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坌镇后江田村战疫先锋队走村入户为村民测量体温。
防控疫情,刻不容缓。但阳山黄坌镇后江田村的村民们说,早在防控工作还未深入到村一级时,他们村便已经组建了一支战疫先锋队,在村里面积极展开了疫情防控工作。
这是后江田村下辖的龙珠村小组长、预备党员邓朝云主动发起组建的一支疫情防控队伍,共有12名成员。早在春节前,他们便已经开始谋划成立疫情防控队伍。节后,在阳山还未要求村庄强化疫情防控时,已经积极在村里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获得了村民们的支持和称赞。
自发组建战疫先锋队
春节前,邓朝云就密切关注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情况,在村里面成立疫情防控队伍的想法渐渐萌生。
号召发出后,组建工作非常顺利。1月23日,以邓朝云为队长的一支12位成员的后江田村战疫先锋队便正式组建。
要工作,防护物资要备好。这支新组建的队伍不等不靠不要,多番辗转,自己掏钱购买了体温计、测温枪和防护口罩。
随后,邓朝云制定排班表,12名成员分成3班,从早到晚,24小时“在线”。2月5日开始,早于阳山县出台《关于实行阳山县农村村庄疫情防控十条的通告》前数天,他们通过分工合作,已在村中有条不紊地展开了疫情防控工作。
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走上了疫情防控的一线工作岗位,面对乡亲邻里,刚开始很多人不理解,不配合。
“说实话,大家都很熟。如果有人不配合,要他接受检测,也非易事。”不过,邓朝云表示,不管是谁都一视同仁,尤其是队员,更要从我做起、以身作则,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否则这个检测点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等疫情过后,欢迎亲人们来相聚。”邓朝云堂弟的岳父是外村村民,年前从英德返乡,想来本村走动探望亲戚。邓朝云得知后,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堂弟,并与堂弟一起,成功劝说该亲戚在疫情期间不要到本村来。
另一边,后江田村共有108户530多人,年前外出返乡人口多,存在输入性病例的风险。为此,除了在检测点值守外,邓朝云还每天带领其他队员进村入户,为每一位村民测量体温,坚决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朝云,你们真好啊,这么关心我们老人家。”八十多岁的老人冯章妹,是村中的独居老人。邓朝云坚持每天早晚各给老人测一次体温,持续留意老人的身体状况。为此,老人表示非常感激。
除此之外,对于村中的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邓朝云和队员们还积极在他们的生活上给予关照,主动帮忙购置生活用品,并送到家门口。
■心声
“如果党员都怕,
那谁上?”
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这支战疫先锋队还主动引导村民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森林防火、安全生产等工作。
2月15日早上,天下着雨,邓朝云照常到检测点值班时,发现黄高公路塘底路段出现部分山体塌方,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当即,邓朝云马上报告村委会,随后组织先锋队队员迅速清理公路泥土、石头和倾倒树木,及时消除了隐患,公路得以通行。
截至目前,邓朝云他们已共检测入村车辆360多辆,入户100余户,为800多人次测量体温,发放疫情防控知识宣传资料1000余份,劝散聚众聊天约10次,劝导红事延期2次,帮助20多名弱势群体购置生活用品,清理村中垃圾累计10吨。
这支战疫先锋队仍然活跃在村里战疫的一线位置。
“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村民问。
“保护全村人安全啊。”邓朝云毫不犹豫地回答。
“怕吗?”“怕啥,如果我们党员都怕,那谁上?”邓朝云笑得很坦然。
包片村干部冯海云毫不吝惜对邓朝云的夸赞。他说:“像邓朝云这样优秀热心的党员和村民还会越来越多,他们在农村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没有生而勇敢,只是选择担当。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正是诸多如邓朝云和他的队友们这样的“微光”,汇聚成一束光,成为战疫路上的一盏明灯,温暖人心,也护佑着后方人民群众生活安康。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段灿
通讯员罗燕颜潘洁敏
新闻推荐
清远市委办公室派驻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第一书记江金球: “孤寡和五保老人精神很好 看过我就放心了”
■村中卫生站工作人员在重要路口对过往人员进行体温监测。■喷药桶“变身”洗消“神器”,为出入车辆消毒。一线党旗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