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区持续为产业发展注入绿色动能。鲁力摄
于一个地方的发展而言,生态建设总是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潜移默化地与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交织在一起,向外界传递、渗透出这个地方的价值追求和发展理念。作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七连冠的盐田区,生态文明的意识不仅蕴藏于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里,也融入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大潮中。
坚决不走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道路,从源头阻止重污染企业进入,这是盐田区从建区之始就秉承的产业发展理念。近年来,盐田区以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产业体系为目标,持续做好产业转型升级的绿色加减法,让辖区各类产业减污染、去能耗,加科技、增服务,提升城区发展品质、助推产业能级跃升。
数据显示,盐田区过去5年的产业结构由0.01:20.14:79.85优化为0.05:14.80:85.15;万元GDP能耗、水耗分别由0.44吨标准煤、6.98立方米下降为0.22吨标准煤、5.18立方米,降幅分别为50%、26%,辖区经济社会实现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未来,盐田区还将继续为产业发展注入绿色动能,推进支柱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总部经济集聚化、传统产业高级化,着力打造港口物流、黄金珠宝、滨海旅游、生物科技4张世界级名片。
●撰文:崔璨
优化产业结构
港口经济融入绿色发展理念
秋风起、天气凉,驾车在惠深沿海高速上飞驰,入夜后的盐田港灯火璀璨。
依托盐田港,港口产业是盐田区重点产业之一,过去也曾是“污染大户”。2014年起,盐田区与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以下简称“盐田国际”)共同探讨建设岸基船舶供电系统。
据悉,在靠港船舶接用岸电后,可在靠港期间关闭辅机,以减少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悬浮物和噪音污染,有利于港口、船舶相关作业人员身心健康。同时,用电力能源替代船舶的化石类能源,降低了船方的燃油消耗量。根据相关数据计算,用岸电后,靠港期间副机燃油成本会降低30%—50%。船舶在港区停泊作业期间空气污染物排放也得到有效治理。
目前,6套可移动式的盐田国际船舶岸电系统,覆盖了码头2380米长的沿海岸线,可以满足15万吨级、20万吨级大型集装箱船舶靠泊作业时使用岸电的需求。根据预测,该工程10年间将在港区减排二氧化碳159.86万吨,碳排放减少130.76万吨,氮氧化物减排约2.4万吨,减少空气环境污染效果明显,社会环境价值显著。
除了靠港船舶带来的污染问题,每天有数以万计的车辆在盐田港进出,所带来的尾气污染问题更是不容忽视。为此,盐田特别在码头也配套了相应的绿色环保措施,积极使用新能源,并鼓励企业进行车辆改造,通过政策补贴让企业主动加入到节能队伍之中,让企业在保证既有利益的情况下,能够更好担负起社会责任。
其中,最突出的便是龙门吊“油改电”工程和LNG(液化天然气)拖车投入使用。龙门吊是码头操作必不可少的大型工具,以前使用龙门吊必须用柴油发电作为动力,如今油改电,节省80%柴油消耗,废气排放也减少了八成,并大幅降低了噪音,极大改善了港口的环境。
不仅如此,盐田区还在码头内逐步使用液化天然气拖车,目前共有340台液化天然气拖车投入使用,与柴油拖车相比,可降低废气污染排放量约82%。
推动转型升级
传统产业加快绿色改造步伐
在一些人的印象里,盐田是一个生态大区、旅游胜地。但其实,这座“小而精、秀而美”的滨海城区却拥有全国单港吞吐量第一的盐田港、世界500强企业万科、香港上市市值最大珠宝公司周大福等一批国际一流企业。
作为深圳乃至中国黄金珠宝业的重要集聚地,盐田区始终高度重视黄金珠宝产业发展。经过多年培育发展,辖区聚集了周大福、百泰、粤豪等40家规模以上黄金珠宝加工企业和9家限额以上黄金珠宝批发零售企业,汇聚了1.4万行业从业人员,年产值约400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近七成。
毫无疑问,黄金珠宝产业是盐田工业产业的支柱,但事实上它也是高污染行业。2014年,盐田区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黄金珠宝产业转型升级的决定,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和多个配套政策文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持续加快产业绿色发展、转型升级的步伐。
三年来,盐田区黄金珠宝产业转型升级交出了靓丽的成绩单。目前,盐田区内各黄金珠宝企业全面完成了废气处理设施升级改造。同时,盐田区还积极探索建立黄金珠宝企业环境监管长效机制,为黄金珠宝企业安装环境监测监控系统。“过去的滚滚浓烟和刺鼻气味都消失了,真好。”对于黄金珠宝产业转型升级的效果,辖区居民纷纷点赞。相关黄金珠宝企业的负责人也欣喜感受到了工作生活环境的提升,“我们花大力气进行转型升级改造,不亏。”
除了减少黄金珠宝产业的污染排放,盐田区还推动加工技术革新和工艺改造,不断提速高端制造业基地建设。据了解,盐田区现已建成启用周大福大厦、国家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百泰珠宝大楼,成功举办国际珠宝设计师展等创意设计大赛,产业链条向创意设计等高端环节延伸。
开展节能减排
荣膺全市节能考核三冠王
2018年10月,深圳发布2017年度区级政府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结果,盐田区勇夺2017年全市节能考核第一名,成为全市唯一获得“超额完成等级”的行政区,并实现了2015、2016、2017年度考核三连冠。
盐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中,盐田区积极构建“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社会共参与”的体制机制;在实践中,遵从“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的理念;在实际操作中,从小处着手,让一个个项目扎实落地,从而推动全面布局,持续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为调动企业参与节能减排的积极性,盐田区先后出台《盐田区节能低碳与循环经济发展资助计划实施办法》《盐田区分布式光伏发电专项资助计划操作规程》,对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的项目予以鼓励扶持,通过和企业共同成长、转型的方式,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区建设。
其中,《盐田区节能低碳与循环经济发展资助计划实施办法》中明确,进行太阳能、风能、天然气、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推广应用的项目,根据节能、低碳与循环经济效果和实际投资及示范作用给予支持,给予项目已投入资金30%以内、总额不超过200万元的资助。
而针对太阳能推广出台的政策———《盐田区分布式光伏发电专项资助计划操作规程》,资助对象为在盐田区内提供工业园区、企业厂房、物流仓储基地、公共建筑的屋顶、外立面或附属空闲场地建设具有示范性效应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物业权属人和投资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企业。资助数额上,对物业权属人根据项目实际装机容量,按照每兆瓦10万元的标准进行一次性资助,单个项目资助最高不超过30万元;对建设该项目的企业,根据项目上一年度所发电量,按照每千瓦时0.1元的标准进行资助,单个项目当年资助额最高不超过30万元。
新闻推荐
中国志愿者河长学院专项培训在新区举行引领更多志愿者 参与水污染防治
本报讯(深圳侨报记者蔡晓君通讯员李思思李建凯)近日,2018年中国志愿者河长学院(深圳)专项志愿服务培训暨“河未来·益起行”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