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清远 今日清城 今日清新 今日英德 今日连州 今日佛冈 今日阳山 今日连山 今日连南
新岭南 > 广东 > 清远 > 今日连州 > 正文

气象“千里眼”布连州 服务粤西北防灾减灾 中国境内首台新一代多普勒双偏振天气雷达填补区域监测空白 显著提高灾害性天气预警能力

来源:南方日报 2020-12-15 07:10   http://www.kcqsx.com/


矗立在九陂镇狮子山上的清远(连州)新一代多普勒双偏振天气雷达,状如一个放大数百倍的足球。黄津摄

清远(连州)新一代天气雷达站的有效监测半径达460公里,为清远地区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技支撑。黄津摄

大雪已过,气温渐寒。从市区驱车30分钟后,7时50分,钟凌辉来到位处石街头村狮子山顶的清远(连州)新一代天气雷达站,开始接班工作。巡视机房、查阅参数、检测设备……在恒温18—19℃的机房中,钟凌辉呼着寒气,目光专注。

“能在这里工作,感觉很自豪。”这名来自东莞的31岁小伙说。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个位处粤北大山的天气雷达站,拥有中国境内首台新一代多普勒双偏振天气雷达。

建成5年来,这台国内最先进的雷达系统,不仅填补了广东省天气雷达监测网在粤西北地区的空白,更对华南地区特别是粤北山区的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能力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它具备准确实时对各类灾害性天气进行自动识别、追踪的能力,犹如二郞神的"千里眼",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连州市气象局副局长李书桂比喻道,特别是在引发地质灾害的暴雨监测、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等工作中,它发挥了其他探测工具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清远及周边地区气象防灾减灾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扫探测盲区

在山脚下仰望,矗立在九陂镇狮子山上的新一代多普勒双偏振天气雷达,状如一个放大数百倍的足球。多年来,它都会吸引过往群众关注的目光。

这个投资8000多万元的雷达工程,拥有着强大的功能,填补了三连一阳地区雷达覆盖盲区。

位处粤湘桂三省(区)交界的连州,辖内南岭山脉纵横,山多峰高,天气现象复杂多变。“连州附近的韶关、桂林、梧州、郴州、永州都有雷达站,但因为地势、山脉的阻挡,都覆盖不了连州以及周边地区,导致三省交界处存在一个雷达探测盲区。”李书桂介绍。

在之前的天气预报中,连州大多依靠云图进行监测。“由于云图的时间、空间分辨率不高,导致灾害天气预警水平不高,监测预警作用未能发挥出来。”李书桂以冰雹预警为例回忆道,2003年3月28日,连州气象局通过云图监测发现,大路边和星子镇区域可能有冰雹现象,但云图上反映的信息太少,无法预测冰雹什么时候来、下在哪里、哪个区域最大。“冰雹现象来得快也走得快,需要分辨率高的数据才能预测,但当时我们窘于技术和设备限制,只能全区域发一个预警信息,精确性大打折扣。”

如何全面提升粤西北气象综合设施装备和灾害天气预警水平?连州新一代雷达项目建设被提上议事日程。清远(连州)新一代多普勒双偏振天气雷达项目由国家发改委于2009年立项,属省、市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8100万元。

经过数年选址、论证、施工建设,该雷达项目于2015年完工进行调试,2016年1月5日正式纳入业务运行。“当时,这是中国境内首台建成的双偏振雷达,也是国内最先进的雷达系统。”李书桂介绍。

有了新一代多普勒双偏振天气雷达,天气预报更加精准。还是以冰雹为例,2019年2月21日,连州气象局通过雷达发现龙坪、西江地区有冰雹,及时发出1小时内有冰雹的天气预警信息。果不其然,冰雹在50分钟后出现。“这为政府预防特别是农户做好农作物的防御,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信息,能有效防灾减灾。”李书桂说。

在西江种植数百亩水晶梨的刘越飞对此深有同感。“水晶梨在春夏季节的开花、挂果时期最怕冰雹,不仅会造成严重减产,也会影响卖相。如今连州的天气预报比以前快速、准确多了,我每天都会盯紧。”他说,准确的天气预报让他们得以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果农的收益,减少了因灾害天气导致的经济损失。

