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胡桃里店里,约上好友一起听歌、品酒,是不少三水人消费方式之一。
冬日里,位于三水同福路的监烤师烧烤店,热气腾腾的烧烤引来一批又一批食客。
周末晚上,三水万达广场举办活动,吸引大批市民驻足围观。
周末,三水万达广场成为市民休闲消费好去处。
21日23时17分,滴滴司机老何在同福路接了当晚第18位客人。从下午6时到现在,营收二百余元。“零时前后两个小时,客人很多,正常来说一个晚上能赚四百元。”老何说,晚上11时之后,滴滴平台有夜间补贴,他要赶在晚高峰结束之前多跑几个活,多接几个夜归人。
老何的收入就像是三水夜经济的晴雨表,他希望晚上营业的美食店铺、酒吧越多越好,市民的夜生活越精彩越好。如今,夜间经济成为城市消费新的增长点,各大城市纷纷掘金夜经济,三水也是其中之一。
从传统的夜间小吃街、大排档,到如今夜间聚会、街头表演,夜色下的三水,不仅涌动着经济的活力,也洋溢着人文的美丽。
文/佛山日报记者陈玲玲
图/佛山日报记者洪海
爽快感一晚卖出600串牛羊肉串
近几天,每到深夜10时,记者打开手机导航软件,看一看三水的交通热力图。其中,星星点点的红色区域,便是三水夜经济最火热之处。
尽管天气转冷,三水夜间的人气却没有随之“降温”,很多以美食闻名的街道,从夜幕降临之时就开始热闹起来。
21日20时,同福路的监烤师店已经座无虚席。食客趋之若鹜,结伴前来,只为那一口鲜辣劲爆的东北烧烤。
老板甄树亮是一名90后,手艺却不稚嫩。在烟熏火燎中,肉串被烤得滋滋作响,溢出香气,只见甄树亮熟练地反转肉串,3分钟后,撒上孜然和芝麻,既保留了肉质的原汁原味,又让味道更为香浓。
监烤师这家店之所以能在附近一带小有名气,除了老板甄树亮的手艺,主要还是胜在肉质鲜嫩。
“我们家的牛肉串和羊肉串,都是从东北空运过来的。”甄树亮说,每天店里的牛肉串、羊肉串分别得卖出300串。一天算下来,营业额约五六千元。
监烤师每天营业到凌晨2时,越晚人气越旺。“晚上吃烧烤,配上两瓶冰啤酒,爽!”老顾客小伟说,精雕细琢的食物不足以消解掉生活带来的疲惫,只有夜深时在街头巷尾撸串喝酒,才能真正释放压力和疲惫。
如果说,儿时随着父母去西南耀华路逛商业城的灯光夜市,是三水90后对夜经济的最初印象。那么,紧随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的步伐,当下年轻一代的夜间活动,已经和吃紧紧联系在一起。
街头感文艺青年的自弹自唱
“来日纵使千千晚星,亮过今晚月亮,都比不起这宵美丽,亦绝不可使我更欣赏……”21日晚9时,三水广场街头涌动着一股热气,一首粤语经典歌曲《千千阙歌》,穿透熙熙攘攘的人潮。循声望去,只见一个抱着吉他的青年人站在街头,专注地弹着吉他、唱着歌,有人匆匆一瞥,有人驻足聆听,把三水的夜渲染得更加动人。
在他身边,摆放着弹奏的工具:一只便携式音箱、一支麦克风、一个吉他包,包里放着“民谣在路上”牌子和一张收款二维码。
这名街头艺人叫雷业宏,今年30岁,从清远到三水生活10年。白天,他是公司兢兢业业的员工;晚上,他就是街头放声高歌的艺人。尽管没有像成都、广州等城市的街头歌手一样在网络上走红,雷业宏始终有自己的一份坚持。
为什么要站上街头唱歌呢?雷业宏说,面对大众,能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水平,也能够在这座城市里,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丰富自己的夜生活。
“会停下来听歌的人,大多是被音乐所打动,或者引起共鸣。音乐就是彼此沟通的桥梁。”雷业宏告诉记者,三水是一个慢节奏、很有味道的城市,在街头结识了很多朋友,不少听众也会特地称赞他唱得好听,这些都给了他莫大的鼓励。
对于“夜经济”这三个字,雷业宏并不是很理解。但在三水街头唱歌的两年多里,他最常去的地方就是三水广场、万达广场、新动力广场,因此见证了三水人夜生活的发展。
“以前大家没什么娱乐活动,现在娱乐方式多了,看电影或者听音乐会都可以,也有越来越多人加入街头表演的队伍。”雷业宏说。如今,因街头表演和他聚在一起的音乐爱好者,已达百余人。
仪式感音乐餐吧里的精致生活
“先生,您好!需要帮您策划一场特别的求婚仪式吗?”12月18日上午,接到客人的餐位预订后,得知对方准备当晚在店里求婚,胡桃里音乐酒馆的企划总监朱雯把电话回拨。
当晚,胡桃里响起舒缓的音乐声,铺着粉色桌布的桌子上,摆放着精致的装饰品,一场简单却又温馨的求婚在此上演。“感谢你默默陪伴我这么多年。”在诚挚的告白中,男生单膝跪地,拿出求婚戒指,手拿粉色气球的伴侣当即落下幸福的泪水。
