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一饭店为食客提供公筷。
湖滨步步高酒店提示顾客自觉使用公筷公勺。“您好,这双黑色的是公筷,请慢用。”在位于北江三路的椰林海鲜码头清远店内,工作人员一边上菜一边提醒顾客使用公筷公勺。记者看到,餐厅为每一位顾客配备一双公筷,以不同颜色区分,便于顾客使用。
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敲响了文明就餐的警钟。随着餐饮行业的复苏,大街小巷的烟火气也渐渐回归。恢复堂食后的餐饮店,公筷、公勺已成为餐桌标配,不少店内也在显眼处贴出使用公筷公勺公匙的温馨提示。不过,有餐饮商家表示,能否真正做到分筷用餐,还需要顾客提升个人防护意识。
餐饮商家大力倡议使用公筷公勺
在湖滨步步高酒店,大堂里的过道中摆放着温馨提示,建议顾客进入酒店要佩戴口罩,用餐时再脱下,餐前餐后要清洗双手,保持距离就餐,自觉使用公筷、公匙、公勺。湖滨步步高酒店总经理罗兆雄表示:“做好防控措施,既是保护员工和食客的健康安全,也是提升顾客消费信心的重要体现。”“我们为每一张餐桌增加了公筷的数量,工作人员也会提醒顾客使用公筷。”城市广场的一家火锅店内,负责人刘先生介绍说,火锅店原本就会配备公筷,经过这次疫情后,如今尽量为每一桌客人提供更多公筷。不过,也有商家坦言顾客使用公筷的情况表示并不乐观。在城市广场一家小型餐饮店内,记者看到虽然工作人员端上的餐具中包括两双公筷,但由于没有进行区分,顾客并不在意,公筷被“晾”在了一旁。
“我们提供公筷,也会提醒顾客使用。但顾客用不用,就没办法勉强了。”该餐饮店的工作人员表示,一起来用餐的往往是家人或朋友,用餐时间也不长,即使提供了公筷,一些顾客为了方便,使用的并不多。
“我们配备的公筷是黑色的,个人的筷子则是白色的。这样子方便顾客区分使用,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广州市椰林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清远店对食客由进门到用餐进行了全链条的防控,餐具在上桌前经过三重清洗消毒,还为每位顾客配备一双公筷,希望引导顾客从理念上转变为更加健康的用餐方式。
食客对公筷未成自觉
“一直以来,使用公筷的次数确实不多。”市民朱先生坦言,自己和身边很多亲友都未养成使用公筷的习惯,过去多数中小型餐厅也没有特别配备,“疫情发生后,本地餐厅对公筷的推广情况好一点,一些餐厅的工作人员会主动提醒,桌面也摆着温馨提示。”他认为,转变观念非常关键,过去许多人觉得家人或朋友围坐在餐桌旁共同用餐是一种人情味,如今要大家认识到使用公筷是对同桌用餐所有人的尊重和爱护,“这个过程需要时间。”
恢复堂食后,经营餐饮店的张女士特地留意了一下顾客的用餐情况。“同事间的共餐更容易接受公筷。但家庭聚餐的话,公筷的使用就会大大降低。”她表示,工作人员忙起来也难以时时提醒,“对于餐厅来说,只是上多一双筷子的事,真正养成一种文明习惯,还要靠顾客的自觉。”她建议多开展相关宣传,让公筷文明像光盘行动一样深入人心。
采写:清远日报记者许甜朱文华
摄影:清远日报记者李思靖
■相关
市文明办倡议用公筷公勺推进文明餐桌建设
近日,广东省清远市餐饮企业逐步恢复堂食,清远市文明办发出“使用公筷公勺,推进文明餐桌建设”的倡议,倡议市民消费者居家或外出用餐时,使用公筷公勺;倡议各餐饮企业主动提供配套服务设施,积极引导消费者使用公筷公勺。同时,在两微一端发起“拒绝野生动物从我做起”“文明用餐从使用公筷公勺做起”等线上承诺活动。
“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敲响了文明就餐的警钟。公筷、公勺在餐馆酒楼、市民居家餐桌上的缺失,提高了就餐健康风险,这是值得大家重视和警惕的问题。”市文明办倡议,使用公筷、公勺,从现在做起,从家庭日常用餐做起。出外就餐可选分餐,养成使用公筷公勺的健康习惯。
市文明办还向各餐饮企业倡议,主动提供配套服务设施,餐饮服务场所在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提醒,在桌牌和菜单上予以温馨提示,积极引导消费者使用公筷、公勺。企业也制定配套服务规范,要求服务人员提醒、引导未使用公筷公勺的消费者,健康用餐。
本版统筹:清远日报记者朱文华
新闻推荐
清远日报讯(记者/何帆)随着清远市企业复工率上升,外来务工人员开始陆续返清,有部分外来务工者甚至来自疫情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