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街(小街道,大观点)
“现在斑马线划上红线引导,人流有序,更快速到达马路对面了。”12月3日,位于清城区人民二路与连江路交汇处,该路口斑马线进行了“微改造”后,路面指引明晰,行人、非机动车过马路有序通过。此外,该路口还增设了摩托车待行区,解决摩托车进入左拐车道时发生的抢行、穿插现象,最大程度上消除交通隐患。(12月8日《清远日报》)
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是近几年的一个热词、高频词,也是地方政府以人民利益为本,以民生为本的任务目标。但是在笔者看来,这三者之间并非是互相独立、毫无关联的,而是存在一种紧密的内在联系。安全感是前提,如果人民群众无法获得基本的安全感,也就难以谈得上获得感和幸福感,有了基本的安全感,我们才可能去争取获得感和幸福感。
而交通安全,恰恰是与市民百姓的安全感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有了交通领域的安全感作为基础,老百姓才能谈得上日常交通出行的获得感、幸福感。当然了,除了安全感,我们同样也要追求交通出行的顺畅、效率等等。经过前段时间的创文工作,清远的道路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市民交通法规和交通文明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整个城市的交通环境和状况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推动交通管理和服务的精细化,其中道路交通“微改造”,就是加强城市道路交通精细化管理和服务的重要体现。
道路交通“微改造”,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通过对现有道路基础设施进行细节化的调整、完善,以达到提升道路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市民交通出行安全系数、提升市民通勤通畅度的目标。比如位于清城区人民二路与连江路交汇处的路口进行“微改造”后,首先是在原来斑马线一半的位置增设了暗红色标线,引导路口两段的行人和非机动车各行其道,避免“交叉”混行,从而影响了通行效率,乃至人还没有过完斑马线,红灯就亮了,从而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
其次是路口增设了摩托车待行区。摩托车经过这些路口时,可驶入该区域,享受“优先发车”的特权。之所以要设置“摩托车待行区”,是交警部门结合当地道路交通状况的实际需要推出的新举措。清城区中心城区摩托车数量庞大,是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设置待行区,不仅可以规范车辆停放秩序,也便于摩托车在路口进入左拐车道时,减少抢行、穿插现象。新的模式下,将改变摩托车与汽车混行的现状,最大程度上消除交通隐患,保障道路安全畅通。
表面看上去,并没有对道路交通做大的变动,但是效果却很快得到凸显,通行效率提高了,安全系数也提高了,相应的市民群众的交通安全感也提升了。
在进行道路“微改造”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借鉴国内其他地方的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比如为了规避机动车辆在道路路口进行右转时带来的“右转盲区”,包括广西柳州、江苏常州、浙江杭州在内的很多城市,都通过对道路进行“微改造”方式,设置了专门的“右转危险警示带”,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提前警示机动车辆,方便他们经过这样的路口时注意观察周围其他车辆和行人,提高安全意识,避免车辆碾压已经划定好的右转危险警示区;另一方面,也是最为重要的,就是提醒小型车辆、非机动车或者是行人,在路过这样的路口时,不要随意进入“右转危险警示带”,避免路过的机动车,尤其是大型货车因为右转盲区的存在而引发交通事故。
不难看出,道路交通“微改造”成本小,效果好,是完全可以在继续总结、完善的基础之上,在全市更多的道路交通路口进行推广应用的。当然了,站在市民百姓的角度,即便进行了“微改造”,也同样要遵守交通法规、恪守交通文明,这样才能真正保障自身和他人的交通安全。
□汪明智
新闻推荐
清远半小时可到白云机场了广清城际今起开通运营,清城站至白云机场北站票价34元
广清城际今起开通运营,清城站至白云机场北站票价3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