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冈驰援武汉医务人员正在为病患测体温。通讯员供图
南方日报讯(记者/杨溢子通讯员/谢连春黄华李丽娴)2月15日,佛冈驰援湖北医疗队正式出征。经过数天的培训,自2月21日起,医疗队的九名队员陆续进入武汉市江汉开发区方舱医院工作。在工作之余,这些白衣战士也记录下了自己的抗疫心情。
周小平:“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是整个团队”
时间:2月21日地点:武汉市江汉开发区方舱医院
我们在13:50进舱了,今天很幸运,是广东省援助湖北第16批医疗队来武汉后第一次收治病人,大家既兴奋又有点紧张。我们接管的这个方舱医院是新改建的,收治的都是核酸检测呈阳性的轻症患者。我们的职责就是采集病人的病史信息,集中患者统一隔离治疗,并观察在治疗过程中是否出现病情加重。
在工作过程中,大家都不太适应穿戴的防护装备,但一忙起来就什么都忘了。有的队员在穿了装备2小时后,护目镜开始起雾,看东西很费劲,也有的队员开始出现胸闷呕吐等症状,但我还好,没有这些不适,就是前额、双耳、鼻梁及脸颊被压得很痛,火辣辣的,确实难受。因为怕眼镜起雾,所以我不敢戴近视眼镜,看东西需要慢慢靠近,这也增加了工作的难度。
脱下隔离衣及防护服是个非常有讲究的技术活,脱不好的话很容易感染,十分危险。两个人一组,大家互相监督及帮助,认真看清对方的每个动作,确认无误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动作,直到最后闭上眼屏住呼吸,把帽子、口罩及右手的手套脱完,这样才算完成了整个脱隔离衣及防护服的过程,顿时觉得世界很清爽,很美好!
回想起来,整个过程其实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整个团队,包括我们的前方同事和大后方的许许多多人。
在这个团队中,大家都不怕苦、不怕累,而是害怕有什么不适上不了战场,帮不了新冠肺炎患者,害怕拖了广东医疗队的后腿。每个队友保护他人就像保护自己一样,非常认真细致。
曾银苑:我们“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时间:2月23日地点:武汉市江汉开发区方舱医院
第一次入舱,又兴奋又紧张。此次去的是新建的江汉方舱医院,总床位600多张。我们的任务是“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并观察记录患者的症状变化,方便医生做出决策。
懵懵懂懂进舱后,心里还是很忐忑,眼镜已经有水雾了,眼前都是穿着防护服的医生、护士、保洁员、警察,还有走来走去的病人。
进舱后进行人员分配,跟我搭档的是其他医院的一名90后男生,我们接管的是A区11舱,病人已住满,总共26名男性病人,年龄25—40岁不等。患者看起来情绪还是很稳定的,大家看书看手机。我们坐在11舱病房门口,定时查房,回答病人问题,饭点时给大家送饭,并按医嘱分发药物。
有一个小男生问我:“护士,我感觉进行核酸检测的时候,护士好像接触到我了,她不会有事吧?”看着他一脸担忧,我心里一股暖流:是啊,患者其实也担心我们医务人员。
进舱的整个工作过程中,我的防护眼镜都是“蒙查查”的,只能看到影子,体温计、记录表完全看不到,全身湿漉漉的,自己都能闻到汗酸味,可是为了不让自己职业暴露,为了保存体力,我们的动作尽量慢慢的,慢慢的。防护服、防护镜很严密地包裹着身体,我一直都在拼命吸气、呼气,而且一直伴随着头痛胸闷,我不断对自己说,“我可以的,可以忍耐,可以坚持,没什么大不了的事”。不过这些不适在做事或者和患者沟通的时候就没有了。
就这样,6个小时的工作很快过去,眼睛看不清、呼吸费力、头痛胸闷,而且全身也湿透了,可是我的心情是雀跃的,精神是高涨的——我坚持下来了。
潘小平:“我希望能成为一枚螺丝钉”
时间:2月25日地点:武汉市江汉开发区方舱医院
武汉天气阴晴不定,昼夜温差大,阳光明媚的白天穿短袖,晚上可能气温骤降,要穿上羽绒服。然而今天天气很好,阳光洒满大地,让人感觉暖洋洋的。看着这温暖的阳光,看着远方,勾起了我浓浓的思绪。
带着亲朋好友、同事的支持、鼓励、期盼和嘱托,来到武汉已是第10天了。看着这暖暖的阳光,仿佛所有的事情发生在昨天。2月13日请战驰援武汉,2月14日完成培训事宜和做好交接班,2月15日临时紧急集合出征,然后在大后方的支持下踏上了飞往武汉的飞机。从踏上武汉这片土地的那一刻起,机场人员、安保员、酒店人员都给予我们最高礼遇,当踏进这片疫区,我们是无所畏惧、义无反顾的。
回想起出发前后微信上“你是真英雄”“你是我们的骄傲”“你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为你自豪”等留言,我也曾有那么一丁点感动,因为从疫情发生的那一刻起,我就想做点什么。当护理部主任通知大家随时做好战斗准备的那一刻,我是第一个报名的。
疫情发生后,我每天都关注疫情的进展。确诊病例的快速上涨,让我深知作为一名医者的担当,包含的不仅是始终坚守的职责,更要有逆风前行的无畏,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因此,我觉得我不是英雄,不是勇士,只是换了一个地点继续工作而已。我希望能成为一枚螺丝钉,努力发扬螺丝钉的精神,把自己的光和热,带给有需要的人,为国家为湖北贡献自己小小的力量。
张翠容:“爱,让我们努力前行”
时间:3月3日地点:武汉市江汉开发区方舱医院
现在是早上10:30,我刚下夜班回来。昨晚是大夜班(2:00—8:00),半夜4时左右就开始冷了,可是工作的时候又很闷热,衣服里面全湿透,一冷一热地交替着,但也不影响我们的工作热情。
昨晚的夜班没什么特殊,就是要定时查房,观察病人病情,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处理。今早6时左右,开始各种护理,整理交班本和护理记录。7:30左右,开始领取早餐发放给病区的每一个病人。当我们双手奉上早餐时,每一个病人无论男女都双手迎接,而且都会说一声谢谢,这样的氛围能不令我感动吗?
今早有一个小插曲,一个大叔走到我的办公桌问我:“护士,可以给我一只口罩吗?”我说:“可以的,请稍等。”然后就递了一只口罩给他。大叔满脸笑容地说:“你说话很甜,很好听,你们都很温柔,对我们太好了,我感谢你们每一位医务人员的付出,谢谢你们对我们的帮助。”闲聊了一会儿,临走时大叔还双手合起向我道谢。我觉得,多辛苦都值得了!
我们病区专门开辟了学习交流园地和心愿贴墙面,那里贴满了医务人员和病人祝福、鼓励和感谢的词语!看到病人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我们更有冲劲了,可以做得更好的,加油!山川异域,尚且风月同天,血浓于水,岂能袖手旁观。爱,让我们互相支撑;
新闻推荐
清远日报讯特约通讯员朱慧燕为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2月20日,佛冈县汤塘镇组织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