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汕头 今日金平 今日龙湖 今日濠江 今日潮南 今日潮阳 今日澄海 今日南澳
新岭南 > 广东 > 汕头 > 今日汕头 > 正文

装配式建筑,离我们还有多远? 汕头市出台方案大力发展装配式绿色建筑,促进行业转型升级

来源:汕头日报 2019-11-28 00:48   http://www.kcqsx.com/


构件的生产工序全部在 “一条龙”流水线上完成。

近年来,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装配式建筑发展,先后出台了多个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相关政策。为加快推动汕头市装配式建筑发展,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汕头市近期出台《汕头市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末,实现中心城区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15%以上、其他地区达到10%以上,其中政府投资工程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达到30%以上,基本形成适应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政策和技术保障体系。

装配式建筑,简单地说,即“像搭积木一样造房子”,一座房子或一幢楼,其建筑部件生产过程在车间里完成,工人在施工现场将这些构件安装成建筑物,主要应用在房建项目和市政工程项目。那么,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方式相比,建筑方式的革新体现在哪,有哪些优势?结合《汕头市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方案》的实施,本报将通过政策解读、走访已建成的装配式项目以及采访相关的装配式建筑企业等,围绕汕头市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未来趋势,对这一新兴产业进行深度报道。

试水

打造“汕头样本” 多项目落地填补粤东空白

把预制好的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像“搭积木”一样拼装,濠江区双泉公园开敞式停车场项目便采用了这种先进的建筑方式,是粤东地区首个装配式建筑项目。装配式建筑由于绿色、节能、环保以及节约工期、提升质量等优点,已在汕头市濠江区双泉公园停车场、澄海凤翔路地下箱涵等多个项目成功实施,填补粤东地区装配式建筑施工空白,助推汕头传统建筑业转型升级。

濠江双泉公园停车场建筑面积约1462平方米,采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预制构件包括预制柱、预制叠合梁、叠合板、预制栏杆,预制率达到66.6%,仅用一个星期便完成了构件的吊装施工,节约了50%工期。凤翔路改造项目是澄海区“七纵七横一环”规划交通干线骨架的横向交通要道。其中,该项目地下箱涵部分总长约1.9公里,采用装配式施工部分1.5公里,是粤东首个市政地下箱涵装配式建筑项目。预制构件包括预制双面叠合剪力墙板、预制叠合顶板、预制叠合底板,装配率达到70%。

据了解,双泉公园停车场、凤翔路地下装配式箱涵这些项目,都是由广东东泓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广东东泓住工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实施。位于濠江区广澳临港工业区的广东东泓住工科技园区,是粤东首家建成并投产的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基地,集设计、生产制造、装配为一体,科技园占地约95亩,投资约2.5亿元,最大年产PC部品构件可达20万立方米,能带动建设面积约200万平方的总承包建筑项目。

近日,记者在东泓住工的生产车间看到,工人们正熟练地操控机器,一块块钢板经过机器切割、打孔、焊接、组装,再经过混凝土浇筑、养护、脱模等工序,一块“积木”就成型了,工序全部在智能化控制的“一条龙”流水线上完成。记者注意到,各式成品混凝土构件上都有一个“身份证”,用手机扫一扫构件上的二维码,就可以看到生产厂商、项目名称、构件型号、生产日期等信息。公司副总经理邱家俊介绍道,这些构件的信息以后还将接入省住建厅装配式建筑信息统计平台,实现可追溯管理,质量实行终身制。

该负责人还向记者介绍,已竣工的凤翔路地下装配式箱涵,若按照传统施工方式,在现场浇筑200米的箱涵需要三四十名不同工种的工人用2个月时间完成,但采用装配式构件进行吊装仅需10天时间,比传统施工时间大幅缩短,并且只需要五六名工人配合。“在工厂里将传统施工模式下的模板制作、钢筋制作绑扎、混凝土浇筑等工序一并完成,极大地减少了传统施工方式给施工现场所带来的建筑垃圾、扬尘等污染,以及减少了大量人力在施工现场的投入,确保了质量标准的同时也提高安全系数。”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方式相比,造价会不会过高?邱家俊向记者分析道,装配式建筑的主推方向是商品楼、办公楼、厂房、学校以及市政项目,分为木结构、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在起步阶段,装配式建筑的平均成本会比传统的现浇混凝土建筑略高,但随着装配式建造技术的逐步成熟、建筑部品部件设计、生产都达到规模化以后,平均建造成本就会降低。其次,成本问题不仅要考虑纯粹的施工建造成本,也要考虑企业综合成本和社会综合效益。对于建设单位来说,装配式建造方式工期短,时间成本降低;产生污染少,污染防治投入也会减少,施工现场的工序及人工减少了,安全事故也就降低,这样企业的综合成本就会下降。对于社会来说,装配式建造方式容易形成产业化、规模化,有利于整合施工队伍,提高就业水平;环境污染的影响较少,也减少了社会治理成本,改善城市环境。

