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诊现场,患者向清远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彭翔咨询。
近年来,痛风发病率逐渐上升,高尿酸已成为影响健康的四大杀手之一,但人们对高尿酸血症(在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男性或绝经后的女性空腹血尿酸大于420μmol/L)的认识仍十分有限。
在4月20日“国际痛风日”来临的前一天,清远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举行了一场义诊,就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之间的关系进行知识科普和健康指导。活动现场,多名专科医生为患者进行义诊和健康咨询解答,并发放各类健康宣传资料。
痛风与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
清远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彭翔介绍,所谓痛风就是急性发作的关节炎,常因血尿酸水平过高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内而引发,这一疾病的发作与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
“但不是所有高尿酸血症都会发展为痛风。”彭翔说,高尿酸血症是指人体内血尿酸升高的代谢性疾病,是痛风产生的生理基础,可以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同一种疾病的两个不同时期。临床上有约10%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发展为痛风患者,痛风是否发作与遗传基因、饮食、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
要注意的是,痛风一旦发作,应该及时去医院接受正规治疗。若不重视,痛风发作会更加频繁,高尿酸血症还会损害心脏、肾脏等人体重要器官。
不痛的高尿酸血症可以不治疗吗?彭翔强调,痛风发作时的关节炎可以视为机体发出的一个警告,而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人群容易丧失警惕性,“就像温水煮青蛙,内脏器官默默地被损害,等到发现时可能已经很严重了。”
“痛风是高尿酸血症的并发症之一。”彭翔提醒,高尿酸血症不仅仅引起关节疼痛,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破坏人体的内脏器官。尿酸结晶沉积在肾脏,可引起肾结石、肾功能减退,高尿酸血症还是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脑卒中、糖尿病的独立高危因素。
高嘌呤饮食是最为常见诱因
2018年相关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有约1.7亿人患有高尿酸血症,其中痛风患者超过8000万人,而且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
彭翔提到,高尿酸血症作为痛风发生的基础,大部分患者在痛风发作前会有一定诱因。“高嘌呤饮食是最为常见的诱因,特别是海鲜大餐、火锅、老火汤。其他常见的诱因包括疲劳、饮酒、关节局部劳损、过度运动、受凉等。”
彭翔建议,改善生活方式是预防痛风发作的基础。日常注意清淡饮食,以低嘌呤饮食(蔬菜、脱脂、低脂奶及其制品)为主,适当摄入低嘌呤的肉类,严格限制动物内脏、海产品和肉类等高嘌呤食物的摄入。
多喝水可以促进尿酸排泄,每天的饮水量应达2000毫升。人体水分不足容易引起血液浓缩,使血尿酸升高,诱发痛风。
对高尿酸血症者来说,一定要坚持运动、控制体重。每天进行30—60分钟适度的有氧运动,能促进尿酸排泄,如:快走、慢跑、打太极拳、游泳等。可根据个人的身体条件、体力和喜好,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当痛风急性发作时,应注意休息、避免关节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文/图:刘秋宜陈之瑜彭可明何京鸿清医宣
新闻推荐
4月17日,艾力彼发布《医院蓝皮书:中国医院竞争力报告(2020~2021)》,最新的中国顶级医院100强、地级城市医院500强、县级医院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