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美了,秤架村村民群众幸福感提升了。通讯员供图
扶贫车间进村,秤架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特约通讯员张丽思摄)“拧开水龙头,就有清澈的自来水;在村口,就能坐上通往县城的公交车。想健身,村里广场上有健身器;想下棋、跳广场舞,有活动场所,这就是幸福。”阳山秤架瑶族乡秤架村村民自豪地说。
几年前,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屋外脏乱差,是秤架瑶族乡的真实写照。现如今,污水有了“家”,垃圾有人拉,花有千姿百态,景有满目叠翠,是村民的共同感受。
实实在在的幸福,写在了村民一张张幸福的笑脸上。
筑堡垒强阵地
一条条平坦整洁的柏油路直通农家,一座座新居井然排开,内容丰富的文化墙展现着文明风尚……深冬时节,走进秤架干坑村,一幅环境美、乡风美、生活美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迎着冬日暖阳,走进秤架村党群服务中心,此时,村“两委”正在开会布置疫情防控、村庄清洁等各项工作。村小组长、村民代表齐聚一堂,或仔细聆听,或认真做着笔记。
“疫情防控与大家息息相关,春节临近,我们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要做好返乡人员的摸底调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做实防控工作。”秤架村党总支部书记黄佩明说。
“自从建了党群服务中心,大事小事把人们都聚集到这儿的大会议室,面对面地交流,现场效果非常好。”村民代表们有感而发。2019年8月,结合实际,秤架村将7个党支部调整为三个党支部。在省民族宗教委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大力帮扶下,建成村党群服务中心、村党员活动中心、党员议事厅、红色瑶乡馆,修缮完善村党总支下属三个支部办公室,为党员工作、活动提供了有利场所,其中红色瑶乡馆被评为清远市党建示范点。
“按照设施配套标准化、服务功能最大化的标准,党群服务中心建成启用,解决了以前村内村民活动没有场所的难题,并且成为村里开展办公议事、党员活动、教育培训、便民服务的综合阵地,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黄佩明说。
阵地建起来,活动搞起来,作风硬起来,担子才能挑起来。
党群服务中心建成后,村“两委”以强化服务、整合资源为重点,着力打造凝聚党员、服务群众的党建服务驿站,搭建起党员干部与村民的连心桥,切实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和服务群众能力。
“我们不断完善党群服务中心的运行管理制度,全心全意服务村民,对能当场办的事当场办,需要协调上级部门解决的,由党员干部为村民代办,实现村民小事不出村、大事有人帮。”黄佩明介绍说。
秤架村党群服务中心有人气、接地气,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美环境塑颜值
吾心安处是吾乡。美丽乡村是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对幸福最接地气的解读。
宽敞的道路、成行的树木、整洁的环境、环村路上的太阳能路灯,漫步村内,一步一景,彰显着绿色新农村的别样魅力。
“我们村这几年变化真是大!村里环境大改造,跟城里的小区比,没啥区别,而且我们还有网红打卡点,很多游客前来游玩呢!”提起这些年村里的变化,土生土长的村民伍大叔连声赞叹。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近年来,秤架村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树立文明乡风,建设生态优美农村、活跃农民文化生活,努力提升村民幸福感获得感。
兴修水利、道路硬底化、完善基础设施、环境美化绿化……借助各级帮扶投入,秤架村“颜值”进行了“大升级”,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午后,阳光正好,在村里风雨廊桥上,上了年纪的村民三三两两地坐在一起聊家常、晒太阳,享受着惬意的时光。
“以前吃完饭,就是看电视、睡觉,现在有了散步的好地方,我们老哥儿几个,吃完饭就过来,聊聊天,散散步,这心里别提有多乐了!”65岁的张大爷喜滋滋地说。乡村颜值美了,人气也旺起来了。
打造特色风雨廊桥、接龙桥、旅游驿站、休闲连廊等一批民族特色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游玩,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
“我们的秤架村获评国家森林乡村和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英明村入选为第一批"广东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天南峡谷·康养吾乡"精品线路成功入选为"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提及乡村的发展,秤架村村民难掩内心的喜悦之情,脸上满是自豪感。
建机制重长效
“过去,有些人家把杂草和垃圾随处堆放,既影响了整体环境,还影响了邻里关系,现在村里实行了"门前三包",通过村干部反复宣传,如今大家都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家家户户门前屋后干净利索。”村民李大姐说。
美丽乡村,不能“一时美”,更要“持久美”“常态美”。
为持续保持人居环境整治成果,让村庄美得有深度,美得有活力,秤架村积极探索长效机制,采取“网格化”的方式,将村庄进行网格管理,由村班子成员担任网格员,在网格体系下开展疫情防控、邻里守望、巡逻巡护等工作。
“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了"门前三包",逐户划定责任区,将责任压实,形成了广大党员带头示范、作出表率,广大群众人人知晓、人人关注、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黄佩明告诉记者。
美化家园,人人有责,村民既是美好环境的建设者,也是管理者,更是优美环境的受益者和享受者。
乡村美了,百姓笑了。如今的秤架村,美在环境,更美在人心。
“大爷,这些日子,血压控制得怎么样?天气凉了,多穿衣服,有什么困难要解决的,就给我打电话。”一大早,村干部就来到了五保户家,了解独居老人生活情况,帮扶老人收拾屋子。入户走访,了解群众动态,村“两委”干部一一将工作落到实处。
环境好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心气也更足了。
“推进绿色产业、发展林下养殖、做强南药产业……”黄佩明介绍说,近年来,乡村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促进集体增收、村民致富。
“在这里上班,虽然收入不算多,但离家近,方便照顾孩子,比以前在外打工好多了。”秤架村贫困户廖厚灵在驻村扶贫工作队与村委的帮助下,他来到了村扶贫产业———“云上瑶家酒坊”帮忙。
目前,云上瑶家酒坊已成为秤架村的品牌产业和一大亮点,实现了产业扶贫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除酿酒外,秤架村近年来在产业方面联动发展,实现绿色崛起。
村内引入广东华康源药材资源发展有限公司,规模种植中药材对叶百部,通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加快推进南药特色产业发展。
此外,村里的南岭瑶山瑶灵芝专业合作社内,拥有200多亩的林下经济种植基地。该社积极组织建立“生产基地+贫困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辐射带动基地周边贫困户9户,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年增收2万元0户。同时,为部分参与种植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保底价回收农户种植的产品。
“这两年,经过加强水、电、路、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全村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村里的产业也发展得越来越好。现在,村民们对未来的发展越来越有信心。未来,我们还要在环境卫生、村民生活条件改善和产业发展上持续用力,让村民们有更多的获得感。”黄佩明信心满满地说道。
采写:特约通讯员张丽思通讯员钟履喜
新闻推荐
发力全域旅游创建,打造康养休闲生态旅游 秤架瑶族乡入选 第二批省旅游风情小镇名单
南方日报讯(记者/段灿通讯员/张丽思钟履喜)1月6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第二批广东省旅游风情小镇名单,共有30个小镇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