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超时施工,同一个问题先后被处罚款18次,但违法行为始终没有停止,出现了边罚款边违法的怪现象;对于不合格的校外培训机构,有关部门近3年来执法执罚却“零记录”;为应付上级考评,某镇对辖区内个别村胡乱定位,2016年定为“文明示范村”,2017年就改为“软弱涣散村”……
在日前召开的汕头市作风建设大会上,这些问题被一一曝光。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先学先改,会议通报了市委巡察发现问题情况,对2017年市委开展巡察工作以来被发现问题的44个被巡察单位部门严肃点名批评,并一针见血地指出巡察中发现的8大典型问题、8种“作风病”以及延伸出来的8个表现。会上还有一个“特别安排”:礐石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党委就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不力问题、濠江区河浦街道党工委就巡察反馈意见落实整改不力问题分别向大会作深刻检讨。
一年一度召开作风建设大会是汕头近年来的惯例,但采取“案例通报”“自曝家丑”这种方式开会还是第一次。其目的就在于把前六轮巡察发现的突出问题摆出来,让这些问题如同镜子一般,照一照干部们的内心,再“反射”到实际行动,促使他们自查自纠、立行立改。
刚刚召开的中共汕头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也再次对作风建设问题进行了强调:“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对照巡察发现的八个作风问题,对号入座、严格整改。如果继续对作风问题熟视无睹、无动于衷、我行我素,将坚决从严处置。”
作风就是战斗力。汕头能否扛起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经济特区发展、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这沉甸甸的担子,关键在党的领导,关键在干部,关键在作风保障。因此,亟需以作风建设提升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激励他们担当作为,为汕头的高质量发展“撸起袖子加油干”。
这,正是汕头在当前这样一个发展关键期剑指作风积弊、深化作风建设的深意所在。
●采写/杨可通讯员/单纪轩
44个被巡察单位被点名通报
翻开此次汕头市作风建设大会专题报告可以发现,这份厚厚的报告“满满都是干货”——8大典型问题、8种“作风病”以及延伸出来的8个表现的阐述中,穿插着44个被巡察单位的典型案例。没有“留面子”,也没有用“某单位”这样的“客气话”。每一句“辣言辣语”都扒筋露骨,直击问题所在,剖析问题根源。
其中,“管党不力、治党不严,站位不高、政治缺失,阳奉阴违、弄虚作假,漠视群众、不为乱为,作风不实、顶风犯案,自由散漫、不讲纪律,失察失管、甩手掌柜,管理混乱、制度不彰”是报告梳理汇总的8大典型问题。
在“管党不力、治党不严”问题中,报告重点指出:“有的单位党内政治生活不严肃、不规范、走过场,经不起推敲。有些领导干部在自我批评时,总说自身存在"重业务、轻党建"、"重部署、轻落实",但问题年年摆,年年未见整改……”对此,报告狠批:如果连最基本的组织生活要求都做不到,次数不达标、规范不达标、质量不达标,还怎么拧紧“总开关”,怎么全面从严治党?
对于“阳奉阴违、弄虚作假”这一问题,报告用大半页的篇幅,举出了礐石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开展创文强管工作不力的案例:“飘然亭”卫生环境脏乱、景区石林管理处私放职工车辆上山、景区收费处路口环境脏乱差等现象,均被当地媒体曝光;桃花涧卫生保洁情况差被通报责令整改;一处违章建筑监管缺位、长期得不到有效整治被市创文办两次发文督办,后经市委主要领导批示督办后才得以拆除;景区内多处违章建筑2017年被省城乡规划厅督察发现并被市创文办两次发文督办,但市委巡察组进驻后检查发现,其中大部分违章建筑已超整改期限、还没得到清拆,景区管理局以违章建筑土地存在争议为由,工作仅仅停留在发文要求上级政府、有关部门帮助整治的纸面上……对于这一典型案例,报告如此评价:“应为不为、畏难避难,借口比困难还多”“眼高手低、敷衍塞责,老想搞一些以为别人不知道的小动作,结果让政策"飘在天上、落不下来",实则也是害人害己”。
“漠视群众、不为乱为”也是报告直指的典型问题。在指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那些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干部风气,那些鼻孔朝天、趾高气扬的"官老爷作风"乱的是政务、失的是民心、丢的是党的根本宗旨”之后,报告从汕头老百姓最关心的环保、教育、医疗这三件民生实事,一一细数了这三个行业“不为乱为”的典型案例。
例如,一家纺织印染企业存在禁燃区内违规使用燃煤锅炉、污水废气超标、污泥处置不规范等问题,近3年因环保问题已经被群众投诉多达15次,但汕头市生态环境局金平分局每次的处理都以“检测没问题”予以了结。又如潮阳贵屿卫生院标准化改造,在省、市于2015年5月部署相关工作一年后才制定实施方案,且没有充分论证就决定在原址重建,后又被迫易址重建,造成项目推进滞后,在任务无法按时完成的情况下,市卫计局时任主要负责同志拍板决定以搭建临时板房的方式应付改造,并弄虚作假授意卫生院逐级上报“已完工”……
“八个有没有”为干部敲响警钟
“虽然我们持续有力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相关负责人在会上指出,剖析其根源,说明当前个别党员干部存在“信念不牢、人浮于事、不拒人情、很要面子、喜攀关系、不守规矩、不爱学习、公权不公”等8种作风积弊以及延伸出来的“懒、空、浮、拖、散、庸、软、奢”8个表现。
结合巡察发现的普遍性问题,会议用“八个有没有”向在座干部敲响了警钟:有没有管党治党?有没有政治担当?有没有纪律意识?有没有勤政为民?有没有严实作风?有没有遵章守纪?有没有尽职尽责?有没有严加管理?
