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在连州中山北路老街,伴随着早餐店的晨烟,邓国兴开门营业,冰冷的铁皮在敲打中,变化出各种造型,生出层层暖意……40多年来,他靠着手艺,干着补锅、修水壶,制作铁质用品的营生,改善了一家人的生活。
在清远的大街小巷,城市乡村,这样的老手艺人还有很多,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手艺,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同时也满足了周边居民的需要。虽然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他们的生意没有以前那么好,也不可能靠老手艺发大财,但是他们的存在,绝对不仅仅只是满足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份情怀。
比如家里的锅漏了底,水壶掉了把,鞋子开了帮,我们想换新的,但是旧的就这么扔了又觉得可惜,这时候,那些平时被我们所忽视的老手艺人和他们的老手艺,就凸显了自己存在的价值。所以他们的存在,不但帮助我们减少了生活的成本,减少了不必要的支出,而且也帮助整个社会节省了社会资源。
笔者小区门口也有夫妻两个,从事的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生意,比如修鞋、配钥匙、补锅、修雨伞,几乎是什么都干,他们依靠自己的手艺,日子过得不错,但也更加重要的是,满足了周围上万人口的现实需求。一旦他们不干了,或者是搬走了,附近居民的生活必然会带来很大的不便。所以,从政府到社会,都要给予他们必要的关注与扶持,让他们能够长期的经营下去,养活自己,也满足他人的需要。
□吴俊平
新闻推荐
清远日报讯3月20日下午14时30分许,一辆乘坐了37名村民的大巴车缓缓驶离连州镇龙口村。在帮扶单位广州市工信局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