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战书。
“向队长你好,你们都收到了临时性工作补助吗?”
“我们都已经收到了,谢谢大家的关心。”
近日,清远市卫健局副局长丘静连线清远首批医疗援助湖北医疗队。视频另一头的向镜芬,是清远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长。
邱静介绍说,一线战疫的清远医务人员将陆续迎来好消息,清远将从各方面出台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包括发放临时性工作补助。在3批援助湖北医疗队的队员中,如果还没有入编,全部都要办理入编手续。此外,还会从薪酬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倾斜,对于表现突出的医务人员还将进行嘉奖表彰。
清远市人民医院院长林学壬叮嘱清远医疗队员,要养精蓄锐,做好防护工作,打好战疫,生龙活虎地回到清远。
2月9日,清远首批驰援鄂医疗队抵达湖北武汉,与来自广东广州、韶关、珠海、深圳等19个地级市的医疗队共同组成第十一批广东医疗队,全部安排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
清远首批援鄂医疗队队长、清远市人民医院医务科长、急诊科科长向镜芬临危受命,被增补为广东省援助湖北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医疗队临时党委委员,并被任命为广东省援助湖北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医疗队第四临时党总支书记,担任第十一批广东医疗队领队。
凭借多年的医疗管理经验,向镜芬在患者中建立临时党支部,让患者自管自治;以严格的医疗制度,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以细致的防护措施,保障医护人员安全。经过不断完善,方舱医院内慢慢形成医院的雏形。
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是首批兴建的“方舱医院”之一,分为ABC三个舱,共有1461张床位。3月1日C舱正式关闭,清远首批医疗队16名“白衣战士”转战AB舱。
3月8日,清远首批驰援湖北医疗队再次传来喜讯。随着3月7日下午3点半最后一位病人转出,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实现患者“清零”,暂时结束了它在特殊时期的使命,正式休舱。
据了解,武汉客厅方舱医院于2月7日正式开舱,是武汉首批最大的方舱医院,共有床位1461张。广东医疗队2月9日抵达后,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奋斗,3月7日上午,武汉客厅方舱医院25人治愈出院,下午59人转到雷神山医院。随着最后一位患者转出,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患者“清零”。
3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表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授予113个集体“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其中清远首批援鄂医疗队所属的第十一批广东医疗队位列其中。
“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是休舱,并非闭舱,可能还会有新的任务,因此我们队员们都在原地待命,随时准备着承担新的使命。”向镜芬说,当前,清远首批医疗队队员都准备了新的请战书,并按上了鲜红的手印,请求继续在原地支援。
故事
清远医疗队护士林家铭期待疫情结束
“我愿再选择这样滚烫的人生”
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你怕吗?
清远首批驰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清远市人民医院ICU三区护士林家铭的答案是:“谁也没有百毒不侵的能力,但我们不害怕不退缩,不仅是因为南丁格尔誓言,更是职业使命的驱使。”
这位出生于1994年的年轻男护士义无反顾地参加战疫。在小爱面前,告别父母女友,依依不舍;在大爱面前,心系疫情大局,毅然请战。在援鄂期间,林家铭不仅深受“方舱阿姨”的喜欢,他给女朋友写的一封情书,经由人民日报官微选推后,还获得了全国破亿的阅读量和无数的祝福。
从第一次入舱的担忧、恐惧,到如今的娴熟、镇定,他的心情也愈发明朗。“虽然辛苦,但重来一次,我还是会选择这种滚烫的人生!”
在“方舱”,他是患者的家人
“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这句话或许是对方舱医院最好的注解。
方舱医院收治的都是轻症患者,有些身体的不适只需遵医嘱对症处理即可,但心理上的不适却无法靠药物解决。除了日常护理工作,方舱内的护士会着重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
林家铭喜欢一接班就去跟每个床位的病人打招呼,跟他们说:“我是来自广东清远医疗队的林家铭。负责你们这里的床位,有什么事可以找我。”他会跟她们聊家常,和她们产生共鸣。有些年纪比较大的阿姨对手机不是很熟悉,微信不会使用,林家铭就会耐心教她们怎么用微信。患者们和家里人视频的时候,有时林家铭也会在旁边,跟他们聊天打招呼,亲如一家。
“细心、耐心、贴心。”管床区域的阿姨们用这个6个字来形容林家铭,这个从广东来的小伙子让他们感动不已,有的甚至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听说林家铭千里传书跟女友求婚的事后,有位阿姨说:“你结婚一定要请我哦,我去广东参加你的婚礼!”
夜深了,林家铭轻轻走过每一个患者的床位,帮他们盖好被子。看到患者安然入睡,他放下心来。在他看来,切实的行动自有万钧之力。“虽然我们穿着防护服无法拥抱患者,但可以握住他们的手,拍拍他们的肩膀,与他们敞开心扉沟通。我们就是他们的家人。”
“刚开始心里多少还是有些紧张。”虽然已经过去多日,林家铭还是清晰地记得入舱当天的一幕幕。最害怕的不是疫情,而是未知,因为没进过舱,不知道里面什么情况,也不知道能不能胜任这个工作。那天晚上林家铭睡得并不踏实。
“来到武汉,大家都做了最艰难的准备,既然来了我就不能做逃兵!”这是林家铭日记里说的最多的一句话。长时间穿着防护服,缺氧、头疼等不良反应时有出现。林家铭长得高挺的鼻梁也是最容易受伤的,常常被护目镜压的红肿起泡,甚至渗出了血水。
“等我平安归来,我们就结婚”
不怕受伤、不怕毁容,他只怕这伤口影响到接下来的工作,希望能早点愈合。当说到战“疫”胜利后,最想做的事情是?林家铭说:“我想回家看看爸爸妈妈!”
原来,2月9日凌晨,医院紧急发布支援湖北的通知,林家铭没有多想就报名了,直到驰援湖北名单确定下来才匆匆忙忙告知家里人。电话那头的父亲很惊讶,但并没有反对,只说要保护好自己。
其实,与天下很多父子一样,从小到大林家铭和父亲没有什么交流,打电话的次数很少。平时林家铭多打电话给母亲。来到武汉后,和父亲的交流反而多了起来,父亲会给他微信留言“加油”,视频时叮嘱他不要害怕,工作上不可懈怠,要对患者更好一点,武汉人民很不容易。“这段时间是跟爸爸说的话,比以往都多。”林家铭调侃说。
父爱如山,爱情如酒。来到武汉的第十八天,林家铭给同为医护人员的女朋友杨晓敏写了封情书,许下诺言:“等疫情结束,我安全回去之后,我们就结婚。”这封寄托着思念与情意的信,经由人民日报官微选推后,获得了全国破亿的阅读量和无数的祝福。
杨晓敏红着眼录了视频答复:“深深的话我们浅浅地说,长长的路我们慢慢地走。你在武汉,一定要平平安安的,我在清远等你回来,兑现你的诺言,我爱你。”没想到受到这么多关注,林家铭心生感动,他更希望,疫情能早日结束,他要带着女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吃顿饭。
时至惊蛰,万物复苏。就像林家铭在援鄂日记里写的:冬将尽,春可期,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本版文/图刘秋宜张丽彭可明
新闻推荐
清远首批医疗队护士何圳坚守“脱衣班”战士使命 “我们是队友的后方大营”
何圳的工作就是帮队友安全脱下防护服。抗击疫情,医护人员是患者的防线,而“脱衣班”战士则是医务人员一道重要的防线。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