犹如“千里眼”

每6分钟一张图,24小时不间断……当钟凌辉在狮子山雷达站查阅参数的时候,10多公里外的连州市气象台预警发报中心里,有数十台电脑屏幕亮着,对雷达站传回的一张张雷达图进行存储、分析、上传。

“之前靠云图分析,30分钟一张图;现在是6分钟一张图,24小时不间断,频率更高、覆盖更广、效率更快,”正在电脑前忙碌的连州市气象局预测股股长、综合观测工程师李少远告诉笔者。

“效率快仅仅是雷达站众多先进性的特点之一。”李少远解释,以前的预测是“到面不到点”,现在是“到面又到点”,更精准、及时、直观。

“比如监测一块回坡顶云图,之前只能分析它会发生降雨现象;有了多普勒双偏振天气雷达,就能看出它几公里内有冰雹、几公里外有雨;还有比如液态含水量,能精确到1小时、3小时等时限内的具体降雨量。”他说,这就为天气预报人员提供了更直观、准确的参考数据。

连州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黄国军认为,清远(连州)新一代天气雷达站成立运转以来,为连州重大活动气象服务保障、重大工程建设保障服务、短时临近灾害性天气预警、专业气象服务,特别是为地方政府应急救援、防灾减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书桂介绍,多普勒双偏振天气雷达采用的是高相位稳定的全相参脉冲多普勒以及同时发射、同时接收的双线偏振体制,能提供高精度双偏振强度和多普勒数据、丰富的多普勒应用软件产品和图形图像产品。“它具备准确实时对各类灾害性天气进行自动识别、追踪的能力,犹如二郞神的"千里眼"。”这让天气预测如虎添翼,为政府更好应对灾害天气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0年6月25日中午时分,李少远通过PUP(雷达产品数据显示终端)发现西岸等地有强降雨迹象,于是在14时03分发布了黄色暴雨预警,提醒当地做好防御准备。

六七月的天气十分善变。到了当天16时许,李少远通过雷达图发现回坡顶图数据不断减弱,通过技术分析,预测雷雨大风和较大降雨将与西岸“擦肩而过”,因此他及时发布了“解除预警信号”,提醒当地部门调整工作部署。

“它既能起到一个警醒的作用,也能为我们做好防御工作提供科学参考,避免做一些无用功,有利于合理安排人员应对灾害天气,把灾害损失减到最低,”该镇一名相关负责人说。

预警作用明显

从曾经的盲区,到拥有中国境内首台、国内最先进的雷达系统,连州的气象现代化事业迈出了里程碑的一步,更对周边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的有效监测半径可达460公里,在其监测半径范围内,可有效监测各种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及演变情况。”李书桂介绍,它为清远地区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科技支撑。

自2016年1月5日投入业务试运行以来,清远(连州)新一代天气雷达站共监测到15次暴雨过程、7次热带气旋过程以及28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为预报、预警暴雨、台风、强对流天气(雷雨大风、雷暴、冰雹、龙卷)等灾害性天气提供了科学依据。李书桂说,特别是在引发地质灾害暴雨监测、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等工作中,该雷达系统发挥了其他探测工具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6年8月1日20时到2日16时,受台风“妮妲”影响,清远市西部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东部中到大雨,测得大雨以上有96个站点,暴雨以上有34个站点,大暴雨以上有5个站点。

在这次强降水过程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工作中,清远市各级气象台充分利用连州的多普勒双偏振天气雷达实时探测资料,准确、提前、主动、精细地提供了预报预警服务,及时启动并升级暴雨应急响应,为清远市各级党委、政府和三防指挥部门正确决策、及早部署、精心组织防汛救灾抢险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减轻暴雨灾害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清远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据统计,这次灾情造成清远市直接经济损失119.6万元,全市提前紧急转移受影响群众共1051人,未出现人员伤亡。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2016年4月10日2时到8时,受飑线系统影响,清远市自北向南出现短时雷雨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有32站次录得8级以上大风,其中清新区龙颈镇南冲村录得全市最大瞬时风速达10级。

