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福州10月16日电 福建宁德,过去因贫困落后,被称作中国东南沿海“黄金断裂带”。数十年来,宁德始终抓住扶贫不放松,以“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精神久久为功,书写了脱贫致富生动样本。
闽东脱贫、增收靠什么?宁德市历届党委政府厘清发展思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在宁德,几大特色农渔产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加速器”。行走在当地,处处可闻清雅茶香。目前宁德市茶园有100多万亩,种植面积在全国名列前茅,红、绿、白各种茶类兼有。
闽东海产丰富,大黄鱼、海带、紫菜等水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为当地群众带来了滚滚财源。记者在霞浦县盐田乡水升村看到大片滩涂,滩涂上插满用于养殖紫菜的竹竿。
水升村全村近千人是曾经漂泊的连家船民,近年来,村民靠滩涂资源养殖大螃蟹、海蛎、海带等水产品,年产值达千万元以上,年人均收入超过万元,如今全村大半的人都住进了小楼房。
福鼎市硖门畲族乡柏洋村在上世纪90年代,是一个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被称为“无项目、无资金、无资源”的“三无村”。1994年,在外经商的能人、党员王周齐回到村里当“班长”,带领群众创办经济实体,20多年过去,柏洋村收入达550万元,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
在寿宁下党乡、霞浦东山村、福鼎赤溪村等曾经的“赤贫村”,如今变化天翻地覆。数据显示,近5年来,宁德市15.5万贫困人口脱贫,24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摘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万余元。2017年底,全市贫困发生率降到0.028%。
新闻推荐
深圳晚报讯(记者陈龙辉)2018全国固废产业发展与投融资峰会14日在厦门闭幕,会议期间,来自深圳的代表分享了垃圾分类“盐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