制造这样的惊喜,是朱雯的强项。两年多来,朱雯为近百位客人策划过求婚仪式、生日宴会、年会沙龙等。她说:“胡桃里不仅想提供有品质的就餐环境、美食、音乐表演,还想提供更为多元的体验活动。”
作为一个集酒吧、餐厅、咖啡馆于一身的文艺“混血儿”,胡桃里已经成为三水颇有名气的“网红店”,每天营业到凌晨2时,其从最初主要吸引年轻客户,到如今越来越多小朋友、中老年人光顾,成为三水夜间经济蓬勃发展的缩影。
“来这样的音乐餐吧,并不仅仅是为了吃饭,更多是享受这种氛围。”20日晚,刘婷和朋友在胡桃里一坐就是三四个小时。她说,音乐餐吧不仅环境舒适别致,气氛活跃又不过于嘈杂,还有许多或文艺、或个性的情调,是当下年轻人最爱的夜生活地点之一。同时,经常会见证一些别人求婚、生日等幸福瞬间,自己也会被感染。
从吃喝玩乐购,到创新生活方式、追求生活美,市民的需求也在倒逼店家创新产品和服务供给。在朱雯看来,因为人们的休闲活动主要在晚上,只有精准对口客户需求的夜间消费模式,让市民参与性高、体验性强,才能真正丰富三水的夜生活,拉动夜经济。
何为夜经济?
夜经济是指从当日18时至次日凌晨2时所发生的服务业类经济活动,发展“夜经济”是提升城市消费需求、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力举措。
无论是夜宴、夜饮,还是夜唱、夜购,夜间消费大多是服务性消费,几乎涵盖了商业、交通运输业、餐饮业、旅游业、娱乐业等所有第三产业。
毫无疑问,夜间消费需求是一种高层次的消费需求。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夜经济是夜间居民消费和企业供给的汇合,是由一个个供求之间的交易构成的。
2019年12月,该词入选中国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
“夜经济”不是熬夜经济
“夜经济”,消费的是金钱,也是时间。从三四十年前的伦敦、巴黎到纽约、东京,到今天的北上广深,“夜经济”是经济社会繁荣的产物,是劳动者闲暇时间增加的结果。依托现代劳动休息制度,“夜经济”是休息日消费方式的纵深化,不是“熬夜经济”。
“夜经济”、夜生活,从欧美日到中国,都不是对工作不闻不问、对休息不管不顾。各国“夜经济”高峰总体上与周末、节假日高度重合。北京市支持“夜经济”,安排1号线2号线地铁延长运营时间是周五工作日及周六休息日;上海2017年出台服务“夜经济”政策,也是要求地铁周末、节假日前最后一个工作日延长运营时间。因为围绕休息日“夜经济”投入产出比最高。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今年五一小长假延长一天,消费潜力释放,按可比口径国内接待人数、旅游收入增长13.7%、16.1%,其中夜间消费金额占比高达30%,可谓良宵经济。因为周五周六、年节假日,休息者大都可以尽情“嗨皮”。
“夜经济”是经济繁荣发展、休闲时间增加的历史产物,根本动力是科学技术进步、劳动效率提高、生产力发展。当生产线取代手工作坊,收割机取代了镰刀,人们就有更多闲暇时间。20世纪70年代,很多西方发达国家人均收入上升后,国民幸福感不升反降,被称为“收入-幸福悖论”。经济学家计量分析休闲时间与产业效率相关性之后,各国开始大力推动休假制度改革,保护劳动者休息权利,倒逼劳动效率提升。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人民群众闲暇时间持续增加。2019年,我国法定节假日115天,占全年时间的31%,一年之中,三分之一时间,我们可以享受夜生活、体验夜文化、拉动“夜经济”。这是与传统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不同的工作生活表,既扩大了假日经济的广度,也推动了假日生活的深度。向时间深度要潜力,鼓励夜生活、拓展夜文化、发展“夜经济”,是合乎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
夜生活讲个性,“夜经济”就一定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各地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不分地段时段“大呼隆”,让空空荡荡的公交驶过空空荡荡的子夜。
(佛山日报记者陈玲玲整理)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