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远市人民医院派出疫情防控医疗团队,出征白云机场等地,支援机场对旅客进行医学排查,并承担起转运旅客的任务。通讯员清医宣供图。
卢亮城在机场支援疫情防控工作。通讯员清医宣供图。
梁师勇引导返清旅客上车。通讯员清医宣供图。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的好转,防“境外输入”成为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近日,清远市人民医院派出疫情防控医疗团队,出征白云机场等地,支援机场对旅客进行医学排查,并承担起转运旅客的任务。
市人民医院派出的医疗团队由4名“90”后男护士和一名救护车司机组成。2月初,这4位“男丁格尔”和司机都曾报名参加清远援助湖北医疗队,但是由于专业不对口等原因被“刷”,得知白云机场亟需支援,他们再次请战。这一次,他们如愿了。
广东毗邻港澳,也是重要入境口岸和中转地,机场承担了应对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绝大部分压力,支援机场的医疗队身穿白衣,远离医院的战场,但他们一上战线就是十几个小时,成为国门的健康守护者。
麻醉科护士肖嘉明:“穿上防护服便无所畏惧”
今年26岁的肖嘉明是市人民医院麻醉科的护士,是此次机场支援医疗队伍里最年轻的小伙子。
过年前,肖嘉明计划值班至年初十,再回家看望年迈多病的老父亲。疫情暴发后,肖嘉明接到医院通知:支援医院发热门诊,直至3月中。但支援发热门诊的任务未结束,肖嘉明又接到了支援机场的任务。“可以弥补去不了武汉的遗憾了。”接到任务时,肖嘉明心里这样想。
“我没跟家里人说,免得他们担心,我只告诉父亲,等疫情稳定了能回去看他了。”肖嘉明说。
目前,机场支援的医护人员都住宿在广州的酒店,24小时待命,一旦接到任务就去接人。他们有时候在机场上班,有时候在机场往返清远的客车上值守,采用的是轮班制。
“忍得膀胱都要爆了!”参加战疫以来,肖嘉明印象最深的是驰援机场的第一天。由于在机场值班,一天下来工作要十多个小时,穿着防护服,中途不能上厕所,一点水没敢喝,中午饭也不敢吃。旁人问起,这种工作强度熬得住吗?肖嘉明却说:“忍一忍就挺过来了。”
“其实,"90后"已经不再年轻了,到了即将奔三的年纪,应该要承担社会上的一些责任。”肖嘉明说,自己从一开始就没有抵触和害怕的心理,在国家危难之际,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是很光荣的一件事情,穿上防护服便无所畏惧了。
在肖嘉明看来,驰援湖北医疗队要接触确诊人员,相比驰援机场会更加危险,如今国内疫情稳定下来,只要把国外入境人员的防控工作做好,他相信这个疫情总会过去的。
急诊科护士卢亮城:“用专业知识作出自己的贡献”
作为急诊科护士,今年27岁的卢亮城年纪不大,却有着丰富的急救经验,报名驰援湖北“落选”后,卢亮城接到了支援机场的任务时,有种得偿所愿的感觉。“可以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抗击疫情作出贡献了。”卢亮城说。
在支援机场期间,卢亮城的任务就是把在机场的人员接送到酒店,在机场与酒店之间往返,他在机场的工作时间一般要六个小时,但加上穿防护服的时间,则需要八九个小时左右。
在这个过程中,最让他感动的就是旅客们的理解。其中,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一位返清留学生,看到卢亮城这么辛苦,留学生问他有没有吃饭,需不需要吃东西。虽然穿着防护服不能吃东西,但在卢亮城看来,旅客这些小举动让他觉得内心很温暖。
“有些旅客会在机场滞留很久,有些急躁也是可以理解的。”卢亮城偶尔也会遇到一些旅客不配合他们工作,“不理解的偏少,大部分的旅客还是很理解我们的工作的。”
在医院通知他要去机场支援的时候,卢亮城还没告诉妈妈,怕她担心。在谈到工作上的困难时,卢亮城说道,在最开始人员配置不充足的情况下,有时一天工作下来的时间陆续加起来可能有22小时,工作强度会比较大,不过在工作上遇到困难的话,有关部门都会帮他们妥善地解决。
急诊科护士郑嘉瑜:“婚期推迟,等抗疫结束再举办婚礼”
26岁的郑嘉瑜是一名急诊科护士,同样,是市人民医院报名驰援湖北的“落选”人员之一。