对此,会议要求,要对照“八个有没有”,切实把政治站位摆进去,把党员身份摆进去,把职责使命摆进去,把家风家教摆进去,把缺点不足摆进去,全面检视自己,自觉对号入座,让干部们给自己开“药方”,对症下药,有力有效推动问题整改到位,真正把管党治党责任落实好,把歪风邪气除干净,把优良作风树起来,营造汕头风清气正、海晏河清的良好政治生态。
基于这一点,此次汕头市作风建设大会把参加人员范围扩大到了基层,共有1000多人参加会议。除了“四套”班子成员、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市检察院检察长,市委各部委、市直各单位、市各人民团体班子成员外,中直和省直驻汕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以及各区(县)委书记、区(县)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组织部部长,巡察办主任;各镇(街道)党(工)委书记,镇(街道)长(主任)等也被要求到场。在会上作深刻检讨的两个单位全体成员均到场参会。
以干部最大活力激发发展最大动力
“当前,随着汕头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各项工作逐步推开、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加快构建、亚青会筹备工作全面铺开、广汕汕高铁和汕头高铁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创文提质持续开展,汕头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能否扛起这沉甸甸的担子,切实把汕头的工作做好,关键在党的领导、关键在干部、关键在作风保障。”会议指出,汕头的干部队伍作风总体是好的,是有责任心、有战斗力的。但通过巡察也发现,队伍中仍一定程度存在着动力不足不想为、能力不足不善为、担当不足不敢为等突出问题。
“对巡察发现的问题点名道姓、见人见事,体现了市委正风肃纪反腐的坚强决心。”会议强调,汕头正处于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更需要勇挑重担、锐意进取的坚定意志和斗争精神。各级各部门必须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保持战略定力,锲而不舍转作风,以更加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更加过硬的工作作风不断开创汕头发展新局面。
在汕头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上,专门安排了对《关于进一步激励汕头经济特区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若干措施》的讨论,为的就是激励干部切实为干成事想办法、不为干不成事找借口,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以干部的最大活力激发发展的最大动力。
实际上,不管是充满“辣味”的通报或是严厉的批评,还是一系列激励干部的措施,都体现了严管就是厚爱的良苦用心,都是对干部的关心爱护。正如会上指出的:“如果我们的同志有错误倾向,我们要及时提醒,而不是放纵任之;当我们的同志犯错误的时候,我们应该拉一把,而不是推一把,要努力去感化他、做通他的思想工作,帮助他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干部心声
汕头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要把汕头的工作做好,关键在党的领导、关键在干部队伍、关键在作风保障。就巡察工作而言,接下来要把全市作风建设大会的精神落到实处,继续在制度完善、方式创新、成果运用上下功夫、出实招,通过加强巡察组织实施、强化巡察人才培训、探索创新巡察方式方法,进一步在强化党内监督、匡正基层风气、厚植执政基础上有所作为。
——在近日汕头市纪委监委机关举办的“深化作风建设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专题论坛上,来自不同部门的代表结合各自工作岗位进行了交流。汕头市纪委监委干部林顼表示
在聆听全市作风建设大会报告之后,更深刻感受到作为街道头雁所肩负的神圣使命,进一步提振了担当作为的紧迫感使命感,也更加坚定了弘扬“纤夫精神”,积极提振作风、担当亮剑的信心和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自觉对标全市作风建设大会精神,自觉对标街道发展实际,自觉对标岗位职责,自觉对标年初预定目标,真正把肩上的“纤绳”拉满,做到全程不松劲、全年不懈怠、全岗不散漫、全员不拖沓,时刻保持“拉纤工”那种不到目标不停步的精气神,踏实经济振兴、社会治理等领域前行的足印,真正用智慧和心血,为街道发展注入强劲的“担当动能”。
——对于基层来说,加强作风建设更有助于提升执行力、战斗力。汕头市金平区光华街道党工委书记谢海洲表示
■记者观察
以“鉴”为径以“改”为要
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对于面临多重叠加机遇的汕头来说,干部是汕头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经济特区发展、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骨干力量。而干部作风,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
不久前,汕头召开了全市作风建设大会,对44个被巡察单位部门严厉地点名道姓,直击具体问题、剖析问题根源,看似不留情面,背后实则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对干部最大的关心爱护,是严管厚爱的良苦用心。
想要把汕头的事情办好,必须有一支敢于负责、敢于担当、敢于较真、敢于碰硬的干部队伍。但好的工作作风必须靠长期的涵养、锤炼和强化,在干部出现思想、行为偏差时,还必须时刻警醒、敲打。这次作风建设大会,梳理出“懒、空、浮、拖、散、庸、软、奢”等汕头干部存在的8个表现,并指出这是“汕头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必须纠正、必须扭转。”用身边人身边事来摆出问题、深刻剖析,或许是最有效果、最能直击人心的警示方式。此次作风建设大会“自曝家丑”的用意正在于此——以案为鉴、以案促改。
以案为鉴,必须以“鉴”为径。汕头用足反面典型这个“活教材”,目的在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将自己“摆”进典型案例中,反思不足、自查自纠,汲取教训、引以为鉴,从而积极查找症结、堵塞漏洞,防止同类问题反复发生。
以案促改,必须以“改”为要。扭转作风,首先要扭转思想、扭转观念。只有先从思想上清除作风积弊,坚定理想信念、端正初心使命,才能真真正正、有力有效推动问题整改到位,改出新作风、改出精气神、改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陈文兰文/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日前,一声声稚嫩的读书声从汕头青少年儿童传统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