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记者/焦莹通讯员/王小迎)3月22日,英德市原英红茶场的干部及其子弟、知青、归侨、茶叶技术学校学生、茶企等代表40余人齐聚英红镇,参加英红博物馆收藏证书发送仪式暨“庆祝建党100周年讲好英红故事”写作研讨会。
据介绍,英红博物馆自2017年动工建设,2019年底竣工,目前正进行开馆的筹备工作。博物馆展览面积共1100平方米,共展出图片1100张,文物、实物资料等766件(套),辅以雕塑、浮雕、场景、视频等。在博物馆筹建过程中,原茶场干部、知青、归侨等老前辈捐款捐物,自愿义务帮助博物馆撰写大纲、梳理布展脉络,整理、登记、布展收集到的文物,不问酬劳,只为将这段历史更好地呈现出来。
当天,英红华侨茶场现任场长马亲顺将证书交到原茶场代表手中,对前辈们为博物馆所做的付出表示感谢,同时表示将以英红博物馆为载体,传承发扬前辈们的艰苦奋斗精神。
1951年起,英红茶场承担着不同时期的国家任务,曾是全省最大的劳改场、知青场、归侨场,在这片热土曾涌现出许多先进人物,值得后人学习和传承。英红镇党委书记邓志坚倡议,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希望与会前辈书写当年的故事,展现当年英红人为国担当的家国情怀、艰苦创业的奋斗作风、敢为人先的创新思维、薪火相传的奉献精神,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让英红人及更多党员群众感受、学习这段历史、文化和精神。
与会知青、归侨等代表纷纷表示赞同,称他们心中怀着对这段经历的回忆,感恩着现在生活的富足,也希望通过多种形式,将这段特殊的历史和经历以亲历者的角度诉说出来,将英红精神传承下去。据了解,英红镇政府将大力配合老前辈们,通过故事撰写、口述历史、视频、照片呈现等方式,结合博物馆的内容,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做好英红本地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新闻推荐
图1、瞿秋白图2、《新青年》季刊上刊发的《国际歌》前言与译词1920年11月7日,十月革命三周年。从北京去往莫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