“国家有难,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我很有责任和义务去参加这次抗疫。”没接到任务时,郑嘉瑜在急诊科的疫情防控工作也很紧张。在支援机场前,他已经连续上了4天白班3天夜班,抵达机场之后,他很快又进入防疫一线,马不停蹄又连续上了8天班,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
“如果支援武汉的医护是阳光下的树干支撑着国家安全,我们就是大地下的树根守护群众的安全,默默地付出,能守护着我们清远人民的健康,我觉得很值得。”郑嘉瑜说道。
如果不是因为疫情,郑嘉瑜本来打算今年九月份结婚,“因为疫情原因,一直在抗疫的岗位上,婚礼可能要推迟了。”他表示,这一次机场支援工作要一直持续到疫情结束,未婚妻也很支持他的工作,不管是去驰援湖北还是机场支援都很理解他。但接到支援任务至今,郑嘉瑜也没有告知父母真实情况。郑嘉瑜只是和爸妈说在医院上班,等疫情过后再回家,抗疫期间也会和家里人联系,只是告诉他们工作比较忙,这段时间可能没办法回家。“不想让家里人担心。”
让郑嘉瑜感到暖心的是,因为自己值班大多是对接国际航班的旅客,周转的时间很长,等待的时间也很长,但旅客们依然很耐心地等待,工作中,有时还会有旅客给他们送吃送喝的,很理解医护人员们的工作。
普外一区护士梁师勇:“辛苦也没事,坚持一下就行了”
29岁的梁师勇是普外一区的护士,是队伍里唯一驻珠海机场的人员。
3月15日,梁师勇出发来到珠海,他的工作任务主要是负责将旅客从机场送回清远,因此基本上工作、休息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车上。由于穿着防护服,加上车里不能开空调,一天的工作下来,梁师勇浑身都是湿的。
支援珠海的医护人员不多,因此梁师勇的排班要更紧密些,有时他一天要从清远和珠海来回两趟,一趟七个小时,中途也不能上厕所。梁师勇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天白天08:00,他随车出发将旅客送回清远,15:00回到珠海机场,凌晨01:00又接到任务要出发送旅客回清远,直到第二天09:25才回到珠海休息。
“那是真的非常考验生理耐受能力,不过还好我有过留观室值班的经历,坚持得住。”在支援机场之前,梁师勇曾在市人民医院的留观室值班。在留观室时,因为是12小时制,穿上防护服工作就是一天,所以梁师勇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工作强度。
在工作中,最让梁师勇印象深刻的是曾遇到一个中年女子,从国外转机回到珠海,哭着和他说,“非常非常自豪自己是中国人!还有专车接送,太感动了!”
梁师勇也很想念家人,在出发前还陪妈妈去了医院做检查,可旋即就接到机场支援任务,没有更多时间照顾妈妈。他希望疫情过后能带自己的家人去玩,看看外面的世界,还想和自己的妻子去看一场电影。
“需要多久,我就能坚持多久。”梁师勇对这次的抗疫工作充满信心,他还说到,“就算辛苦也没事啊,坚持一下就行了。”
22年党龄救护车司机朱振冰:“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
朱振冰是一名救护车司机,从事急诊工作已经10多年了,现已46岁。
在开救护车之前,朱振冰还开过货车,做过一些运输工作。2月初,他也曾报名去驰援湖北。“在新闻里看到疫情这么严重,作为一名党员,很坚决地报名去驰援湖北,只不过那边暂时不需要司机支援,最后只好作罢。”
当收到支援机场的任务时,朱振冰毫不犹豫就上了战场。“看看能不能帮上忙,分担一下抗疫的压力。”如今,朱振冰每天穿好防护服就去机场,帮旅客们搬运行李,有时候还会帮忙安抚旅客心情。在工作强度大的时候,一天都是穿着防护服,一穿就不能脱下,要持续好几个小时。不过,朱振冰表示,“辛苦一点没问题,我是一个22年党龄的老党员,党员的觉悟还是有的。”“有时候会很牵挂家人。”朱振冰在休息时间也有和家里人联系,他有两个女儿,最小的14岁,他还挂念着家里的两个老人家。
“觉得援助湖北的医护人员真的很辛苦,很敬佩他们。”朱振冰认为自己工作上的辛苦不算什么,清远支援湖北医疗队才更值得他敬佩。
采写:清远日报记者曹成飞
通讯员:张丽彭可明何京鸿
新闻推荐
南方日报讯(记者/苏晨)3月26日,清远市“决战决胜小康百村行”主题采访活动在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启动。近年来,清远积极拓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