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推动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打造活力县城、特色乡镇,全面提升城镇建设发展水平。图为清远洲心大桥。曾亮超摄
■清波竞流远奋进正当时
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是清远孜孜不变的追求。
行动是最好的作答。近5年来,清远重大民生工程不断推进,优势产业资源不断聚集,城乡更加美丽宜居,城市梦想正越发清晰——
念好“融合经”。清远推动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打造活力县城、特色乡镇,全面提升城镇建设发展水平。江南水厂、飞霞山市民公园等36个重点项目建成,奥体中心、潖江蓄滞洪区等动工建设;
下足“绣花功”。每当夜幕降临,放眼一河两岸灯光璀璨。自实施《清远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以来,清远完成一河两岸夜景亮化改造以及推进城市景观提升工程。城市“颜值”不断刷新,市民生活越来越舒心便利;
抓好“新基建”。清远抢抓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战略机遇,不断推动新基建项目尽快落地,加速催生一批新业态、新产业。其中华南地区迄今为止最大的新基建项目——腾讯清远云计算数据中心已于今年7月3日正式开服。
城市梦想,生生不息。有了这些城乡扩容提质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硬支撑,清远正大步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交通新引擎广清1小时生活圈逐渐形成
清远是广东省陆地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曾经因为交通不便等因素,给很多人的印象还是“老少边穷”。
今日,在粤北这块广袤的土地上,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犹如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为清远经济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年前,清远境内仅有广清、清连及京港澳3条高速。如今,二广高速、乐广高速、广清高速8车道扩建先后通车,至2018年底,清远公路通车里程达2.49万公里,排名全省第1位。当前,清远重点打造“三铁一通一航”“六纵四横二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力构建现代化大交通格局。
抓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让清远发展更有底气,也让清远与大湾区城市群越来越亲密。
随着交通提速,广清1小时经济生活圈逐渐形成。粤东西北地区第一条城际轨道——广清城轨预计今年10月底开通,清远市区至广州北站只需25分钟;清远的全国人大代表持续5年“接力”的大项目也有了新进展,广州经清远至永州铁路(广东段)今年6月启动可研招标;国内首条中低速磁浮旅游专线——清远磁浮首列车今年4月已进入整车动态调试阶段……
山水名城,岭南绿都,慢生活也是清远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在抓好大交通建设的同时,清远大力推进慢行系统建设。今年5月,《清远市中心城区慢行系统专项规划》草案公示,清远将开展慢行交通系统专项规划,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慢行系统。通过倡导“慢行+公交”的出行方式,推动城市交通绿色、低碳、健康的发展。
澎湃新动能优质产业资源不断聚集
2020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广清产业园喜迎开门红。1月2日,作为该园区2020年第一个正式动工项目,总投资3亿元的庆昇总部及汽车零部件研产销基地正式奠基。
6年前,在这片十几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处仍是遍布杂草的小山头、坑坑洼洼的水塘以及几座冒烟生产红砖的大小砖厂。
如今,广清产业园已成为清远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大平台,经过四年多的开发建设,已成为广东省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珠三角外围极具竞争力的产业园区,目前正在加速建设成新材料、智能家居、汽车零配件、生物医药(美妆)产业为代表的4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产业共建是近年来广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不断探索出的有效措施。截至2019年,广清产业园累计签约工业项目149个,投(试)产企业48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广佛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签约项目42个;广德产业园承接工作全面完成;中国南部物流枢纽园区首期开业,一批新的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7月3日,华南地区迄今为止最大的新基建项目——腾讯清远云计算数据中心正式开启服务。项目规划容纳服务器超过100万台,将落地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200项新兴数字化技术。
7月14日,清远市委书记郭锋在广清空港现代物流产业新城调研时表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参照广清园“充分授权、封闭管理”模式,实施“一园一策”,对市级有关审批事项、权限,能放即放、能放尽放,加大力度解决有关问题,推动新基建项目尽快落地,加速催生一批新业态、新产业。
越来越多企业正加速在清远布局,优质资源不断向清远聚集。清远紧紧抓住创新驱动的“牛鼻子”,谋划新一轮大发展。
重塑新格局两区一体化打造“强中心”
站在北江一路往江对岸望去,视线所及,蜿蜒的北江穿城而过,宽阔的水面上一座“网红”大桥飞架南北。
