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村的红薯等农产品通过村级“电商”平台打开销路。通讯员供图
信息时报讯 (记者 欧嘉福) 不起眼的红薯,竟然也成了村里蓬勃发展的产业之一。广州市应急管理局对口帮扶新平村3年多来,驻村工作队突出就业帮扶和保障性扶贫,在区、镇统筹产业项目基础上,积极发展村内种养业。牵头建立农村综合服务站,开辟了十几亩红薯种植项目,令新平村的贫困户尝到了红薯产业的甜头。截至2019年底,该村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省定年度脱贫标准8266元,低保、五保全部实现政策性兜底保障,2019年度脱贫率达100%。
农村综合服务站助销农产品
新平村位于清远市清新区的山区地带,整个村庄常住人口将近有3000余人,但大部分村民都选择外出务工,剩下约七八百人常住村中。常住村中的村民,部分以种植稻谷、花生、红薯,蔬菜等农产品为主。这些农产品在粤北都是常见农产品,特色不突出,如何扩大销路是村民要面对的一个关键问题。
2019年,新平村在广州市应急局的大力支持下,申请资金6万元建起了村级农村综合服务站(电商平台)。该平台以公司销售,村民供货的专业模式,为新平村的农产品插上了“隐形翅膀”,使得千里外的消费者能买到产自新平村的红薯、冬瓜、清远鸡等农产品。平台建立后,驻村干部积极“带货”,亲身宣传新平村农产品,在公司销售和局干部职工消费扶贫下,共为村民销售红薯约3万斤,冬瓜5000斤,以及一批大米、米酒、 百香果等,合计3万多元。
广州市应急管理局驻村工作队介绍,目前电商带货处于起步阶段,下一步将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打造新平村特色品牌农产品。
贫困农户靠红薯收益改善生活
红薯种植户陈树连是新平村的贫困户,今年已经66岁,档案上属于“无劳动力”人员。据驻村工作队介绍,在没有建起农村综合服务站之前,陈树连种植的红薯只有1亩不到,所产红薯主要供自己食用。此外,陈树连基本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生活全靠政府救助。
2019年,驻村工作队建设农村综合服务站之后,陈树连成为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对电商这样的新鲜东西,陈树连从来没见过,也信不过。驻村工作队为陈树连打了一剂强心针,“多种点,不要怕卖不出,我们可以帮忙销售。”
红薯6月种,11月收成。红薯长成后,驻村工作队将陈树连种植的红薯拉到农村综合服务站,再经过专业公司进行销售,很快就把陈树连种植的千余斤红薯卖出去了,销售总额达到3000元。电商平台将红薯销售的收入转到村委,村委交给陈树连,让陈树连尝到了电商平台的甜头:原来以为没人要的红薯,想不到真能卖钱。之后,陈树连扩大红薯种植面积,现已有2亩红薯地。
新平村的红薯产业正蓬勃发展,驻村队在新平村开辟了十余亩的红薯产业扶贫农田。除了陈树连,10来户贫困户也有种植红薯,靠红薯收益改善生活。据驻村工作队介绍,2019年,驻村工作队积极推进产业帮扶,在村内采取“公司+合作社+致富带头人+贫困户”的合作模式,共申请资金45.8万元,帮扶红薯等一批种植项目。截至2019年底,新平村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省定年度脱贫标准8266元,低保、五保全部实现政策性兜底保障,2019年度脱贫率达100%。普通农户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547.27元,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15179.38元。
红薯、冬瓜、清远鸡等
2019年,在广州市应急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新平村申请资金6万元建起了村级农村综合服务站(电商平台)。该平台以公司销售,使得千里之外的消费者能够买到产自新平村的红薯、冬瓜、清远鸡等农产品。
新闻推荐
广东粮食消费调查②一颗稻种,需要经历种植、加工、流通等多个环节,才能成为大米,到达销售者手中。正是多个环节所需的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