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清远 今日清城 今日清新 今日英德 今日连州 今日佛冈 今日阳山 今日连山 今日连南
新岭南 > 广东 > 清远 > 今日清远 > 正文

人工智能时代为何还要劳动?全国中学劳动教育研讨会在穗举行,探讨物质丰裕时代学习、劳动的意义

来源:羊城地方 2020-11-04 10:22   http://www.kcqsx.com/


华附高二学生在清远学农

北师大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班建武对物质丰裕时代孩子的学习、劳动教育做出深入分析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蒋隽通讯员李芸

初二男生问:“我家有十几套房收租金就够了,干嘛要学习?”

当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民奔向小康、人工智能逐渐解放人类体力脑力的时代,孩子为什么要学习?为何要劳动?

10月30日至31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农30年’暨全国中学劳动教育研讨会”在广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齐聚华附,推动劳动教育的课程建设,探索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举行,来自全国各地76所学校的125名代表参加了线下会议,近4000名代表参加了线上会议。

会上,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班建武,对物质丰裕时代孩子的学习、劳动教育作出深入分析。

1.随着物质丰裕,为谋生而学习的动机减弱

“我家有十几套房,收租金就够了,干嘛要学习?”初二男生问老师。

“我当年吃不饱、穿不暖都拼命学习,你吃穿不愁,为什么不好好学习?”这是很多父母对孩子的质问。

家长劝孩子:“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有个好工作,有好的生活”。

在班建武看来,这三种想法其实本质相同,都是谋生逻辑。

他抛出问题:农村体验、忆苦思甜、物质激励、棍棒威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年代,父母们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什么招都使了却效果不佳,为什么?当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民奔向小康、人工智能解放人类体力脑力的时代,孩子为什么要学习?为何要劳动?

他解释,过去父母告诉孩子“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将来找份好工作,过好的生活”,这种劝娃学习的逻辑建立在谋生的基础之上,在物质匮乏社会对一个处于贫困中的人非常有效,且动机强大。

因为,按照马斯洛的五层需求理论,人的需求从低级到高级分别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段,会有一个需求是最迫切或压倒性的,这叫优势需求。优势需求随着个人或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处于物质匮乏社会的人,会选择将教育作为改善基本生存的优势需求,因而好好学习。这种处于低级阶段的需求,其特点是动机强烈但随着需求的被满足,满足感边际递减,最终无效。也就是说,随着物质丰富,因物质而学习的动机会越来越弱。

2.当今青少年之苦:精神匮乏

而2018年中国的平均家庭恩格尔系数已经降至28.4%(国际标准认为20%~30%为富足国家)。现在的孩子,有了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如果再让他为谋生需求而学习,动力完全不足。

物质基础的变化,意味着优势需求改变。班建武介绍,调查显示,42%的青少年表示“经常有空虚感”,38%的青少年觉得“经常感到孤独”。也就是说,父母与孩子的优势需求产生了代际差,父母世界的苦是物质匮乏,学生世界的苦是精神匮乏。此时,再从学习好、大学好、生活好的角度劝孩子学习,效果当然大打折扣。

因此,把一个孩子为何接受教育、为何劳动的需要建立在有边界的低级需要之上,无疑对孩子是没有吸引力的。

3.物质丰裕时代的劳动教育:让孩子获得生命意义和自我确认

物质丰裕时代与物质匮乏时代的劳动教育,应该有何不同?

班建武指出,劳动是一个人获得存在感、价值感和意义感的重要途径。人的社会属性需要在劳动中去成全,劳动是“你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非常重要的、基本的途径。”

因此,对于学生,劳动不仅仅是一种谋生工具,更是人的存在方式,孩子通过劳动去看到自己与天地万物的关系。从物质丰裕角度去理解劳动,劳动不仅仅是光荣,还是一种幸福。我们的劳动教育要立足于学生优势需求的转变,让孩子在劳动中更多获得生命的意义感和自我确认。

4.信息社会的劳动教育:劳动准入门槛将空前提高

当今信息化社会,科技日新月异,人工智能将解放人类脑力、体力,为何还要劳动教育?

班建武表示,回顾历史,每一次科技变革都带来劳动形态的变化,每一次产业革命都是对人力的解放。越是信息化、自动化生产提高的时代,劳动的知识含量越高,部分体力和脑力劳动都可能逐渐被机器或人工智能取代。

劳动知识含量的提高将带来两个后果:

一是劳动的准入门槛会空前提高,必然引起社会关系的深刻变革。未来,谁有资格劳动也许会成为一个新的历史问题;谁有能力参与劳动,才会受到社会的肯定和重视。

二是劳动的自由度空前增强。自然经济时代劳动受控于特定的时间、空间,未来也许不受时空限制,劳动和生活边界模糊,劳动生活化、生活劳动化。

班建武认为,信息社会的劳动教育必须立足当下、回顾过去、前瞻未来,让孩子意识到人类知识对劳动世界改变的巨大力量;劳动教育不仅是劳动,还要让孩子理解这种改变的趋势,做好准备。

5.劳动教育误区:避免劳动和教育“两张皮”

班建武指出,虽然劳动教育在实践当中正如火如荼地推行,但劳动和劳动教育常被混淆。劳动的目的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教育致力于培养人的劳动素养。纯粹劳动技能的学习属于职业培训,不是教育。劳动教育不仅仅解决学生会劳动的能力问题,更要解决学生爱劳动、敬畏劳动的价值问题。

因此,劳动教育虽然包含劳动技能学习等功能,但其最核心最本质的价值却是培育学生尊重劳动的价值观,培育受教育者对劳动内在的热情、创造性等素养。

此外,劳动教育不需要让孩子面面俱到什么都会。社会分工越细,就意味着一个人不可能掌握所有的劳动的技能,比如用当老师的劳动换一盘西红柿炒鸡蛋,而不必自己会炒鸡蛋。

所以一个孩子在某些劳动能力方面的不足,并不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需要警惕的是劳动价值观出问题。

他强调,劳动教育一定要避免劳动和教育的“两张皮”,避免陷入形式上、资源上和评价上的误区。

避免将直接参与劳动代替劳动的教育设计。当前,很多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的时候,往往缺乏教育设计,直接用生产劳动来代替劳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劳动教育过程中劳动有余而教育不足的结果。

避免将劳动教育资源简单等同于劳动资源。比如,一些学校为了推进劳动教育,千方百计把学校可利用的空间都开发成学生进行种植活动的场地。如果以这一思路来开发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只会将生均占地面积较小的学校导向一个难以为继的困难境地。

避免将劳动成果取代劳动教育效果。具体表现为:更看重学生在特定劳动形态方面的物化产出,却忽视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真实体验和感受;更在意对学生技能性劳动素养的考核,却忽视价值性、精神性劳动品质的评价。这就使得劳动教育评价往往只见物而不见人,只见生产而不见教育。

新闻推荐

25日全省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何雪华通讯员粤卫信)省卫健委通报,10月25日0-24时,全省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广州报告,来自加纳...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人工智能时代为何还要劳动?全国中学劳动教育研讨会在穗举行,探讨物质丰裕时代学习、劳动的意义)


 
频道推荐
  • 险!天黑路滑市民捡东西不慎坠河 喜!消防紧急救援成功救出
  • 清远市刺绣文化协会主席张亚男:在瑶绣创新发展中“穿针引线”
  • 清远一彩民喜中胜负彩146万元
  • 深度剖析佛冈江坳联队“路霸”恶势力
  • 生活垃圾分类网络作品最高可获万元奖金公开征集LOGO、漫画、软文、海报、口号、H5、视频等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