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下午,清城区飞来峡镇第一初级中学开展“我们的节日·元宵节”———DIY灯笼制作、包汤圆活动,迎接2月26日的元宵节。记者邱炜民摄“这个大大的汤圆叫"巨无霸",小小的叫"小可爱"。”“不管什么馅儿,只要是甜的汤圆,我都爱!”“你看,他鼻子上有糯米粉。”“我要做个花灯送给自己,今年继续加油啦。”……
2月24日下午4时许,清城区飞来峡镇第一初级中学,一楼风雨活动室挂满了红色的手工灯笼,三台圆桌、两排长桌上摆着汤圆馅料、糯米粉团、红包纸、剪刀等材料。“我们的节日·元宵节”———DIY灯笼制作、包汤圆活动正在这里举行,迎接2月26日的元宵节。
“元宵又称为"汤圆",因它飘在碗里,像是一轮明月挂在天际。天上月圆,碗里汤圆,家人团圆,以象征团圆吉利之意。”活动一开场,校长黄剑林向师生讲述了元宵节的来历和文化,并表示,传统节日蕴含着传统记忆,做中国人、过中国节,这是值得我们自豪的事。
在包汤圆小组,师生们戴着口罩和手套,先揪下一个小面团,在手里揉成圆圆的球,慢慢往下压,转着圈做成漏斗形状,把调好的花生芝麻馅料放进去,小心翼翼封好口,再放在手里轻轻搓转,一个白白胖胖的汤圆就做好了。
“这是我第一次做汤圆,感觉好好玩,特有成就感。”学生黄泳枫手里一边忙着,一边和同学们聊天,大家在猜元宵节当晚回到家,爸爸妈妈会煮什么口味的汤圆,有人说“最喜欢吃芝麻馅的”,也有人说“只要是甜的,我都喜欢,自己动手做的汤圆更好吃!”
因为很多同学都是第一次做汤圆,不少成品“破相”了———黑色的芝麻粘在白色汤圆皮上,很多人还“挂彩”了———白色糯米粉粘在脸上、衣服上。可是看到一个个胖乎乎的汤圆摆满盘子,大家还是很有成就感,“我们好棒啊!”
过元宵节最讲究的就是“热闹”,当然少不了看花灯。这不,旁边的做灯笼小组,同学们也忙得不亦乐乎。先构思出样式,用订书钉把红包纸或是其他纸张钉在一起,再剪个灯笼穗。粉色的、红色的,花朵形的、长条状的,一盏盏喜庆的灯笼,映衬着同学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
“这些红包纸和材料一部分是学校之前搞活动剩下的,一部分是学生从家里带来的用过的,我们希望同学们感受和传承传统文化,同时树立环保意识。”美术教师罗秋玲说,做好的灯笼将会挂在校园里,装点校园环境,营造节日氛围。
为了让本次活动更有意义,学校还组织同学们把包好的汤圆送给清洁阿姨、厨工阿姨和门卫阿伯,感谢他们辛苦工作,祝福他们元宵快乐。学校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鼓励同学们从小事做起,关心关爱身边的人。
学校表示,元宵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增强师生动手能力,丰富校园生活,引导大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推动中华文化历久弥新。此外,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华传统节日,学校也会开展做手抄报、手工等活动,让传统文化走近师生身边。
采写:记者刘洋通讯员罗秋玲
摄影:记者邱炜民
新闻推荐
李杵连(右)□月同日子虽然平淡,在平淡之中注入信仰,生命便有了新的支撑力。李杵连老人住在清远市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