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色宜人的坪山河。
潘咏
一条河,养育一方人。
坪山河,坪山人的母亲河。这条源自马峦山、蜿蜒流淌22公里的母亲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坪山人。
曾经,这条坪山的母亲河,那股清澈的河水被污染。而今,还给大家一个清澈的母亲河,是坪山区建设美丽家园的起点。坪山区委区政府大力推动坪山河综合整治工程,如今的坪山河又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美景。
坪山区不仅要治水,更要将坪山河建成一条美丽的风景带,打造一个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的深圳东部中心,实现从“郊区”向中心城区的蝶变,畅想一个有品质、有温度、有尊严、有希望的美丽家园!
河长制促进河长治
坪山区始终将治水提质作为一项重大工程来抓。
2018年,坪山区以坪山河、龙岗河流域为单元,大胆尝试突破治水技术困局,将原有思路改为“精准截污,分散调蓄,分散处理,就近补水”的标本兼治模式,总投资77.33亿元,开始实施35个建设项目。目前,坪山河干流综合整治工程累计完成94%工程量,计划年内完工;建成区5条黑臭水体已完成整治,全部消除黑臭。非建成区6条黑臭水体水质持续改善,最近一期检测结果显示已实现不黑不臭……
“河长制促进河长治”,坪山区成立了由区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长的区治水提质工作总指挥部,高位推进全区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坚持区级河长每月1巡,街道级河长每旬1巡,社区级河长每周1巡,实现河道巡管全覆盖,及时发现并切实解决河道管护问题。坪山区还实行“水陆空”河道环境监测体系,利用无人机全方位监测水情;监控系统对荧光法溶氧、电导率、PH、浊度、温度五项指标进行水质分析,监测数据24小时实时上传。
据了解,坪山区持续加大治理力度,稳定实现水质不黑不臭。2018年,坪山区计划新建污水管网198公里,年内有望完成。正本清源方面,年度建设任务包括新建污水管178.92公里,雨水管228.15公里,排水立管789.24公里。目前已完成789个排水小区的施工图设计工作,已于7月15日开始学校区域内的施工,已完工110个排水小区,另有129个排水小区已进场施工,计划年内完成全区正本清源工程。
“利剑”出鞘严格清理“散乱污”
以改善坪山区河流水质与降低PM2.5浓度为目标,按照《坪山区环保专项执法“利剑二号”行动方案》,坪山区环水局多次联合公安、安监等部门对辖区工业废水、涉VOCs排放、工地扬尘等污染源组织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形成执法合力,共同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2018年以来,共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利剑二号”等专项执法行动84次,检查工业企业和建筑工地4785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272宗,罚款金额达1916.25万元,执法处罚力度增加显著。淘汰重污染企业5家,淘汰“散乱污危”企业111家,超额完成全年淘汰100家的目标任务。
群众志愿做“河小二”
治水,更是一个需要全民参与、全民支持的大事。
坪山河干流、汤坑水、飞西水、新和水、赤坳水……在坪山河流域,每天总能看到一群身穿红马甲义工的身影,哪怕是春节期间,他们依然准时到河边“打卡”,为辖区“治水提质”工作提供不间断的志愿服务,这就是被当地居民亲切称为“河小二”的坪山区护河义工队。
这支从去年起由普通市民自发组建的“河小二”护水志愿者服务队,体现出广大坪山群众对治水工作的支持。坪山区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志愿服务体系,实行“民间河长+河小二”的分级巡查制,由一名固定河长和9名以上“河小二”组成巡河支队,实现群众巡查与政府监管的无缝衔接。
虽然巡河工作很辛苦,但护河义工吴池伟却无怨无悔。“去年6月份义工队成立以来,我坚持每天早晚各巡查一次,虽然发现的都是一些小问题,但大家的力量合在一起,对保护河流环境还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吴池伟说,“不光是我,全队100多名义工都是如此。”
坪山区护河义工们全天候地动态巡查,每天会利用各种便利,如早晚锻炼、白天散步等,随时就近巡查河道,哪怕出去办事经过河边时,也会顺便看一看,不仅覆盖面广,而且具有机动性,效果也很明显。
靠水而居:值得依恋的美好家园
坪山河畔,绿树如荫,碧水潺潺,阳光照射在河面上,泛起的波光甚是好看。
今年,在坪山河畔大家惊喜地看到,白鹭回来了。坪山河上白鹭戏水,坪山河畔绿意盎然,好一幅动人的美丽画卷,让人感叹,我们的家园原来如此生动!
对于坪山而言,治水只是一个起点,未来,更是要围绕这条贯穿整个区域的母亲河,打造出大家依恋的美好家园。
坪山河作为贯穿整个坪山区的“水上动脉”,犹如一条波光闪闪的翡翠项链穿城而过。拟规划建设的碧湖水岸公园、燕子湖城市会客厅、坪山滨水公园……点缀在坪山河沿岸,犹如翡翠项链上熠熠生辉的宝石。
燕子湖“城市会客厅”规划建设文化艺术中心、人才交流中心、独角兽企业总部基地等。 未来,燕子湖片区将成为引领坪山文化潮流与风尚的人文高地、集聚顶尖企业机构和人才的智慧中枢和集生活休闲为一体的活力城区,从而打造享誉东部的“城市会客厅”。
坪山水岸公园地处坪山老城区,也是新中心区的商业核心,西侧有地铁14号线中心广场站、坪山围站两大地铁站及多处公交车站,未来还将通过地上、地下立体慢行系统与地铁及周边商业开发项目有机结合,大大提高市民到公园的便利性。
坪山滨水公园将打造滨水广场、生态花园和慢行长廊等主题空间,成为供坪山周边市民饮茶、休息、慢跑、健身的绿色休闲好去处。
100多座客家围屋散布在坪山河流域,是坪山巨大的文化财富。这些文化瑰宝,将采取保育活化、微更新、修葺整治等手段,因地制宜打造创意工坊、文化公园、社区中心等公共文化载体,营造出历史与现代包容的城市体验。
坪山河沿岸将提供覆盖居住、教育、医疗、商业、文体、娱乐等各个领域高品质公共服务,营造出活力开放、宜居宜业的生活圈。
未来沿坪山河跑“半马”
坪山区更是提出将整个坪山河流域进行三个功能区域划分,打造三大特色滨水景观段,通过连接城市公园,形成蓝绿网格,依托丰富的景观资源,实现多样化慢行方式,提供品质户外休闲感受。
坪山河的沿河徒步路径与未来规划的马峦山徒步路径结合,形成最美的山水慢行徒步路径;同时结合城市绿道网,将特色徒步路径融入生态慢行网络。值得关注的是,其中沿河段总长约7.5公里,包括沿河宽7米以上市政路3公里及宽6米以上步道4.5公里, 可以形成马拉松赛道与坪山河景观步道重叠的区域,未来坪山河上游临近坪山大道段,有望融合慢行系统和马拉松赛道相结合的区域,打造功能弹性的景观赛道。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在坪山河畔跑“半马”,赋予坪山河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更是坪山魅力形象的展示。
新闻推荐
坪山区“两代表一委员”走进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会面对面了解社会治理创新成果
本报讯(深圳侨报记者吕晓春通讯员余思艺)10月26日下午,由坪山区委政法委主办、众智公共服务创新中心承办的2018年度第二期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