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 贷款逾期未还,借款人及亲属往往会收到来自催收公司的电话“轰炸”,而催收公司对借款人的“了如指掌”来自其贷款时登记的自己以及家属的姓名、地址、电话、身份证号等信息。这些个人信息能被催收公司使用吗?29日,深圳警方给出答案:贷款公司的客户信息是合法获得的,但将催收业务委托其他公司是违法行为。
5月24日起,深圳警方开展第六次打击整治骚扰信息违法犯罪集中行动。当警方查到福田区的一家贷款催收公司时,办公室里的16名员工,有的负责将催收函寄给贷款人的亲人,有的负责打电话催收。他们对警察的到来表示很诧异,一直到接受调查这些员工也不觉得公司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
警方在该公司缴获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十万余条,这些公民个人信息都是某贷款公司委托该公司催收贷款而提供的。深圳福田公安分局刑警大队二中队民警汪飏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贷款公司取得了合法的放贷资格,且有本公司自行催收贷款的权利,贷款催收公司的催收方式也不存在违法情况。但贷款公司提供大量本应保密的客户信息给受委托催收公司,这一行为已经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了。除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深圳福田警方在调查这家催收公司时,发现其寄出的催收函上盖的章也是假的。
(郭起 宋卓远 黄宇报)
新闻推荐
羊城晚报讯记者李天军报道:福田区高层次人才将获得定向优质住房配租,这批住房位于上海宾馆对面的城市春天,户型以三房为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