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塑胶制品厂拆除现场。
深圳侨报记者 姚兰
通讯员 边疆红 王杰 文/图
连日来,位于平湖街道新木社区的三大塑胶制品厂有限公司厂房的挖机作业正在有序拆除中,这座占地7000余平方米的塑胶厂为木古河综合整治工程中拆除面积最大的一处建筑,标志该整治工程的征拆工作进入尾声。这其中,位于征拆第一线的不止平湖街道相关负责人和土地整备中心工作人员,还有社区工作站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带头人,他们为争取辖区的水清岸绿,付出了全部的努力。
巧打“感情牌” 换位思考获信任
“嗒嗒嗒……”昨日,记者在三大塑胶制品厂拆除现场看到,几台挖机正同时作业,刚刚下过的一场雨并没有阻止曾经辉煌一时的厂房被拆除,虽然金色的厂名招牌仍在,但院子里最重要的那几栋屋子已化作钢筋泥块。三大塑胶制品厂建于上世纪80年代,为港资企业,是平湖最早的一批“三来一补”企业之一,曾经为平湖的繁荣发展做出了不少贡献。但去年开始,龙岗区启动河道整治工程,位于木古河征拆红线内的三大塑胶制品厂成为第一批被“约谈”的对象。
该厂在新木社区已开设了30年,社区几位带头人便主动承担起说服签约工作,轮流去厂里做思想工作。新木社区党委书记、工作站站长余小雄告诉记者,巧打“感情牌”换位思考是几位社区干部完成任务的秘诀。
社区股份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在得知三大塑胶制品厂有数十名工龄几十年的老员工后,便向意向开发单位说明情况,帮助解决老员工的安置问题。该厂老板听闻社区能够为厂内员工着想至此,实属难得,便交待厂长要不遗余力支持社区工作,迅速签署征拆协议,才让这座占地7000余平方米的厂房最终得以顺利拆除。
政府推动 社区干部居民共努力
事实上,包括三大塑胶制品厂在内,新木社区需要征拆的木古河河道红线内建筑面积占整条河的70%,目前仅剩一户承租户未签约。这其中除了龙岗区和平湖街道两级政府的推动,社区干部和居民都也做了很大努力。
“新木社区地理位置较偏,开发程度较低,这次河道征拆是社区两委班子第一次"遭遇"征拆谈判,大家经验少,但是干劲足。”余小雄回忆,在整治项目启动初期,社区一位70岁的退休老干部李运皇得知自家460平方米的物业在河道红线内,为了表示对社区新班子的支持,他以身作则,第一个站出来签约,还帮忙做其他居民思想工作。社区老村居民小组股份合作公司经理李曲华也每天为河道征拆工作忙碌着,去年11月,他带着测量队进场测绘时不小心踩到一块玻璃,小腿被划破缝了6针,出院后马上又奔赴到谈判第一线。
之所以能利用社区力量顺利推动河道征拆,还取决于社区工作人员令人满意的服务。“有一位单亲妈妈带着孩子在社区里开了一间小店,店铺需要征拆,我们的工作人员就主动帮助她找新店面,还帮她申请了贫困补助。感受到政府的温暖,对方很快就同意签协议了。”余小雄说,“政府和群众一条心,任何困难都能解决。”
新闻推荐
▲保时捷911GT3RS日前,深圳福田、南山、龙岗和宝安保时捷中心携豪华阵容亮相深港澳国际车展,也迎来了新款911GT3RS在华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