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被评为“2020年度茶业品牌建设十强县”称号,并连续三年入选“茶业百强县”。图为英德积庆里红茶谷。南方日报记者曾亮超摄
11月18日,第十六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开幕,英德在会上获评“2020年度茶业品牌建设十强县”称号,并连续三年入选“茶业百强县”。
近年来,清远着力提升县城、中心镇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县域经济提质发展。记者梳理近期公布的“国字号”榜单发现,其中涌现出不少清远“县域力量”,除了英德入选“茶业百强县”外,“三连一阳”地区同样频繁亮相各榜单,在“一村一品”示范、全域旅游、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呈现诸多亮点。
就在不久前,清新区也被命名为“广东省双拥模范区”,这是其自2016年后再次获此殊荣。
●南方日报记者刘秋宜
强村强镇
两村镇特色鲜明成“一村一品”全国示范
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从11月11日起正式公示,当前,已完成网上公示,共有423个村镇上榜,其中来自广东的有26个,清远占了2个,分别是英德市西牛镇、阳山县七拱镇西连村。
据悉,“一村一品”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村为基本单位,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使一个村(或几个村)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
清远市政协委员、广东卓银农资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温国辉认为,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充分挖掘、利用乡村特有的农业和文化资源,利用“一村一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是一条有效路径。此前,他提交的一份关于“一村一品”的政协提案引起广泛关注,被列为重点提案,由市领导重点督办。
清远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有很大的区位优势和市场潜力。西牛镇是英德麻竹笋的核心产区,镇内有麻竹笋农民专业合作社50多家,年产鲜笋17万吨,年产值约8.2亿元,“小麻竹笋”撬动了大产业。七拱镇则是阳山淮山的主产地,种植规模已达到8000多亩,西连村正是其主要分布地之一,当地种植户自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形成了成熟的淮山种植、包装、销售产业链。
近年来,清远紧扣乡村产业振兴目标,以村或镇(乡)为区域,培育了一批地域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厚、业态类型丰富、创新创业活跃、综合实力强的“一村一品”村镇,引领乡村产业发展。
全域旅游
发展潜力巨大百佳县占据3席
日前,《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报告2020》暨“2020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2020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榜单公布,广东共有10个县(市、区)上榜,其中,英德、连州、佛冈同时入选2020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榜单。
旅游发展潜力评价是对城市旅游业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包含旅游资源潜力、旅游市场潜力、旅游开发效益、社会经济支撑条件5个方面,共20个指标。得分靠前的100个县即为2020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
清远毗邻大湾区,近年来不断加大旅游品牌塑造力度,形成了“闲情山水、亲情温泉、激情漂流、奇情溶洞、热情民族、浓情美食”六大特色旅游板块,旅游品牌体系不断完善,吸引力不断增强。
如今,清远旅游业有了更为清晰的发展蓝图。今年初,清远印发《清远市创建广东省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方案》,推动清远打造具有生态和主题公园特色的国际化旅游城市,推进全市旅游业综合改革和创新发展。
清远开展全域旅游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加大旅游人才培养,全方位树立“山水名城、岭南绿都”的城市风貌和旅游品牌形象,加快推进长隆、梦享谷、奥园巧克力王国等一批主题公园和休闲旅游度假项目建设。
记者从清远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获悉,清远积极探索“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全力推进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努力推动清远全域旅游实现高质量发展。目前,清远市本级和8个县(市、区)均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已逐步形成,力争2022年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农业品牌
英德红茶香飘全国再次入选“茶叶百强县”
11月18日,在第十六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开幕式暨2020中国茶业品牌盛典上,英德获颁“2020年度茶业品牌建设十强县”称号,并连续三年入选“茶业百强县”名单。
英德红茶是英德特色农业的核心产业,是英德4个地理标志产品之一,也是英德一张亮丽的名片。2014年列入第一批“中欧地理标志保护清单”备选产品,2017年被列入“中欧100+100”互认互保产品公示清单。目前,英德红茶公用品牌价值达27.88亿元。
广东是全国最大的茶叶消费省和流通省,英德则是广东第一大县级茶产区,有着悠久的产茶历史,一直注重科技创新,曾开创多个全国第一。
英德红茶销售已由简单种茶卖茶的1.0时代,经过茶农、企业、专卖店一体化的2.0时代过渡,现正全面进入3.0时代,从一产延伸到二产、三产,茶叶的种植加工和文化、旅游出现了有机的结合。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就设在英德,被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评为“国内所有红茶第一”的“英红九号”正是由该研究所培育。在这里,一个涵盖近2000个茶树品种的省级茶树种质资源库,保存了全球几乎所有的茶树品种基因,为茶树选育、培育和推广提供了关键性的科研支撑作用。
统计数据显示,单是“英红九号”这一品种,便以英德为中心,辐射粤东粤西粤北的潮州、河源、梅州、湛江、茂名、肇庆、云浮、韶关等主要茶叶产区,及云南、西藏、贵州等10个省区市,目前在广东省内外总种植面积已超过10万亩,累计创造社会经济效益60亿元。
英德成功申报创建广东省红茶产业园,“加强品种选育、种植技术研发及改进”被写入产业园总目标。通过凝聚一系列的创新资源,英德正促进红茶种植和生产实现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
绿色生态
生态惠民利民连山连南为全国探路
10月10日,国家生态环环境部办公厅印发《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名单》,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和连南瑶族自治县上榜,这标志着连山、连南均成功创建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连山立足生态发展区定位,凭借本地资源优势,围绕“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有机融合,逐步探索出了“生态+农业”“生态+扶贫”“生态+旅游”“生态+康养”等产业发展模式,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有效转变。
连南是广东省民族风俗保持最完整、民族文化最浓郁、民族特色最鲜明的地方。该县大力推动“生态+文化”融合发展,把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何依托生态资源推动绿色发展,进而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连山、连南两地在该领域进行了探索,坚持做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具有典型示范性。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好“方向盘”、用好“指挥棒”至关重要。清远提出把国家级和省级禁止开发区域、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域等区域列为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并且要探索新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利用干部环保考核体系,以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标替代片面强调经济发展的考核体系来任用、考核和提拔干部,把生态红线保护的主要目标、任务纳入当地政府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实行绩效考核制度,并严格执行环保责任追究制度。
在2019年度清远市环境保护责任暨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中,连山和连南考核等次为“优秀”。清远市生态环境局表示,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要坚持规划先行,在生态文明体系指标化的基础上,推进相关任务措施的任务化、责任化、项目化、时限化,示范建设要把生态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坏作为内在要求,切实把控创建质量。
新闻推荐
在人大代表的推动下,当地村村通饮水工程即将建成。近日,英德市石牯塘镇石下片区人大联络站省级改造正式完成。升级后的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