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伟祺)日前,清远一商场服装店突发火灾,商业综合体的火灾防控问题再次成为消防安全焦点。中山市民常去的商业综合体火灾防控工作做得如何呢?近日,记者来到位于中山三路的利和广场进行探访,这里是中山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也是多次获评消防安全管理先进的单位。
在位于利和广场负一层的消防监控中心是高层防火的“大脑”所在,不足80平方米的空间里,在“智慧消防”的视角下,对火灾隐患全面监测,在隐患感知、远程通信、平台监测等方面实现智能化消防预警。
“我们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各楼层传感设备联网,对烟雾、电气火灾、可燃气体等隐患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一旦监测到风险,30秒内就能锁定具体位置。”利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消防安全负责人冯凯向记者介绍,在大数据的支持下,报警的细节可以具体到每一间商铺,再通过电话、短信等多种方式实现“秒级”报警。
利和广场西塔和东塔楼高209米,涵盖购物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希尔顿酒店、购物中心四个板块,然而中山目前灭火救援可到达高度最高的消防车只有78米,如何发挥微型消防站承担单位自救、处置初起火灾的功能,成为了重要课题。
“把繁杂的消防管理事项标准化、数据化、可视化、简易化,不仅帮助我们降低管理难度、提高管理效率,还大幅提升了消防安全保障水平。”冯凯表示,在市消防部门的指导下,公司先后投入了50多万元建成“一站两队”,拥有了完备的应急处置流程,在建筑物的9、27、45层分别设置了微型消防站器材库,配套了专业的消防装备,打造了两支训练有素的队伍,通过火灾防控、安全预警、灭火救援等的信息互联,实现了高层商业综合体火灾防控闭环管理。
为了确保商业综合体发生火情后能够及时得到处置,中山按照“1分钟内出动,3分钟内到场,5分钟内进行处置”的理念,从2016年开始,全面推动微型消防站和商业综合体智慧火灾防控系统建设。据市消防救援支队统计,目前,在消防部门的指引下,全市72家主要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均已建成微型消防站,各自建设了自己的消防预警防控系统,就近扑救初起火灾,做到救早、救小,实现“5分钟灭火圈”。
新闻推荐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副主任兼泌尿外科主任、主任医师记者蔡卫杨通讯员张灿城清远丘伯来信咨询:我年近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