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复工复业,赏花游带旺了人气。图为英德九龙镇景区。梁素雅摄
五一的到来为清远旅游业打好“翻身仗”提供了一大契机。梁素雅摄
“今年"五一"假期比往年更长,对处在困境中的清远旅游业来说,确实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我最近走访的几个景区都在积极筹备"五一黄金周"的游客接待工作。”4月22日,清远市旅游协会秘书长张秀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清远旅游业春节期间全面“停摆”,直至3月初才部分恢复开放室外游项目。作为一位有着30多年从业经验的“老旅游人”,张秀莲坦言,新冠肺炎疫情对清远旅游业的打击程度已远远超过2003年的“非典”疫情。据清远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初步统计,清远A级景区今年第一季度预计营业收入损失高达3.4亿元。
不过,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19年清远接待旅游总人数突破47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近380亿元,这份靓丽的“成绩单”让业界对清远旅游的复苏有了底气。记者了解到,自2007年以来,“五一”假期首次延长至5天,也为清远旅游业打一场“翻身仗”提供了契机。
●南方日报记者赫鹏翀
同比损失超九成期待“五一”止损
记者从清远市旅游协会了解到,自3月初复工复业以来,120多家会员单位的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损失同比高达90%以上。
“我们公司粗略计算了一下,2月份几个景区减少收入约5000万元,另外还要支付员工工资约1000万元,场地维护和防疫物资支出约300万元,一个月的各项经济损失超过6000万元。”作为连州地下河、清新古龙峡、湟川三峡的运营单位,清远爱地旅游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徐伟跃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清远疫情防控整体形势虽然持续向好,但省内旅游消费短期内很难出现"报复性"增长。大湾区是清远旅游的主要客源地,我感觉游客消费信心和出游意愿都不会很快恢复。”张秀莲分析道。
据张秀莲介绍,宝墩湖、油岭瑶寨等景区目前已展开宣传造势活动,针对计划“五一”出游的家庭游、自驾游群体推出了特色旅游产品。“现在清远景区都想利用好这5天假期,尽快提升旅游人气。”她介绍说。
记者了解到,古龙峡、新银盏等清远重点旅游景区纷纷选定4月下旬复工复业,足见清远旅游业希望借助“五一”止损的期待。
防疫不松懈让游客玩得安心又开心
由于境外游全面“停摆”,省外游存在着较多限制,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后花园”的清远,已成为许多大湾区市民“五一”出游的首选目的地之一。
“"五一"来清远旅游不仅景美,而且人少、消费低。特别是清远景区的防疫工作非常到位,游客可以安全放心的游玩。”张秀莲说。
记者了解到,多家清远景区相关负责人均表示,将严格按照有关部门要求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对每一名游客认真执行体温测量、信息登记、检验粤康码等防疫措施,坚决守住景区防疫“关口”,让游客玩得放心又开心。
“今年"五一"到清远游玩的性价比确实很高,因为许多景区都推出了优惠活动,一家人从大湾区过来清远旅游,相比往年同期会实惠很多。”英德宝墩湖湖山温泉度假村总经理李森强介绍说,以宝墩湖景区为例,不仅人均消费额相较往年同期更低,游客还能享受到景区赠送的特色农产品和美食。
“英德美食很多,腐竹、麻竹笋等农产品很受欢迎,我们在"五一"期间会推出旅游套餐,让游客在游山玩水的同时,还能品尝"英德味道"。”李森强告诉记者,“农旅融合”是该景区的一次新尝试。
“古龙峡正在抓紧建设"一河两岸"景观带,设计安装灯光、配套休闲餐饮设施,预计"五一"期间可以推出清远首个夜游产品。”徐伟跃告诉记者,作为一家老牌漂流景区,古龙峡希望带给新老游客耳目一新的体验。
消费券激发潜力鼓励“清远人游清远”
“上个周末,我们景区停车场差不多停满了自驾游车辆,很多游客开车过来观赏清远市花禾雀花,游客接待量差不多有4000人次。”清远市旅游协会副会长、牛鱼嘴原始生态风景区总经理刘尘告诉记者,自景区复工复业以来,赏花游带旺了人气,清远本地自驾游群体已成为短途游的主力军。
近年来,清远旅游主管部门积极推动“清远人游清远”,旨在探索“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全力推进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努力推动清远全域旅游实现高质量发展。
为了让广大市民享受全域旅游带来的发展红利,实现全域旅游的共建共融共享,清远推出旅游年卡惠民措施,办理市民旅游年卡每年仅需200元,一年内即可免费畅游清远32个景区。
近两年来,清远旅游年卡已累计销售25万余张,累计接待128万余人次,累计向景区分成4265万元。
为了进一步鼓励“清远人游清远”,有效激发本地旅游市场潜力,自4月25日起,清远将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互联网+惠民消费”活动。市财政投入2000万元资金,发放80万张惠民电子消费券。
“市民在收到惠民电子消费券之后,可以在有效期内到全市旅游景区使用,这对清远旅游业来说肯定是一个重大利好。”张秀莲说。
景区直播“带货”让清远旅游“动”起来
根据疫情期间的实际情况,清远多家旅游景区通过短视频平台直播,积极为景区“带货”,创新营销手段备战“五一黄金周”。
“我们景区不仅通过短视频直播推介旅游产品,还让一线员工做主播,直播景区防疫、保洁等日常工作,目的是让游客通过手机屏幕了解景区情况,这样他们过来玩就更放心了。”李森强介绍说。
记者了解到,玩转短视频平台的清远景区还有很多,如地处粤北山区腹地的连南千年瑶寨景区,也在大力发掘“直播经济”潜力,焕发了新生机。
近年来,千年瑶寨通过举办瑶族文化旅游节,邀请“网红”进寨直播,将瑶族歌舞、婚俗、耍歌堂等民俗特色活动以直播形式推介出去,在推广瑶族非遗文化的同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前来“打卡”。
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优越的自然环境,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将旅游与养生紧密结合起来。游客来到这座壮瑶山城后,就已置身于国家3A级景区内,青山环绕尽享“森呼吸”。
日前,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县长冯红云通过直播平台为连山的清新空气“带货”,她手中的连山“空气罐头”在直播中受到20余万人次关注。
■记者观察
先打“翻身仗”再打“持久战”
虽然“五一黄金周”有望让清远旅游“旺丁又旺财”,但业界人士一定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各项准备。为平稳度过行业“寒冬”,建议从旅游产品和产业结构两个方面持续发力。
作为省内农业农村大市,清远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农旅融合”发展潜力大,精品民宿、乡村旅游综合体遍布全市各地。大湾区自驾游群体作为赴清旅游的主力军,引导他们到清远“上山下乡”,再将“清远味道”满载而归,是清远旅游创收的新机遇。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清远旅游业暴露出产业链短、产业结构单一的痼疾。但“船小好调头”,清远旅游业可以尝试依托人力资源和产品优势,探索多种经营模式和营销创新。目前,清远已有旅行社将待业导游人员通过劳务派遣的形式,派往口罩生产厂家临时就业;部分景区推出“购农产品送住宿”的营销新模式,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些都是很好的思路。期待接下来清远旅游业能有更多化危为机的探索。
新闻推荐
授牌仪式现场。4月15日,广东省基层医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专项能力培训基地授牌仪式在清远市人民医院挂牌成立。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