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看更多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广东在行动——县(区)书记专访
垂钓园中享受钓鱼乐趣,采摘园里品尝特色水果,亲水公园休憩玩乐。记者近日走进清远市阳山县大崀镇松林村看到,很多游客正在这里享受假日时光。松林村的蝶变源自阳山县大力推进乡村精品旅游线路建设。
近日,南方日报记者专访了阳山县委书记邓菲。邓菲表示,阳山县立足北部生态发展区的“一区定位”,落实党政“一把手”负责制,以梯度创建美丽乡村为抓手,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二轮驱动”,加快绿色经济、交通体系、民生事业“三大提质”,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再上新台阶。
南方日报:在建设精美农村中,我们如何以一张蓝图推进工作落实?
邓菲:我们成立了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协调推进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办公室还下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专责小组,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阳山县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负起牵头抓总职责、各司其职,重点围绕村庄规划编制、“三清三拆”、生活污水治理等重点任务,加强业务指导和监督,着力推动资金、技术等项目落地,形成工作合力。同时,落实党政“一把手”负责制。持续抓好“金牌领路人”“头雁”工程等工作,选优配强农村领路人。
目前,阳山全县2247条自然村全部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累计创建市级美丽乡村1077条,倾力打造7条美丽乡村精品线路,着力建设精美农村。
南方日报:大崀镇松林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焕新农村面貌取得很好的成效,秘诀是什么?
邓菲:秘诀就是以党建为引领,全村上下凝心聚力,以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建设为抓手,连线成片建设乡村风貌示范带,打造“德”“勤”“礼”等特色文化村庄,以土地整治整合推动农业产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一村一品”无花果产业,促进产业兴旺,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增收致富,让美丽乡村、美丽田园、美好公路、美好生态、善美人家“五美”在松林村落地开花。
南方日报:在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中,阳山如何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美丽乡村之路?
邓菲:第一是按照“整洁村、示范村、特色村、生态村、美丽田园”五个梯度,加快创建各具特色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第二是以7条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建设为抓手,建设乡村风貌示范带。目前,清连高速阳城杜步沿线、7条美丽乡村精品线路沿线村庄共完成了1273户农房风貌提升。第三是充分发挥土地整治整合优势,推动农业产业适度规模经营。做强做大阳山蔬菜、优质稻2个省级产业园建设,推进高品质蔬菜和丝苗米产业向纵深发展。第四是以文明创建为抓手,营造乡村文明新风尚,培育淳朴民风、文明乡风。第五是以党建引领与“三治”相结合为抓手,营造和谐稳定乡村环境。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初步形成以党建引领和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一线走访
走有干劲的绿色发展之路
松林村与阳山县许多村庄一样,四面环山,是典型的山区小村。过去,村里没有主体产业,地少人多,因此许多年轻人都外出谋生。“最重要的,是路不通。”村民对记者说。
通过全力创建省级“四好农村公路”示范镇,建立“路长制”,硬底路修到了家门口,村民们种植的农产品能够通过车辆运输,第一时间卖到市场。现在,松林村大力发展以无花果为主的现代农业以及乡村旅游,不仅让村民增收致富,也吸引了年轻人回到家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看得到未来,做事就是充满干劲。”松林村村干部望着现在村里的游客说。
为了让乡村变美,松林村“两委”干部尊重农民意愿和当地实际,在治理乡村环境的同时,统一规划、改造房屋、美化庭院、打造景观,让青瓦白墙的整洁乡村保留乡愁,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打卡。
大崀镇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阳山县通过压实基层干部主业职责,统筹谋划松林村的绿色发展之路。通过从生态毁坏到生态保护,从忽视环境到积极治理,从闲置土地到规模经营,松林村正以好风景换来好前景,真正走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富民之路。
南方日报记者韩安东黄津
新闻推荐
激活“文体旅”市场、促进消费、提升市场信心 2020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 阳山站赛事圆满结束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阳山站赛事中,选手们穿行在七拱大禾岗古道上。曾亮超摄南方日报讯(记者/段灿通讯员/卢志满雷发清黄国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