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连樟村扶贫车间正式复工,附近50余个村民第一时间返回工厂上班。这是一个利用已停办的连樟村小学闲置校舍开设的扶贫车间玩具装配加工点,可直接解决就业岗位200多个(详见2月27日《南方日报·英德视窗》)。
与此同时,英德沙口镇兴农玩具厂、九龙镇金造鞋厂以及九龙镇豆腐加工厂、万仔蚕桑合作社、粉蕉基地等企业也已有序地复工复产,带动了当地有劳力的贫困户就业增收。
既要做好疫情防控,又要克服困难推动复工复产,看看各地生动有效的实例,或许能有更多借鉴和思路——
顺应当下盘活资源。当前,各地正根据疫情分区分级标准,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学生何时上学成为家长的普遍关切。英德市教育部门坚持“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动员该市14万中小学生听老师们利用线上平台“隔空授课”,力争在这个超长假期中过得更加充实。远的如华中农业大学,倡议师生就地参与春耕生产,在生产一线学习,为生产一线服务,为“三农”提供智力支持。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因地制宜,也可以做到“线上线下共同促进”。
转型升级正当其时。经此一“疫”,从公共卫生到消费模式,都将发生相应变化。在复工复产之余,更需要结合新发展理念,思考现有业态的可持续发展与转型升级,化压力为动力,化危为机。疫情发生后,面对卫生医疗用品增加,一些企业果断转产,有的尝试跨企业人力资源合作,都取得了显著效果。而英德的餐饮店则积极推行外卖配送业务、“无接触点取餐”服务,在传统餐饮的基础上求新求变,不断顺应未来餐饮业发展要求。
着力构建销售平台。春节后,英德出现甘蔗、冬瓜、柑桔等滞销现象,再次触及农产品“走出去”的痛点。英德作为农业大市(县),更加需要着眼未来发展态势,未雨绸缪。应建立健全全市农产品销售推广核心平台,积极发布、对接供销信息,在各镇村网点融入更多服务内容,通过信息对称提高种植养殖的针对性,以销售端的畅通刺激生产端的积极性,发挥土地资源利用效能,为规范化、规模化、数字化的“智慧农业”奠定坚实基础。
新闻推荐
九龙镇金造鞋厂的员工戴着口罩,有条不紊地生产鞋子。陈咏怀摄2月25日下午,英德市召开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