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岁的老人杨润霖收到爱心菜时,感动落泪。(清远日报全媒体记者邱炜民摄)
每一份包装好的爱心菜系上蓝丝带之后,都贴上来自认捐市民的“爱心快递单”。
2月24日,社工,邮政工作者一行人将“蓝丝带·爱心菜”送到81岁的孤寡老人冯壮健家中。老人一人独居,2月4日在家不慎扭伤腰后,不方便出门买菜。
2月20日,在清远市委宣传部指导下,清远日报社“蓝丝带”抗疫公益行动发起后,不少爱心人士积极响应。截至2月24日20:00,已有195位爱心人士参与,为特困老人认捐了258份爱心菜。24日,由社工、邮递员、清报记者组成的“蓝丝带”战“疫”公益行动小组,为54位特困老人派送第一批“蓝丝带·爱心菜”。
凌晨出发采购爱心菜
24日凌晨两点,清远市寻乡记智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采购人员便出发前往位于清新的农业基地,采购农产品。
凌晨五点,采购人员回到位于山塘镇的寻乡记创新谷分拣中心,对全部肉菜进行品质检测,抽样做农残检测,再进行初步的标准化分拣、包装,送达当天活动的集合点———广清农业众创空间。“寻乡记作为一家以农业为主的公司,很荣幸能参与此次活动,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清远市寻乡记智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外联部经理张楚韫介绍,在“蓝丝带”抗疫公益行动中,公司负责采购配备爱心菜套餐,并为爱心菜采购经费兜底。
24日上午9点30分,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清远市分公司的两辆邮递车已经早早停在了广清农业众创空间的集合点,等待菜品分装。社工与志愿者将采购回来的农产品进行打包分装,并给每一份包装好的“蓝丝带·爱心菜”系上蓝丝带,贴上来自认捐市民的“爱心快递单”。每包“爱心菜”里有1.2斤土猪肉,油麦菜、菜心、芥兰、娃娃菜随机两种共4斤,英德玉米2根,还有一包野生香菇。
首批54份爱心菜在当天配送完成
据邮政工作人员刘艺然介绍,此次活动由负责旧城片区的7名邮递员负责配送,当天把首批54份爱心菜送到特困老人家中。在拿到收件人数据后,邮递员先打印好订单,等菜品到了后进行贴单,按区域分配任务,然后进行配送。
“我们会提前打电话和收件人约好时间,如果没接电话,就上楼去敲门。有的老人不在家,我们就把爱心菜放到清远市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由社工们送过去。”刘艺然介绍,清远邮政公司十分重视此次爱心菜配送活动,市场部、运营部、投递部等部门都参与到活动中,确保落实每一个细节。
接下来,剩余的爱心菜将继续由清远邮政公司进行配送,配送频率为一周两次。
现场
开心应门悉心叮嘱暖心落泪
当天,由社工、邮递员、清报记者组成的“蓝丝带”战“疫”公益行动小组也兵分多路,在社工的带领下来到特困老人家中探访,为其送上爱心菜和防疫物品,倾听他们的心声。
罗水洪:最爱吃香菇炒鸡肉,爱心菜够吃上一星期
“我来了!”“罗伯,你慢点,不着急。”“蓝丝带”战“疫”公益行动小组首先探访的是家住旧城新街的特困孤寡老人罗水洪。听到有人敲门,他高兴回应并前往开门。罗水洪今年64岁,但因为之前中过风,腿脚不便,短短的距离,却走了五分钟。
走进客厅,罗水洪差点摔了一跤,众人急忙把他扶住。得知罗水洪刚起床,又衣着单薄,社工罗树妹担心老人着凉,立即帮他穿上背心。
90后邮递员郭伟杰把手中的爱心菜递上。“收到好多菜,好开心!冬菇可以用来炒鸡肉,谢谢大家。”中风后的罗水洪讲话不太利索,但他还是很高兴地与大家聊了起来,笑说,这些爱心菜够他再吃上一个星期了。罗树妹细心帮老人把菜摆放好,还提醒老人,猪肉一天吃不完的话,可以用盐腌制一下。
