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清远 今日清城 今日清新 今日英德 今日连州 今日佛冈 今日阳山 今日连山 今日连南
新岭南 > 广东 > 清远 > 今日佛冈 > 正文

小小蚕茧 铺就致富“银色大道”

来源:南方日报 2020-03-20 07:14   http://www.kcqsx.com/


石角生态观光农业热的兴起助推乡村振兴。

碧绿的桑田中勤劳的养蚕人正在忙碌。

一龄、二龄的蚕宝宝对于温度最为敏感,控制蚕室的温度是关键。

在缫丝车间,蚕茧通过缫丝工序后变成丝线。

蚕茧在缫丝前要经过蒸煮浸泡使蚕茧脱胶变软。

蚕桑业在石角镇有着悠久的历史,这里家家户户都养蚕。

村民正在蚕房里给蚕喂桑叶,喂食时不能热,也不能潮。

廉江市石角镇山底村蚕桑产业基地,集中连片、郁郁葱葱的桑叶点缀碧水青山,如同给大地披上了绿衣。走进农家蚕房,只见一只只胖乎乎的桑蚕在桑叶上蠕动,贪婪地吸吮着桑叶里的养分,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奏响了当地农民致富的交响曲。

连片桑田改善生态

进入山底,映入眼帘的是道路两旁绿油油的桑叶,随风摇曳的桑树林青翠欲滴。桑园田地里男女老少有说有笑,都在熟练地采摘新鲜桑叶,给蚕宝宝准备伙食。

地处廉江、化州、陆川交界处的山底村,是廉江市的一块飞地,含山腰、田头、榕树3个村委,人口1万多人。靠山吃山,蚕桑业在山底有悠久的历史。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榕树村就有部分农民连片种桑养蚕。到了80年代,蚕桑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00多亩。到目前,山底地区蚕桑种植面积达到400多亩。

这里山区、坡地多,桑苗种植对土地要求不高,山坡地、边角地及旱地均可种植,一亩地桑苗投入2000多元,桑叶当年产出,次年便可成形丰产,且一次种植可生长30余年。

种桑养蚕,对于修复污染耕地、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在石角镇山底地区,种桑养蚕正日渐规模化,成为当地农民致富产业。

种桑养蚕带富一方

3月15日中午,榕树村刘付保华夫妇正在自家房前摘蚕茧。“这批能卖3000多元,天气好时一个月能养3批,如果不是受疫情影响,价格还会涨一点。”榕树村村民刘付保华说,“种桑树比种水稻赚钱,桑树全身都是宝。现在家里的水田都改种桑树了,收入比以前翻了一番,村民们都盖起了新楼房。”

由于养蚕收入来得快,山腰村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起了蚕。刘付永海是村里的育种蚕虫大户,由于有知识有技术,村里的散户都是从他这里买入优质幼蚕,他也从一名普通的村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石角镇十大回乡创业能手,打造出石角镇最具特色的养蚕产业。

种桑养蚕为当地众多的村民带来了脱贫致富的机遇。目前,村民种桑养蚕热情高涨,山底地区蚕桑种植面积400多亩,从业农户200户,从业人员800人,年产蚕茧5万多担。去年,每户蚕农每亩每年纯收入1.2万元以上。

在养殖大户的带动下,仅山底地区的蚕桑基地,种植面积近两年来以每年14%的幅度增长,很多贫困村庄都因养蚕致富焕新颜。

采写:廖伟英摄影:郭龙碧

新闻推荐

市人民调解工作喜获两项省级荣誉

近日,廉江人民调解工作喜获两项省级荣誉:石角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被湖南、江西、湖北、广东、广西、重庆、贵州七省(区、市)司法...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小小蚕茧 铺就致富“银色大道”)


 
频道推荐
  • 险!天黑路滑市民捡东西不慎坠河 喜!消防紧急救援成功救出
  • 清远市刺绣文化协会主席张亚男:在瑶绣创新发展中“穿针引线”
  • 清远一彩民喜中胜负彩146万元
  • 深度剖析佛冈江坳联队“路霸”恶势力
  • 生活垃圾分类网络作品最高可获万元奖金公开征集LOGO、漫画、软文、海报、口号、H5、视频等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