据了解,汕头装配式建筑行业整体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有10多个装配式建筑项目落地开工,已竣工的有3个,包括濠江区双泉公园开敞式停车场项目、凤翔路地下装配式箱涵以及濠江区主干道沿线新建公厕(10座),正在推进的包括泰山路快速化升级改造工程、天山路改造工程、濠江区珠浦二小新建教学综合楼项目、配电房项目等。其中,珠浦二小综合楼是采用高装配率进行建造的粤东地区首个装配式教学楼项目,该项目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共5层,这个项目的柱子、墙壁、横梁、楼梯、楼板、阳台等部品构件均在工厂预制。“教学楼主体结构的构件率高达65%,最快可实现"三天一层楼"的装配速度。”邱家俊说。

目标

2020年中心城区 装配式占新建筑15%以上

结合当前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形势,近期,汕头市出台《汕头市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方案》,因势利导地引导装配式建筑在汕头市健康、良性地发展。

《实施方案》提出,近期示范目标,即至2020年末,中心城区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15%以上、其他地区达到10%以上,其中政府投资工程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达到30%以上,基本形成适应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政策和技术保障体系,以商品住宅建设为重点、以财政投资项目为切入点开展装配式建筑项目试点,2020年末,各区(县)政府遴选合适的项目,建设1个以上装配式房屋建筑或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试点项目,重点推广较高装配率及建筑产业现代化程度高的成套部品和技术。

远期推广目标,即至2025年末,中心城区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以上、其他地区达到20%以上,其中政府投资工程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达到50%以上,基本形成以市场为主导的良好工作局面。2021年起,政府投资项目总规划建筑面积为2万平方米以上或单体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总规划建筑面积为3万平方米以上或单体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的保障性住房,应采用装配式建造并满足《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要求;道路交通、市政工程、公共设施、城市综合管廊等项目中应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比例达到50%以上;非财政投资房屋建筑工程中,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为10万平方米以上或单体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新建项目和城市更新项目,应采用装配式建造并满足《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要求。累计建成不少于2个装配式建筑示范基地。

汕头市将按照“保证城市建设需要、总量控制、适度竞争、合理布局”的原则,推动生产基地建设,引导建筑行业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合理布局。创新建筑实施方式,推行装配式建筑一体化集成设计,促进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建筑设计、施工、运营等环节的应用与深度融合。另外,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完善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大力培养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管理等专业人才,培育产业队伍。

奖励

四项措施促“绿色建筑”发展

近年,汕头市新建建筑规模巨大,2018年汕头市房屋建筑施工面积逾5420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约1200万平方米,其中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建设占相当大比重。根据《实施方案》,汕头市将从落实用地保障、加强财税扶持、加大金融支持及保障运输畅通等四项政策,来促进汕头市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发展。

在落实用地保障方面,对符合实施条件的土地在出让或划拨前,应按照住建部门意见将装配式建造的相关要求纳入规划条件、供地方案,落实到土地出让合同或划拨决定书中。对自愿实施装配式建造方式,且满足装配式建筑要求的建设项目,其满足装配式建筑要求部分的建筑面积最高可按3%不计入地块的容积率核算(不超过5000平方米)。各区(县)根据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每年的建设用地计划中安排专项用地指标,重点保障部品部件生产企业、生产基地建设用地。对列入省重点项目计划的部品部件生产企业、生产基地用地,应优先安排用地计划指标。

同时,加强财税扶持。结合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污染防治等方面政策,加大对装配式建筑的支持力度;将符合条件的部品部件生产项目推荐纳入省级产业园产业共建项目库,争取省级产业园产业共建专项资金支持。将装配式建筑产业纳入招商引资重点行业,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落实相关优惠政策;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装配式建筑相关企业,可按规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对符合新型墙体材料目录的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可按规定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

另外,加大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对部品部件生产企业、生产基地和装配式建筑开发项目给予综合金融支持;对购买已认定为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消费者优先给予信贷支持,并在贷款额度、贷款期限及贷款利率等方面予以倾斜;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已认定为装配式建筑的商品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最高可上浮20%,具体比例由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根据资金情况确定。

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和交警部门对装配式建筑大型预制构件运输提供便利,在符合路桥限载、限高等要求的情况下,就大(重)型运输车辆通行制定相关指引,对运输预制混凝土及钢构件等超大、超宽部品部件的车辆,在物流运输、交通保障方面予以支持,保障运输畅通。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蔡晓丹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陈史

新闻推荐

推动汕企和国际专家多样性合作 广以理工学院举办国际研讨会和产业峰会

本报讯(记者陈文惠)本月27日至28日,“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首届生物技术与食品工程前沿国际研讨会和产业峰会”在广东以色...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装配式建筑,离我们还有多远? 汕头市出台方案大力发展装配式绿色建筑,促进行业转型升级)


 
频道推荐
  • 大鹏新区南澳河下游段整治全面铺开 今年计划征拆95栋建筑
  • 汕头火车站 将增设带电梯人行天桥
  • 汕头“严打”练江流域污染 9个月刑拘140人 两个暗访组分别进驻潮阳区和潮南区,不间断开展暗访行动
  • 潮剧女“商隐” 邕城竞“梅花” 潮剧知名女小生林燕云“中国戏剧梅花奖”入围终评
  • 构筑家庭、学校、小区、社区“四位一体”网络 金平区全力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质升级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