不仅具有治疗作用,还可减少病毒传播,降低人群患病率。
建议
症状较轻者就近就医避免扎堆候诊出现交叉感染
林冬云提醒,随着冬季流感高峰期的到来,家长要注意孩子的感冒预防,如若感冒,家长也不用过于紧张,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感冒、咳嗽会有个过程,一般治疗需要7—10天。如果孩子症状较轻,有发烧发热的情况,可在社区医院就近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否则,若带着患儿扎堆往同一家医院跑,对孩子来说反而有些“折腾”,影响了孩子的休息和康复。此外,由于医院内人流密集,交叉感染的几率相对较大,对免疫力低下的儿童来说不适宜。
流感季节避免过于疲劳,注意体息,勤洗手,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同时多喝温开水,咳嗽时注意用手帕、纸巾等覆盖。
预防儿童感冒,要做到勤通风,勤洗手,注意保暖,增加室内空气湿度;冬季孩子免疫力本来就低下,容易感冒,应给孩子做好保暖措施,并戴上口罩;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也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有效方法;如果孩子感冒发烧,切忌盲目使用抗生素,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有效药物治疗。
新闻推荐
■大观街(小街道,大观点)12月16日晚7时15分许,正值下班高峰期,一名男子驾驶摩托车在车流密集的北江大桥南往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