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朱文华通讯员李彩丽1月12日,在广州举行的2020年清远市乡村新闻官爱心年货节上,“清远乡村新闻官农货链”正式发布,清远日报首批“区块链记者”“区块链通讯员”现场亮相。
这是区块链结合清远乡村新闻官制度的一项落地应用,将成为区块链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动“治理能力和治理现代化”建设、加强“科技支撑”的初步探索。
一年前乡村新闻官在清远刚创立时,连山黑山村乡村新闻官雷健,尝试拍了几段清水鸭的视频,发到各大短视频平台,滞销的鸭子后来成了城里人竞相购买的“香饽饽”。信息的推广让乡村新闻官尝到甜头,但如何才能长远发展?农货信用体系建设及可溯源系统建设必不可少。在“清远乡村新闻官农货链”信息信用2.0平台上,区块链技术将点状的网红农货信息,转变为链状的精品农货信息。关于一只鸭子的信息,不仅有此时的生长环境、喂养情况等数据,还可在链上追溯鸭子出生以来的所有数据。“用户只要有需要,甚至可以了解到"鸭爸""鸭妈"是谁”,“农货链”技术研发负责人在年货节现场以如此形象的话语解释产品功能。
“清远乡村新闻官农货链”由清远日报区块链新闻实验中心、清远市北江区块链研究院、云润大数据服务公司联合研制开发,具有三个特点,也就是“一二三”。一是“一链了然”,农货所有信息全程可溯源,人人皆可见,没人可删改;二是“双信保障”,独创“数字信用+媒体信用”模式,由清远日报记者担任的“区块链记者”,与乡村新闻官担任的“区块链通讯员”形成A、B角,集纳各方资源并进行有效监督,确保上链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三是“三种方式”,农货链采用H5格式,既可以单独成为网页,也可以在清远日报APP上专设栏目,还可以外挂在快手、抖音以及各大电商平台,支持一键下单,便于市民轻松使用。在这三大特点中,最重要的就是因为“区块链记者”的创立,而形成的“双信保障”。农货链“区块链记者”并非简单地对产业、行业情况进行报道,而是深入参与数据采集、信息维护,这种创新探索,获得业界专家点赞。广东省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蓝云认为,区块链技术在理论上能实现上链数据不可删改,但是数据在上链那一瞬间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却可能存在疑问。农货链“区块链记者”的创立,将党报记者的权威性、公信力融合到区块链数字信用世界,将主观信用与客观信用形成互补、合二为一,这是在新技术新应用大背景下媒体融合传播转型的微探索,对中国区块链行业的生态发展有一定的创新示范意义。
新闻推荐
金钜伦 从小家庭作坊到全球第二大快劳夹生产商 年产快劳夹1.3亿只,客户涵盖晨光、得力、齐心等品牌文具巨头
金钜伦生产的产品。受访企业供图在佛山市金钜伦五金文具有限公司(下称“金钜伦”)的生产车间内,不同系列的自动化生产线正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