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街(小街道,大观点)
12月19日晚,第二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广东特色名村”系列评选活动发布会在佛山举行,作为发布会的“重头戏”,第二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广东特色名村”获奖名单正式公布。清远多个乡村上榜,继第一届之后,清远市获奖数量再次位居全省第一。(12月21日《清远日报》)
由广东省委农村办公室、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文化和旅游厅、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广东十大美丽乡村”“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广东特色名村”系列评选活动,可以说是一次具有相当规格、层次和权威性的评选,社会影响力很大,所以也引起了全省各县(市)积极的参评热情,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
清远在这次评选中,无疑称得上是大赢家。在“广东十大美丽乡村”“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广东特色名村”三个评选项目当中,总共有六个乡村上榜获得殊荣,继第一届之后,再次成为获奖数量全省第一的地级市。对于清远来说,这是一种莫大的荣誉,而站在清远乡村振兴的角度来看,多个村庄获奖,不但是对我们前期工作的一种莫大激励,同时也给了我们把后面工作做得更好的坚定信心。
不妨先来看一看清远在这次评选活动中的获奖名单。英德市连樟村获评“广东十大美丽乡村”,阳山县“天南峡谷康养吾乡”精品线路入选“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英德市龙华村被评为“广东贫困村创建名村”,连州市新八村被评为“广东文化旅游名村”,连州市畔水村被评为“广东省粤菜师傅名村”,连山沙坪村被评为“广东特色产业名村”。可以说,清远在这次评选活动中的三个大项当中,都有所斩获,确实值得骄傲。
而这些成绩的取得,并不是偶然的,也不是靠运气,而是在清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之下,长期以来一直坚持乡村振兴,坚持美丽乡村创建的结果。尤其是“十三五”规划以来,清远市根据《清远市“美丽乡村2025”行动计划》,不断深化“千万工程”,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从一处美向全域美、一时美向持久美、外在美向内在美、环境美到发展美的转型升级所结硕果,美丽乡村建设已经成为清远促进城乡融合的“牛鼻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抓手”。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创建美丽乡村7672个,占全市自然村总数的51.69%。其中:整洁村5750个,示范村1720个,特色村190个,生态村12个。
成绩只代表过去,未来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现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借力“美丽乡村”系列评选活动所带来的形象的树立、魅力的提升、影响力的扩大,更好地推动清远乡村振兴迈上更高的台阶,进入新的阶段。本届系列评选活动的主题就是为“寻找乡村振兴排头兵”,由此不难看出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乡村振兴上。而不管是“广东十大美丽乡村”,还是“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都说明获奖村庄在基础设施、村容村貌、卫生条件、乡村治理等等方面,已经“达标”,同时再加上优美的自然山水、民俗风情,也就为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此,我们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加强宣传推广的力度,让这些获奖村庄“墙内开花墙外也香”,扩大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另一方面,要强化管理和服务,提升自身的品质,包括优化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提升服务水平,维护旅游秩序等等,以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当然了,这是针对乡村旅游而言,如果是“特色产业名村”,则就需要在继续提升特色产品品质的基础上,为自己打开更大的市场,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日前,市委书记殷昭举率队到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进行工作调研时,在实地调研永和镇瑶妃故里田园综合体项目和金子山景区时表示,连山要宣传好、打造好“岭南避暑之都、广东冰雪胜地”品牌,将生态旅游业做强做大,真正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付诸实践。其实不只是连山,清远广大乡村地区同样要以此为目标和要求,把自身工作做得更好,而“美丽乡村”评选,无疑给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契机,我们理应倍加珍惜,好好把握。
□吴金明
新闻推荐
江门日报讯(记者/皇智尧)近日,由市文广旅体局主办,市象棋协会承办的江门市备战2022年广东省第十六届运动会象棋项目选拔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