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日报讯(记者/黄慧祯)举办200人以上的大型室内会议,所有参会人员均须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参会期间,除发言者可摘除口罩外,其他参会人员及会议工作人员均需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12月16日,清远市发布《清远市大型室内会议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指导全市举办大型室内会议期间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采取的防护措施。
从严控制举办大型室内会议
指引适用于全市举办200人(含)至1000人的大型室内会议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1000人(含)以上的大型会议按照省有关要求执行。
指引提出,按照“非必要不举办,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从严控制举办大型室内会议。根据疫情响应级别,结合活动特点和地区实际情况,针对来自市内和市外不同区域和低、中、高不同风险等级地区的活动和人员,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如清远市为低风险地区,在做好各项防控措施前提下,可举办必要的大型室内会议。如清远市范围内存在中、高风险地区,原则上不举办各种形式的大型室内会议。
原则上,活动参加人员控制在场所最大容纳人数的50%以内。会场主席台座位原则上保持1米以上距离,主席台下面位置安排采取隔位而坐、前后排错位而坐等方式。如会场容量有限,可安排分会场与主会场间以视频连接,尽量减少人员聚集。
所有参会人员须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指引要求,所有参会人员(含会场及酒店工作人员)须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参会人员仅限于本市内[含8个县(市、区)],会议时间小于1天,参会人员须进行1次核酸检测;参会人员仅限于本市内[含8个县(市、区)],会议时间大于1天,参会人员须在本市(含县级)进行2次核酸检测;外市人员来清远市参会时,外市人员须进行3次核酸检测。
报到时,所有参会人员须提供粤康码和近14天行程卡,粤康码为绿码者方可参会。参会期间,所有参会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除发言者可摘除口罩外,其他参会人员及会议工作人员均需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
指引还指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及密切接触者;病例处于出院后的隔离医学观察期;无症状感染者处于解除隔离治疗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后的医学观察随访期;人员入境后处于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体温大于37.3℃者;会前14天内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近14天内到过国、境外的人员,以上人员不能参会。
加强会场、酒店、电梯、车辆的清洁消毒
指引要求,加强对会场、休息区域、接待区域、公共卫生间等重点场所的清洁消毒,每日进行2次消毒,可选择中午和下午会议结束后各开展一次;加强对接待酒店的各房间、公共区域、卫生间等场所进行通风消毒,每天消毒1次;加强电梯消毒工作,电梯按键表面在会议期间每2小时消毒1次,电梯层站按钮、电梯轿厢内的楼层显示按钮及电梯门开关按钮等可贴膜保护,贴膜每天至少更换一次,电梯轿厢壁和厢底地面每日不少于2次清洁消毒。
指引建议,尽量减少使用电梯,会场和接待酒店如确需使用电梯,应设专人管理电梯,控制电梯每次乘坐人员数量(乘客不能超过限载人数的1+2),乘坐电梯人员须全程佩戴口罩,避免相互交谈,并在电梯口设置抽纸,每层电梯口设纸巾回收桶,避免直接接触按键。
指引还提出,如本次会议有统一安排接送参会人员的车辆,会务组则应安排专职消杀队伍对车辆每日消毒,各参会人员乘车时座位相对固定,隔位坐人,车辆保持通风,司机及司乘人员全程佩戴口罩。
指引还对会议期间的交通、食宿、应急处置等管理提出指导。会议期间,如发现健康异常者(如发热、咳嗽、咽痛等),应立即引导至临时隔离点,经驻点医务人员评估后决定是否转至定点收治医院就诊。
新闻推荐
12月12日,清远日报“蓝丝带”共享读吧首场亲子阅读分享会举行,来自11个家庭的15名小朋友来到现场,推介他们喜欢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