杨润霖:落泪感谢每一位参与者
“很感谢清远日报、热心市民、邮政公司、寻乡记、社工们对我的关心……”84岁特困老人杨润霖看到那么多人关心他,忍不住感动落泪。
社工刘振华介绍,杨润霖是孤寡老人,长期的独居生活让他患上轻度抑郁症,目前还需要药物治疗。社工刚接触他那会,他不愿走出自己的世界,对外界有些抵触。在社工、志愿者的多次上门陪伴与开导下,老人才慢慢开始参加社工举办的老年人活动,尝试融入大家。
冯壮健:与花草为伴,最喜欢吃香菇
在81岁的孤寡老人冯壮健家,年前社工赠送的春联还贴在门口,“我几十年都没贴过春联了,感谢社工们的用心,让我家过年时添了不少气氛。”公益行动小组一进门,冯壮健老人就提起了年前的这件小暖事。
老人家中摆设陈旧,但阳台种植了不少花草,为整个空间增添了不少生机。冯壮健是个乐观的老人,只是说起自己此前不慎扭到的腰伤时,才略微露出难受的表情,“坐着的时候感到很痛。”
“冬菇可以有多种煮法,不过我最喜欢清蒸冬菇,很香,又不油腻。”看到爱心菜里面有一包野生香菇,冯壮健露出了孩子般的纯真笑容。他表示香菇是自己最喜欢吃的菜。
黄烈辉:一直独居,社工是最亲的朋友
“黄叔,我们来看您了!”听到社工们熟悉的声音,独居老人黄烈辉高兴极了,迈着蹒跚的步子出门迎接。
58岁的黄烈辉是一名低保户,多年来一直独自居住,平日里,社工们常去探望他,提供上门服务,为他申请了1元配餐服务,还牵线爱心企业为其实现“微心愿”。
得知爱心菜是在清远日报的牵线下,由爱心市民们共同捐赠,黄烈辉连声表示感谢。
杨玉连:与智障儿子相依为命,乐呵过好每一天
杨玉连今年已82岁高龄,身体状况不好,由于不懂去银行取钱,她近几天才在社工的帮助下将上月的两百多元补助取现。杨玉莲家住市区旧城拉尾岗,虽然住一楼,但仍距离路面有十几级阶梯,以她的身体状况最远只能走到楼下。
“婆婆,这些菜都是清远日报和清远的爱心市民送过来的,够吃几天的了,疫情期间你们要少出门哦。”社工陈秀丹温柔地叮嘱道。杨玉连一开始还很不好意思麻烦大家买这么多菜过来,得知这是爱心市民的心意,她笑呵呵地表示感谢,“你们经常来陪我,真的辛苦了。”
曾桂友:30多年未自己下过楼,盼大家有空过来聊天
82岁的独居老人曾桂友由于长年腿神经疼痛,只能经常买药膏贴。知道社工们要送爱心菜过来,就顺便让社工帮忙买了一些日用品和药品。
由于家住四楼,除了社工带她去看病外,她基本没下过楼。“邻居很多都搬走了,以前还会听到鸡叫声、狗叫声,现在一到晚上就静悄悄。”
社工们一边倾听老人的诉说,一边安慰并叮嘱她要好好照顾身体。“谢谢你们经常来帮忙,也谢谢爱心市民的心意,大家来探望我、陪我聊聊天就很开心啦。”走的时候,曾婆婆还一直邀请大家有空过来坐。
声音
希望爱心菜的送达可以减少老人外出,降低病毒感染风险
据悉,清远市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平时也为特困老人提供专业社工服务,此次活动中,他们负责与特困老人的对接和沟通。
社工罗树妹介绍,当天收到爱心菜的54名老人都是他们平时重点关注、服务的对象,其中有的是低保户,有的是残疾老人,还有的是高龄独居者等。他们平时缺乏亲人照顾,疫情期间,又缺乏口罩等防疫物资,爱心菜的送达,可以减少他们外出的次数,降低被病毒感染的风险。接下来,大同社工将继续做好与特困老人和清远邮政公司的对接工作,确保每一份爱心菜及时送达老人家中。
统筹:清远日报全媒体记者朱文华
采写:清远日报全媒体记者黄馨钱敏敏
摄影:清远日报全媒体记者邱炜民
新闻推荐
网格管理、送需上门、花样宣传…… 群防群治 全面构筑战疫严密防线
2020年春节前夕,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广东省迅速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英德全市上下的联防联控措施随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