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义诊活动现场。
11月14日是第十四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护士与糖尿病”。为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清远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营养科联合举办了糖尿病日义诊咨询活动。
并发症是更大的威胁
当天上午9时,医院门诊楼一楼,医护人员准备好血糖仪、血压计、体重秤等设备,为前来参加义诊的市民测量血糖血压,同时接受咨询,为不同的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医护人员还在现场发放宣传资料,向大家宣传糖尿病预防及控制的重要性,教育市民改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增强体质锻炼,提高生活质量。
“我平时每个月都会复诊一次,前几天在网上看到有义诊的消息,就从石角过来了。”陈先生说,确诊糖尿病后,他一直遵医嘱控制血糖,体重减轻了5公斤。但他说,现在还是有170多斤,需要继续努力减重。
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1型糖尿病典型症状较明显,起病迅速,会有部分患者以酮症酸中毒作为首发的表现。
清远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杨彩娴介绍,糖尿病是终身进展性疾病,其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和生存质量存在极大威胁,病情持续发展可危害患者的心、脑、肾、眼、足等器官。据最新发布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2型糖尿病患病率不断上升,目前18岁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达12.75%,比2017年公布的统计数据上升了1.9%。她还强调,目前还没有方法可以治愈糖尿病,只能通过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高危人群要及时干预
虽然吃糖跟糖尿病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有研究发现,经常喝甜饮料、饮食里含糖过多均可导致肥胖,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从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因此,尽管单纯吃糖过多不会直接导致糖尿病,但是仍需要注意将糖的摄入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环境因素常见的有年龄增长、营养过剩、妊娠糖尿病史等,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导致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增高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多油、多盐、多糖的饮食结构,体力活动不足,久坐不动容易导致肥胖,超重或中心性肥胖者多数胰岛素受体不敏感,胰腺的负担较重。体重指数BMI≥24属于超重,腰围男性≥90厘米、女性≥85厘米的人群都需要注意预防糖尿病。
护士在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清远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护士长蔡菽敏说,糖尿病的治疗主要通过“五架马车”:饮食、运动、药物、血糖监测、健康教育,而护士主要扮演糖尿病管理、健康教育及随访的角色。很多患者在出院后,没有医生和护士的督促,会放松自我管理,希望通过这次义诊可以督促患者加强自我管理,按时复诊;同时促进高危人群和患者的早期发现,确保高危人群得到及时干预,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申阿姨今年66岁,2001年因为心肌梗死入院发现患有糖尿病。这些年来申阿姨一直按时复诊,生活上也养成了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她说:“现在身体没有什么大毛病,血糖控制得也还行。”
新闻推荐
他倒在了曾经无数次战斗过的安保现场 用生命守护万家平安你是温暖人间的“四月天”
2018年,李世全在警医联动协议活动现场。2020年,李世全到南沙区分局督导检查。2019年10月1日,李世全在安保指挥部。2017年,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