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妇幼保健院口腔科医生正在给患者做口腔治疗。通讯员供图“牙疼不算大病,疼起来却要命”。近日,怀孕4个多月的李小姐(化名)突然感到牙疼,已经好几晚没法好好休息。尽管疼痛难忍,但考虑到自己处在特殊时期,想着先忍一忍,希望过几天就自行缓解。没想到,疼痛持续加剧,这才前往医院就诊。
妊娠期牙病来袭,究竟能不能去看牙?这是很多准妈们的困扰。清远市妇幼保健院口腔科主任谢文介绍,孕前应做一次系统口腔治疗,孕期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做好口腔健康维护,如果感到牙痛,也要及时就医,让医生判断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怀孕4个月牙痛难耐
由于是孕妇,李小姐在自家附近的两三家牙科诊所,工作人员都建议她去清远市妇幼保健院看看。李小姐来到该院口腔科,接诊她的是口腔科主任谢文。在患者本人和家属同意下,谢文给李小姐做了局部麻醉,针对她的患牙作了初步治疗。“就是把根管治疗部分做完,然后把它封住,让她生完孩子再过来作进一步治疗。”谢文说,孕期做口腔治疗是有风险的,有可能会早产或流产。怀孕前3个月是胚胎发育的关键时期,易流产;怀孕后3个月子宫较敏感,外界刺激容易引起子宫收缩,诱发早产。因此,一般孕中期是安全的,也就是怀孕4-6个月时。
经过初步治疗,李小姐的牙痛暂时缓解了,顺利度过孕期,平安生下孩子。生完孩子3个月后,李小姐再次来到该院口腔科找谢文,打算把口腔里的“定时炸弹”彻底解除。
“她还有一些烂牙,要一个一个拔掉、处理、再补回,经过几个月的定期治疗,前天她的牙科问题基本全部解决了。”谢文说,当天李小姐还遇到来就诊的另一个孕妇,面对该孕妇的顾虑和担忧,她还现身说法鼓励该患者。
孕前应做一次系统口腔治疗
怀孕期间各种潜伏的口腔疾病容易发生。孕妇口腔治疗的安全期很短,谢文建议,在计划怀孕前,不论有无自觉症状,女性都应该进行一次全面的口腔检查和保健治疗,早期发现口腔疾病并及时处理口腔问题,消除所有口腔隐患,以避免将口腔疾病拖到妊娠期。
“孕前针对口腔做一个系统的治疗,把该拔的拔了,该洗的洗了,该补的补了,到怀孕时就很轻松了,不用担心牙痛、牙齿出血等。”谢文说,孕妇计划怀孕前的口腔保健应包括:治疗龋坏的牙齿,以免在妊娠期过程中龋坏加深。对于已经患有牙髓、根尖周炎症的牙齿立即做完善的牙髓、根管治疗,以免妊娠期发作;治疗牙周疾病,彻底地洁治,已有的牙周炎需进行系统的牙周治疗。同时,还要注意掌握刷牙等机械控制菌斑的方法;拔除不能保留的残根、残冠以及反复发炎的阻生牙,消除可能发作的炎性病灶;全面修复缺失牙,包括拆除不良修复体并重新进行修复,以恢复咀嚼功能,有助于食物消化营养的吸收,有利于孕妇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
这几年随着宣教的深入和努力,清远越来越多的女性意识到孕期口腔问题,部分孕妇在怀孕前会针对口腔检查和保健治疗。谢文提醒,准妈妈在孕期过程中也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做好口腔健康维护。如坚持早晚认真有效地刷牙,饭后漱口,适当运用牙线清除牙齿邻面的菌斑和软垢,注意平衡膳食,少吃甜食,减少零食等。
定期为口腔体检做好日常清洁维护
“其实除了孕妇外,只要是成年人我们都建议每年做一次口腔体检,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口腔清洁,就跟洗脸一样简单而有必要。”谢文说,不要等到牙龈出血、牙齿痛了、肿了才想到要看口腔科,真出现这些症状时,说明牙齿已经得了炎症。
“现国家倡导预防大于治疗,像对小朋友的牙齿也是一样的,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给小朋友涂氟、做窝沟封闭,就是因为我们要提前预防”。谢文介绍,经过前期抽取清远市清城区3-6岁常住人口3989人检查发现,清城区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患病状况较严重,约98%的龋齿未经治疗,治疗需求巨大,是龋病防治的重点人群。因此,无论是成人还是小孩定期检查、做好口腔清洁,早发现早治疗很重要。值得提及的是,很多家长对小孩清洁牙齿、做牙齿保健方面仍缺乏意识。“有些小朋友3岁了还从来没刷过牙齿,家长说因为孩子不肯刷。我们一般建议小孩8岁前都应在家长帮助下刷牙”。谢文说,从出生开始家长就要有意识帮助孩子做好口腔清洁。
采写:记者钱敏敏通讯员廖思兰
新闻推荐
激活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提升群众获得感 清远清城 建设美丽乡村 打造幸福清城
大水坑村立足自身实际发展乡村旅游业,打造特色民宿吸引游客。曾亮超摄在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新马村南凤溪谷稻虾共生种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