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苏区行·汕头
日前,广东省委宣传部组织“老区苏区振兴发展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奔赴粤东地区,南都记者随采访组来到潮州、汕头、揭阳等老区苏区,一探革命老区如何旧貌换新颜。系列采访的第二站是汕头。汕头现有革命老区村347个,分布在37个镇(街道),其中列为老区镇的有14个,老区人口共有36万多户,179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30%,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二分之一。2016年2月,海陆丰革命老区被明确纳入国家贫困革命老区扶持范围。2018年10月,包括汕头市潮阳区、潮南区在内的13个县(市、区)纳入海陆丰革命老区范围,并明确了财政、投资、产业、金融、土地、人才、试点示范等7个方面59项具体政策。位于汕头市潮阳区金灶镇的桥陈村就是汕头利用红色资源推动经济发展的好例子。
金灶镇桥陈村:
因地制宜利用红色资源脱贫发展
桥陈村是小北山游击队进行革命活动的根据地,也是一个革命堡垒村。然而由于位置偏僻、交通不便,长期以来发展十分缓慢,是一个纯农革命老区村,村民以农业生产和外出打工为主,为广东省新时期精准扶贫2277个村之一。并于2016年被确定为省定相对贫困村。
如今在这里既能体验向日葵、小木屋、农家乐等农家田园风光、又能通过游览红色主题展厅、革命红色宣传广场、红色通道、“母子榕”红色公园和红色渡口等一体化“红色景点”,体验革命传统教育。据汕头市农业农村局驻村扶贫干部林雄介绍,越来越多游客来村里短途、自驾游,特别是节假日和周末。
时光回到三年前,桥陈村被省委组织部确定为第一批“红色村”党建示范点,以红色产业为主题,打造革命新农村,形成联系服务群众、革命传统教育、红色休闲旅游三大功能区。谈到发展,林雄用“因地制宜”四个字总结自己的经验。林雄和同事们在充分考察村内条件以后,发现桥陈村拥有一类水质、且土地资源无污染,适合种植马蹄、桑葚等农作物,去年又引进了百香果。现在桥陈村已拥有了自己的农作物品牌,贫困户人均收入已达11000元,村集体收入较三年前提高了十几倍。
桥陈村还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展红色休闲旅游,其中旧屋改造成民宿盘活了原本被遗弃的旧厝土地资源,解决了困扰当地村民住房不足的问题,并为发展乡村旅游打下基础。特别挖掘、保护红色历史遗迹,重点对年久失修、破损严重的革命遗迹(址)进行保护、修复,建设红色主题展厅、革命红色宣传广场、红色通道、“母子榕”红色公园和红色渡口,打造成一体化的革命传统教育体验基地。
桥陈村的转变是汕头三百多个革命老区村的缩影。据介绍,汕头市潮阳区已完成第一批19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打造了金灶镇桥陈村等一批创建亮点。
潮南区投资百亿
用于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因地制宜的路子也在汕头市潮南区红场镇取得了成功。红场镇以山地为主,土壤适合种茶。红场镇茶叶产业带项目实施三年以来,共投入资金3200多万元,其中广东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专项资金3000万元。在茶园山脚下,潮南区发展和改革局产业综合股(区域发展股)股长许泽峰介绍,今年潮南区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共有80多项,年度总投资额超过100亿元,将加快补齐短板,全面提升城区基础设施建设。
据介绍,随着潮惠、揭惠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汕头市原来交通最不便的大南山片区雷岭、红场和小北山片区的金灶、关埠等乡镇一跃成为交通最便捷的乡镇之一,潮阳区、潮南区不久后将实现各乡镇可在20分钟内上高速公路。老区82公里农村公路升级调整为省道,路网进一步完善,为汕头老区的新发展又开辟了一条快车道。
采写:南都记者 张沛
新闻推荐
混水摸鱼 欲借假证逃高速路费 一货车司机在月浦收费站被抓现行罚款3万元
本报讯(记者蔡晓丹)近日,市交通运输执法局接到投诉称:在高速公路月浦收费站有一货车使用假的道路运输证,妄想“混水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