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熙长书法自撰联:仁义忠厚家风远,修身立德世泽长。深圳晚报记者 余海洪 摄
深圳晚报讯 (记者 杨慧) 近日,有“隐士书家”之称的著名书法家金熙长书法作品展,在深圳市福田区云松大厦二楼建国璞隐酒店言甚艺术空间开幕。此次展览共展出百家家训、书房对联、自撰诗联、尺八屏十条屏心经巨作,以及大字榜书《瘗鹤铭》等近作150多幅。展览将持续至6月30日结束。
金熙长上世纪80年代初期即参与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全幅见证了特区的发展与荣光。他曾任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其书写的晶都大厦巨大幅面春联,连续多个春节悬挂在深南大道旁,至今仍是鹏城新春的佳话。一直以来金熙长致力以书法作品弘扬传统文化,曾有《人生第一步》《涤心甘露》《修心养灵》《家风》等多部著作出版。
金熙长个性恬淡,有如清风明月。他隐居山林潜心钻研书法之学,艺术修为日臻佳境,自成一派,呈现出“清、远、沉、亮、微、妙、和、雅”的艺术特征。知名评论家黄大海认为金熙长的书法“平和”近叔同之意,“圆笔”师右任之美,“古韵“源自篆刻,“深沉”归于碑功。深晚记者对金熙长进行了专访。
深晚:“隐士书风”是目前中国书坛最独特的存在,习之者不多,成就者更少。“隐”与您的书法有怎样的关系?
金熙长:在我看来,真正的书法家必须是一个学问家,需要把儒释道思想内涵搞清楚,再将博大的底子融汇进去。一笔落下,哲学、史学、文学皆有体现。身为一个书法家,我归隐主要是为了学习,佛道、琴箫、吟唱、舞蹈、雕塑、园林……持续的学习,就是为了让书法的线条更有内涵和韵味。
深晚:本次展览作品包括大字榜书《瘗鹤铭》。您对《瘗鹤铭》研究很深,它反映了您怎样的审美取向?
金熙长:十几年前我经常去大学讲课,当时我给学生预测,今后社会的审美取向会从纤秾流畅秀丽转向雄浑大气,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第一品就是“雄浑”。《红楼梦》史湘云评论黛玉的诗纤秾小巧,不够宝钗的大气雄浑,看来曹雪芹也是这么认为的。写《瘗鹤铭》,我用湛亮清远、幽深高古、中和冲逸的真阳笔法,这是符合我的审美观念。
深晚:书法这一门艺术的确很深奥,您在其中修炼了半生,对于正在学习书法的人有什么样的建议?
金熙长:王朝闻和朱光潜都讲过,中国艺术中最难的是书法。书法的线条非常丰富,音乐舞蹈雕塑都在里面,很多人没能看懂,学楷书就直接学颜、柳、欧,学行书直接学王羲之,其实这些未必是最恰当的,学习书法的人应该从篆隶入手。可以说篆隶的基础有多深,今后书法的路就能走多远。我是商承祚先生的入室弟子,商老是直接指导我写篆书的,而我学王羲之则是去学王羲之老师的老师:据晋史载王羲之曾学过蔡邕的隶书及李斯的篆书,我就从这二位先人——商周的金文入手。
深晚:您不参加任何评奖,也很少参展和参加笔会,在书法上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金熙长:我的目标就是道法自然。我从18岁就写下人生规划,几十年如一日地努力奋发,从没虚度过光阴。现在我深信,乐道必须要安贫。现在有没有名我也并不在意,至于成就,身后的艺术史会有一个评价。
深晚:虽然在隐逸的状态中,但您对社会生活和这个世界依然非常关注,常对重要的时事进行评论,这是为什么?
金熙长:身在山林,心系社会。我一直认为,一个高度文明的国家,在物质富足的同时,做到了精神上的富足,才是真正的富足,所以我对教育问题、环境问题、家风问题都很关注。比如学子弑母惨剧后我写反思文章,提出对孩子的培养要从情性培养做起,近日对日本排放核废水的事件我也很关注。
新闻推荐
新生儿筛查可以发现某些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宝宝出生才几天,就被护士抱走采集足跟血。听着宝宝的哭声很多家长都十分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