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汕头 今日金平 今日龙湖 今日濠江 今日潮南 今日潮阳 今日澄海 今日南澳
新岭南 > 广东 > 汕头 > 今日汕头 > 正文

用镜头温情凝视世界 以黑白影调定格人生

来源:汕头日报 2019-08-31 01:06   http://www.kcqsx.com/


韩志光拍摄的1950年代的胡文豹大楼。

韩志光是汕头摄影史上第一个举办个人摄影作品展的摄影人,他用相机反映社会,记录民生,用平民化的视角,展现和刻画了平民化人物。他的大部分作品,汇编成《岁月苍生?韩志光摄影集》,使我们能更好地了解这位在摄影史上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人物。

摄影史的研究,很大程度上是照片的研究,研究照片又回避不了拍摄照片的摄影师,可以说,摄影史既是照片的历史,又是摄影师的历史。民国以前的摄影师多数是依托相馆经营创作的,但目前中国摄影师的研究还比较贫乏,除了像沙飞、吴印咸、陈复礼等代表性人物有研究专著出版外,许多摄影史上较有影响的人物未得到应有的关注。与之相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相馆商业化的运作,使相馆摄影师作品基本上被排除在艺术范畴之外。在不少摄影史的撰写中,相馆摄影也处于缺失的位置。这对于摄影史的研究是非常不公正客观的。

韩志光,是一位从民国至新世纪一直坚持创作,曾经营多家相馆、后来又专业测试公元感光材料的摄影师,他从摄影学徒工到摄影师,再进入汕头公元感光材料厂担任样品检验拍摄和制作摄影师,终生都和摄影结下不解之缘。他的大部分作品,汇编成《岁月苍生?韩志光摄影集》,使我们能更好地了解这位在摄影史上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人物。

就目前掌握的材料,在汕头老一辈摄影师中,韩志光传世的作品是最多的。从摄影集可见,韩志光的摄影生涯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6年公私合营之前。这一阶段主要的作品是反映社会民生和纪实,如《码头工人》《犁田》《汕头人民庆祝解放大会》等,其中《汕头人民庆祝解放大会》荣获汕头第一次摄影竞赛二等奖。这是韩志光学习摄影技术、初显风采的时段。在计划经济时期,韩志光进入了他摄影创作生涯的第二阶段,他这一时期的作品除了部分记录新闻事件的照片,也有反映汕头城市建设成就的照片,如《海角石林》《小公园》《胡文豹大楼》等。1964年,韩志光有14幅摄影作品入选了由广东摄影家协会主办的各地区摄影联展。改革开放后,韩志光迎来了摄影生涯的第三阶段。1979年,韩志光当选为新成立的汕头市摄影家协会理事,不久,他又加入了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在创作中,这一阶段的韩志光更注重突出摄影作品的艺术性,创作了一批意境深远,韵味隽永的作品,如《出淤泥而不染》《礐石迷雾》《野渡无人舟自横》《云天万里归征雁》等。

作为传统相馆师徒制培养出来的摄影师,韩志光在营生之余,用相机反映社会,记录民生,用平民化的视角,运用他长期研究和使用的黑白感光材料积累的大量丰富实践经验,表现和刻画了平民化人物,作品朴素自然、平凡而亲切,是一种温情的凝视。韩志光的摄影作品,黑白是他摄影的基调。特别是他改革开放后的作品,黑白风格更是一种纯粹的表现方式,他以光影和层次突出画面的细节和质感。

1979年,汕头市摄影家协会成立后,主办过多届摄影学习班。韩志光就曾在1980年代初期,在学习班上主讲多场“摄影暗房技术”讲座,培养摄影新人。韩志光又曾举办汕头史上第一个个人摄影作品展,展出作品56幅。1988年,广东省摄影家协会授予他“老摄影家”称号,肯定了他对摄影事业所作的贡献。韩志光也因此成为计划经济时代汕头摄影界公认的代表性人物。摄影评论家顾铮指出,目前,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摄影史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从基础史料的整理与抢救、有计划地译介国外的相关优秀成果,以及明确何谓“摄影史研究”等方面努力。笔者认为,基础史料的整理与抢救就包括了像韩志光一样的老辈摄影人的作品、生平材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

摄影发明之后不久就传入中国,但清末的摄影多数是西方人所拍摄。清末西方摄影师的影响力很大,成为很多中国摄影师的榜样或是模仿对象,所以像黎芳一样的第一代华人摄影师,他们的作品和西方摄影师所拍摄的并无明显区别。真正属于中国人的摄影是进入民国之后才开始的。所谓“属于中国人的摄影”不仅仅是中国摄影师的作品,更重要是要构建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摄影美学标准,但这正是现在最缺乏的,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其研究相对滞后,没有形成完整的学术体系。

作为中国摄影史的研究者,构建一个属于中国的话语体系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摄影是否能和书画一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呢?其实,郎静山、陈复礼再到韩志光等摄影师,他们的艺术实践就是一直在构建中国摄影的美学标准,他们一直按照东方美学的方向在创作,从大的文化框架来看,他们是把中国艺术的美学传统延续下来了。随着全球交往的频繁,未来东西方之间的差异性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含糊,甚至最终成为一个标准,一些艺术语言也会消亡。摄影史研究的意义就是要阻止或者试图减缓、放慢艺术全球化的特征,要把中国文化的多样化保留下来。当然,这不仅仅是摄影本身的问题,而是社会性、系统性的问题,需要与心理学、文学、哲学、史学等学科合作,共同构建的。中国摄影史研究阶段中,跨学科者还是非常少的,相关学科关于摄影的理解可能都存在很大隔阂,这需要时间去打破。

新闻推荐

玩拼贴画独树一帜 古稀“老翁”让虾“活”起来

▲“生猛”立体虾▲翁纪平在向雅逸创研室汕大离退休老教师们讲解自己的拼贴画作品。□本报记者陈珊娜文/摄...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用镜头温情凝视世界 以黑白影调定格人生)


 
频道推荐
  • 大鹏新区南澳河下游段整治全面铺开 今年计划征拆95栋建筑
  • 汕头火车站 将增设带电梯人行天桥
  • 汕头“严打”练江流域污染 9个月刑拘140人 两个暗访组分别进驻潮阳区和潮南区,不间断开展暗访行动
  • 潮剧女“商隐” 邕城竞“梅花” 潮剧知名女小生林燕云“中国戏剧梅花奖”入围终评
  • 构筑家庭、学校、小区、社区“四位一体”网络 金平区全力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质升级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