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人民医院与连州市卫生健康局签订对口帮扶框架协议。清远民族地区群众又迎来利好消息,不出乡镇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在去年9月对口帮扶阳山秤架瑶族乡卫生院的基础上,清远市人民医院在12月底与连州市卫生健康局签订框架协议,对口帮扶三水瑶族乡、瑶安瑶族乡两个乡镇卫生院。
力争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
连州市卫生健康局局长陈剑梅介绍,连州拥有三水瑶族乡、瑶安瑶族乡2个少数民族乡,前者常住人口户籍4000多人,常住人口3000多人,后者户籍13000多人,常住人口8000多人。由于人口少,当地卫生院一直留不住医技人才,技术和管理水平也难以提升。这次清远市人民医院对口帮扶少数民族乡卫生院,是雪中送炭式的帮扶,相信在卫生院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有一个质的提升。接下来,一方面派人到清远市人民医院进修,提高能力,另一方面利用清远市人民医院帮扶的大好机会,使得医院的业务和人才培养都有长足的发展。将安排好清远市人民医院帮扶专家的食宿问题,让他们安心在卫生院工作。
清远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周海波表示,连州市卫生健康局与清远市人民医院对口帮扶连州三水乡、瑶安乡卫生院框架协议正式签署,这是清远市委市政府、清远市卫健局、连州市委市政府根据省、市加大对民族地区医疗帮扶力度、提升民族地区医疗服务能力和人民健康水平精神,结合实际情况作出的安排和部署,清远市人民医院将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做好对口帮扶工作。
他表示,接下来,清远市人民医院将安排优质医疗资源,对口帮扶连州市三水乡、瑶安乡卫生院,围绕连州市三水、瑶安两个瑶族乡的卫生事业发展定位,为三水、瑶安群众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按照“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五年一大变”的工作目标,通过对口帮扶,助力将三水、瑶安乡卫生院打造成具有瑶族特色的民族卫生院,通过乡村一体化管理模式和“医村相伴,健康同行”党建项目,切实提升两个瑶族乡卫生院服务能力和居民的健康水平,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为提高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推动瑶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提质升级
清远市卫生健康局二级调研员刘晓明表示,清远市人民医院对口帮扶连州市三水、瑶安乡两个瑶族乡卫生院,将有力助推连州瑶族地区医疗水平快速提升,有效解决连州瑶族地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希望市人民医院延续以往好的健康帮扶做法和措施,强化对两个瑶族乡卫生院的帮扶与指导,希望连州市卫健局抢抓对口帮扶机遇,积极主动加强工作对接,抓好对口帮扶项目落地,推动瑶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提质升级,进一步提高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据了解,三水瑶族乡、瑶安瑶族乡是连州市的两个民族乡,秤架瑶族乡是阳山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三个少数民族乡境内崇山峻岭,重峦叠嶂。多年来,瑶乡人民依靠草药防病治病的丰富经验,形成了当地独特的瑶族医药文化。但碰上大病,还是得去县城,“看病难”一直是当地存在的问题。去年9月,清远市人民医院对口帮扶阳山秤架瑶族乡卫生院。
按照规划,清远市人民医院将对秤架瑶族乡开展为期五年的医疗对口帮扶,切实提升秤架瑶族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覆盖瑶乡每个角落,为瑶乡人民群众送去新时代的“政策红利”。在帮扶期内,助力将秤架瑶族乡卫生院打造成具有瑶族特色的省级民族卫生院标杆。为帮助卫生院提升管理水平,切实提升服务能力,帮扶工作组从晨会交班、首诊负责制的执行、住院患者医嘱的录入规范、套组医嘱模板的建立、理疗治疗执行单的制定等一系列工作,进行认真查,逐一落实,逐渐改变卫生院员工的工作模式及观念,逐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了患者对卫生院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据了解,清远市人民医院将根据卫生院需要,安排若干名内科、儿科、中医科等业务骨干定期或不定期到卫生院进行技术帮扶,卫生院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医疗技术人员到乙方进修培训。每村均安排一名党员任组长的健康扶贫小组进村入户,为村民提供健康服务,力争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相对贫困家庭下降5%至10%。
图/文:清远日报全媒体记者曹成飞通讯员彭可明
新闻推荐
1月19日到20日早上,三连地区多云间阴天,气温有所回升,其余地区分散小雨转阴天到多云,体感寒冷。20日全天最高气温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