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明(右一)和武汉影子梦之队志愿者们讨论相关事宜。
黄春明
石文彬
黄春明滞留武汉期间写的遗书。从北上批发砂糖桔而滞留武汉的清远客商,转身变为忙碌在货运站、医院和社区之间的志愿者,过去一个多月来,黄春明每天熟练地协调医疗和生活物资的配送。
“如果有一天我不幸感染了,请别为我伤心......你的孩子、你的丈夫、你的老爸在做一件平常而伟大的事情。”在武汉滞留期间,黄春明还写好了遗书。他说,“作为负责送物资到医院的志愿者,的确每天是在跟死亡擦肩,而他们(医护人员)每天都是直接面对死亡,我们怕什么呢?”
现在黄春明有空时还学做热干面。他说,等疫情过去,他要为家人做一碗热腾腾的热干面。
到武汉批发农产品遇“封城”与同伴连续吃了8天挂面
黄春明是一名“85后”清远佛冈人,是连州市楷耀果业有限公司的老板,主要生产蔬菜、砂糖桔等农产品,武汉、长沙、烟台是主要销售地。
去年,连州的砂糖桔大丰收但销路不好。黄春明1月21日驱车来到武汉,计划将一批从贫困户买下的砂糖桔卖出去。然而过了两天,1月23日,武汉“封城”了。同行的还有连南瑶族自治县政协委员、楷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石文彬。
开始时,黄春明没有在意,还跟同事说,用不了多久就能回家。但几天过后,他们发现自己在武汉生活有些困难。黄春明所在的旅馆位于一家小区内,但由于小区的封禁,外卖进不来,出入也越来越难。
后来,他联系到一个当地朋友,搬进了朋友空置的房子里。没想到住宿解决了,城里餐厅停业,吃饭仍是问题。朋友只能给黄春明他们三个送来大米、油和盐。每次,黄春明把油和盐放在米饭上面,将就着吃。后来他又改吃挂面,在与两个业务经理连着吃了八天17斤挂面后,终于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吃到了蔬菜和腊肉,伙食改善了不少。
原本拉到武汉批发的砂糖桔捐赠给了医务人员
无奈留在异乡,黄春明和石文彬却不想闲着。
最初,他和石文彬看到火神山有招募建筑工人的信息,便连忙开车赶去。待了一天,感觉自己比较难上上手,回到住处后,他上网到处搜寻志愿者和义工的相关信息。后来,他获悉武汉洪山体育馆要建设方舱医院的消息,结识了给医院配送医疗物资的“影子梦之队”志愿者朱先生。
黄春明观察了两天,看到他们的确是在做实事,很辛苦。于是,他告诉朱先生想加入志愿者队伍,但是当时他说:“觉得自己帮不上忙,手里只有砂糖桔”。
一个连吃饭都成问题的人,竟然还愿意来当志愿者?朱先生看着这个操着广东腔的男子,感到有些意外。朱先生鼓励黄春明说:“有砂糖桔也可以啊。”第二天,黄春明便拉着一吨砂糖桔,将它们捐给了医务人员,“让他们尝尝我家乡的味道”。
后来黄春明如愿以偿加入了“影子梦之队”,他与其他队员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从铁路货运站卸货,再开车将医疗、生活物资配送给医院和社区。
黄春明的小组负责配送医疗物资,接触的是一线医护,危险系数比一般的志愿者团队要大一些。“开始我也比较紧张,但后来看到那些医护人员之后,我就想,难道他们不怕吗?我觉得他们不是不怕,是有信仰。其实只要把自己保护好,是没那么可怕的。”黄春明说。
“如果每个人都出一份力相信疫情会更快结束”
加入志愿团队,自己的“物质生活”也得到队友的照顾。当地志愿者在家做了好吃的,也不时给他们带一点,“在这里我们感到很温暖”。
黄春明说,虽然大家相互认识最长也就一个多月,但他能感觉到大家有着共同的观念,“三观”非常一致,聊得来,“我们都觉得这些事总得有人去干,所以才走到了一起”。
但这份工作,对于老板身份的黄春明并不轻松。由于都是体力活,黄春明常常在起床后,累得伸不直腰,感觉身体像是被钉上了钉子。“海南琼海爱心人士捐赠很多大冬瓜,我们扛上再扛下,一来一回共有200吨左右的重量,每个人都是汗流浃背。”
此外,在做志愿者之余,黄春明还帮助了二十多个清远老乡解决生活问题。“老乡住的楼有患者确诊新冠肺炎,楼就被暂时封闭了,他们不能出来买东西。后来我接到他们的求助,不忙的时候就帮他们去采购生活用品,再通过小区物业送给他们。”黄春明说。
“在武汉的人都很不容易,医护人员、公安等公职人员,他们都很累。”黄春明希望尽一点绵薄之力。“国家有难所有人都不能置身事外,如果每个人都出一份力,相信疫情会更快结束。”
每天拍视频发给孩子,除了报平安,更为了教育下一代
在武汉滞留期间,黄春明还写好了遗书。
“如果有一天我不幸感染了,请别为我伤心......你的孩子、你的丈夫、你的老爸在做一件平常而伟大的事情。”遗书里,黄春明表示会继续做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并对家人表示歉意。
黄春明说自己其实也怕,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尤其是有孩子。“你怎么知道来接货的是不是病毒携带者?我们的确每天是在跟死亡擦肩,而他们(医护人员)每天都是直接面对死亡,我们怕什么呢?”他说。
但身在疫区,还当志愿者,黄春明的父母非常不理解,“每天都在唠叨,说不要老往医院那个地方跑”。
他理解父母,尤其当父母看到武汉有医护人员殉职,就觉得志愿者也很危险。“我解释说在正确的防护措施下,没他们想得那么严重,但毕竟风险还在,老人比较操心很正常”。
这段时间,他最感激的是还是妻子,他说妻子很明事理,非常支持他,只叮嘱他保护好自己,然后给孩子做榜样。妻子让他每天拍视频给孩子看,除了报平安,更为了教育下一代。
黄春明觉得自己的选择很正确,当看到家乡的年轻人也在自发组织向武汉捐赠物资,他说能体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力量。即使解封了,我也不会先回去,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作为一个滞留武汉的外地人,黄春明也曾盼着解封,早点回家与亲人团聚。但加入志愿者队伍后,黄春明便没有了回家的想法。他希望自己在武汉“多待一天,多帮一点”。
一开始他还安慰妻子,说大年初五左右应该就能回去了。加入志愿者队伍后,黄春明的想法变了。“我想,即使解封了,我也不会先回去。我想等到武汉疫情从一级响应降到三级响应时再回家,因为在这里,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滞留武汉的一个多月,黄春明感慨很多,“这段时间我流泪的次数比以往都多,一听见孩子叫我爸爸就心酸。其实我心里也害怕,如果倒下了,妻子、孩子怎么办。但我觉得,有了这段经历后,自己未来的人生会更光明。”
黄春明介绍说,一个朋友录视频教他做热干面,“等疫情过去,我想在武汉吃热干面。回广东以后,要为家人做一碗热腾腾的热干面。”
采写:清远日报全媒体记者朱文华通讯员罗绮莹受访者供图
新闻推荐
清远一孩子上网课时私自在游戏平台充值几千块 损失能否通过法律手段成功挽回?广东大观律师事务所律师对本案进行详细解说
近日,因疫情期间学校无法正常开学,清远市民闫女士九周岁的孩子通过闫女士的手机上网课学习。但闫女士发现,她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