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堉焜相当耿直,他说他的创业冲动源于工资条上“惨淡”的数字。
十年前的夏天,王堉焜成了一名婚礼策划师,站在离老百姓最近的舞台,化身“总导演”掌控全场,为一对对新人打造属于他们的浪漫盛宴。策划师需要照顾到各种细节,从新人确定婚期、酒店,到形成婚礼方案,都必须事必躬亲,现场若有突发状况,还需具备排除意外的应变能力。从事婚庆行业的这一年,王堉焜每天都忙得马不停蹄,在婚礼旺季,一个月甚至接过40多张单子。而每个月发工资的日子,却让他内心有些不痛快——难道自己创造的价值就仅仅是这点回报吗?
兜里揣着700块钱,2011年,王堉焜来到上海,希望能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当时,王堉焜在微博上认识了一位策划师,本着对策划行业的热爱,加上又是熟悉的老本行,王堉焜于是跟着策划师开始了半工半学的日子。三年时间里,王堉焜走了16个城市,积累了不少资源和经验。
见识了那么多“游戏规则”,手上握着全国最新行业资源,身上披着粤东圈内唯一遛过“金水”的光环,王堉焜一下子“野心勃勃”。2013年,拿着不多的积蓄,“七百兄”王堉焜回到汕头,创办了公司,名字就叫作七百文化婚礼策划师事务所。王堉焜说,就是想为自己当年怀揣700元闯天下的那份勇气和决心作纪念。仅一年时间,公司经营就回本了,第一桶金来得如此轻易,这让他有点膨胀了。
想着把品牌做大,王堉焜通过自身婚礼客户的资源积累,与朋友共同创办了儿童摄影室。随之而来的是第一次“心跳”——婚策公司投入大了,业务却跟不上;儿童摄影室员工成本大,投资预估失算。创业,在2016年按下了暂停键。这一年,王堉焜将公司关闭,资源出让,股东解散,解雇所有员工,清点了三年的投入合计,亏算了近一百万!
王堉焜有些迷路了,他想,最好的方向应该是回到起点。用断舍离做减法才是正确方式。之前创业的疯狂投入和内耗增长,是绊倒自己的一块石头。如果重新来过,这是必须规避的。2017年,王堉焜跟着风口正式转入做品牌影视策划,没有创办公司,没有雇佣员工,每一笔单子都是自己亲力亲为完成。为了填补之前的亏损,解决生存问题,王堉焜很拼。
2019年,王堉焜总算可以笑着面对那个春天,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也在那个时候脚尖踮到了久违的地平线。经历了创业的失败,王堉焜调整了自己的心态,他说,如果想学到更多知识和技能,先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空着的杯子”,而不是骄傲自满。抱着这样的“空杯”心态,王堉焜加入了深源青创团,在培训的过程中不仅收获了满满的创业“干货”,还认识了一群高效同频的小伙伴。在结束培训的下半年,王堉焜与另外三个小伙伴共同组建了自己的团队,为电商企业品牌包装做自媒体业务。
在过去的创业经历中,王堉焜总结出不少经验教训,他说,创业者一定要清楚自己有多大的能力,要谨慎善用自己的每一分钱。而这种踏实做事的工作方式,也让王堉焜在圈子里树起良好的口碑和实现更多变现的可能。本报记者杨舒佳 文/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周敏)近日,市政府召开汕头市异地务工人员工作会议暨优秀异地务工人员和先进集体慰问大会,为获得“汕头市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