清远市各级气象台通过雷达实时探测资料发现飑线发展并可能对清远有影响,及时通过各种渠道为各级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有关暴雨、强对流天气的预报预警服务,让预警信息到达千家万户,为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清远(连州)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的建成使用,也为进一步加快清远市气象现代化建设步伐、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水平、积累雷达应用经验、提升短时临近预报能力,以及在改进气象服务手段、锻炼培养气象人才、增强气象科研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家和地方气象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特写

每年在山巅的

200多天

“可以看壮美日出,观仙境般的云海,还有在珠三角难能一见的雪景……在这里,真的风景独好。”在狮子山顶,钟凌辉一项一项介绍自己工作的种种好处。

作为一名东莞人,他在雷达站所处的狮子山平生第一次看到下雪,“雪花一片一片飘下,很惊奇,感觉很震撼。”那是2016年底,数年过去了,他仍记忆犹新。

他口中的种种好处,其实是驻守在这个雷达站的3名气象人,在艰苦条件下的苦中寻乐罢了。

狮子山远离市区,整个雷达站,平日里就只有钟凌辉和高必通、鲁燕鹏3人轮流驻守。“最忙的是4月到10月的200多天,必须24小时值班。”钟凌辉说。毕业于江门五邑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的他,自2015年进入连州市气象局后,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雷达站里度过。

3人驻守,每3天轮值一次,一次两天。工作上手后,每日的操作很单调又很繁琐。雷达数据发射接收处理中心,是整个雷达站的核心所在,“每天必须到机房,检查发射机的发射功率、发射脉冲、占空比等数据是否正常,还有数据采集单元模块、仰角放大器……”一连串的专业术语从他口中说出来,语气很轻松。

其实,处理这些浩瀚的数据,是个繁复而精细的技术活,来不得半点马虎。一检测、二对比、三记录……每一项都要精确,任何小瑕疵都会造成巨大误差。“因为这涉及到每一张雷达图的精准度。”钟凌辉介绍,因此,站里每周对雷达进行一次小维护,每月进行一次大检修,每年再由省里进行两次运行监测,以保障雷达的稳定运行和数据精准。

加班是常有的事。狮子山海拔高,地势空旷,在春夏雷电多发季节,晚上常常会出现密集性打雷。为防止阀门跳闸,驻守人员必须通宵值守,随时做好维护的准备。

狮子山属于石灰岩地区,山里没有水源,特别是在干旱的冬季,每两天运一吨水上山,成为保障雷达站驻守人员生活的一件大事,而食物也全从山下运来。

200多个24小时值班的日子,每一天精神都必须高度紧绷。“确保雷达高效运行,才能为气象防灾减灾提供科学遵循和技术支持,所以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钟凌辉说,特别是这台雷达属于中国境内首台,更让他倍添自豪感。

如今,钟凌辉已在连州买房、结婚、安家。“连州是个好地方,这里已成为我的第二个故乡。”

南方日报记者黄津

通讯员李书桂李少远

新闻推荐

连州市部署岁末年初安全防范重点工作做到底数清、数据准、情况明,工作不掉档、不缺位

清远日报讯(记者/周璐通讯员/黄迪)12月9日,连州市召开安全防范工作专题会议,会议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当前安全生...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气象“千里眼”布连州 服务粤西北防灾减灾 中国境内首台新一代多普勒双偏振天气雷达填补区域监测空白 显著提高灾害性天气预警能力)


 
频道推荐
  • 险!天黑路滑市民捡东西不慎坠河 喜!消防紧急救援成功救出
  • 清远市刺绣文化协会主席张亚男:在瑶绣创新发展中“穿针引线”
  • 清远一彩民喜中胜负彩146万元
  • 深度剖析佛冈江坳联队“路霸”恶势力
  • 生活垃圾分类网络作品最高可获万元奖金公开征集LOGO、漫画、软文、海报、口号、H5、视频等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