这是清远洲心大桥。2018年12月,洲心大桥(北江四桥)举行通车仪式。该桥及引道工程位于凤城大桥和伦洲大桥之间,是清远市首座斜拉索大桥。大桥往北连通省职教基地,往南直达清远长隆项目,是清远市区新中轴线和新地标建筑。
每一座跨越江河的大桥建设,都是对城市格局的重塑。
2013年初,清新撤县设区,清远市区格局步入“双核”时代。如今,从城市发展、社会民生出发,推进清城清新一体化,构建“双核”的市区格局,有助于商业、医疗、学校等公共资源在大市区范围更合理地配置,缓解交通拥堵等“城市病”,更能促进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打造“强中心”。
如今走进清远市奥林匹克中心建设现场,可以看到巨型的吊机上下作业,一片繁忙,三大场馆初具雏形。该项目是广东省重点工程,将是省运会的主场馆。而清远承办的第十六届省运会既是首次由粤北地区的单一城市举办,也是第一次与省体育大会合并举行。
6月16日,广东省职教城二期工程第11栋建筑封顶,计划在今年9月底前完成交付。
广东省职教城位于清远市清城区,目前已有9所高校进驻,在校大学生人数超过6万。省职教城建设是广东加快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对进一步扩大高素质技能人才供给具有重要意义。
崛起一个片区,畅扬城市梦想。一个活力四射的城市新中心,正在阔步走来。
宜居新画卷田野白鹭飞社区暖意浓
芒种时节,在清远市清城区东城街道连枝村,一群群白鹭或飞翔,或觅食。不远处,有村民在田间劳动,呈现出一幅人鸟和谐的图画。
清远以粤北生态发展区为发展目标,全力保护生态环境。目前,清远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10个。这些自然保护区成为动物栖息的“天堂”。
盛夏时分,在清远江边南岸绿道旁禾雀花长廊下,几位市民正在观赏拍照。江滨公园里生机勃勃,专业骑行道、健步道与唯美江景相融,这里是清远近年新晋的“网红”打卡地。
绿道已成为提升清远城市品质的“幸福之道”、旅游转型升级的“发展之道”、筑牢生态屏障的“绿色之道”。
以绿色发展为引领,清远不断在高水平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郭锋表示,要加大力度推进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建设,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真正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落实是最好的担当,行动是最好的作答。近年来,清远蝶变为粤东粤西粤北的投资热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目前的清远正朝着打造粤东粤西粤北“入珠融湾”先行市、具有主题公园特色的国际化旅游城市、全省绿色生态发展示范区、乡村振兴发展示范区、全国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试验区的方向大步前进。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清远并没有忘记对老城区进行提质改造,增加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如今走在清远旧城区,干净整洁的拓宽马路,一街两行的风景树……
经过改造的小区,环境更靓、功能更全。家住清城区凤城街道石狮社区石狮小区的温秀群说,“经过改造后的小区,让老街坊们住得更舒心,大家都说好。”
■观察
新清远新魅力
时下,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如何提供更优质的生活环境是提升区域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关键,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已成为区域总体竞争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当下,着眼长远,谁先布局谁就先抢得发展先机。
入珠融湾激活发展动力。随着广清一体化的深入推进,清远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功能布局。凭借优越的区位、资源、政策优势,清远主动接受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外溢的辐射带动,探索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互通、产业互链、城市互补。
绿色生态激发崛起潜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清远大力开展生态发展探索,把握北部生态发展区的定位,闯出一条绿色发展新路子。如今,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清远北部地区发展绿色产业的“本钱”,生态产业化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传承文化激发城市活力。以历史为基,以文化为魂,让城市行走的脚步有速度也有温度,有气势也有气度。但老城展新颜不能因循守旧,新、老元素需要相互交融、相辅相成。以清城区为例,经过社区微改造,在保持原貌的同时业态更加年轻现代,实现了从内到外的活化。
强化品牌增强旅游实力。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清远旅游产业近年来实现蓬勃发展,全市目前在建市重点旅游项目12个,文旅体等产业加快融合发展,正在加快修编打造国际化旅游城市指标体系,共建大湾区旅游生态合作区。
持续创文绽放城市魅力。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清远由内到外、由表及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实现了城市管理与文明程度的同步提升——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进一步精细,城市环境进一步改善,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通过持续创文,也让清远这座城市变得更有温度。
撰文:魏金锋张锦标刘锟良
新闻推荐
龙塘动车运用所内部广州地铁提供羊城晚报讯记者徐振天,通讯员李静、李志光报道:位于清远市清城区龙塘镇的龙塘动车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