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常俊卓 李敏
昨日上午,深圳市老人收到一份“民生厚礼”。深圳市“重大民生工程”之一的深圳市养老护理院(以下简称“养护院”)正式投入使用。养护院设置床位800张,优先托底保障失能失智户籍老人。
引入技术团队探索“智慧养老”
据统计,截至今年11月,深圳实际居住的60岁以上长者超过120万人,其中户籍32万人。依据现有人口结构和户籍制度改革趋势,预计到2020年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凸显。
为应对可能到来的“银发浪潮”,年轻的深圳早已未雨绸缪“老”问题。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深圳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初步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具有深圳特色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昨日,位于南山区桃源街道龙苑路与龙珠七路交会处的养护院正式开业,养护院是继深圳市社会福利中心颐养院观澜新址于去年6月启用后,深圳市属的第一家养老护理院。养护院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
“我的老伴因中风瘫痪在床上已有3年了,随着老伴年龄增长,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急需专业且及时的医疗资源,我最关注养护院的医养融合模式。”昨日上午,张阿姨在养护院对工作人员说。
据介绍,养护院进行“智慧养老”探索,包括引入腾讯人工智能(AI)技术等团队,护理机器人对失能失智老人实现“久病床前”大小便护理一键式完成和无感式生命体征监护,对阿尔兹海默症老人进入院区管理边界的人脸识别和报警监护,与三甲医院联动的线上会诊平台等。
此外,养护院积极打造“老有所乐”文化品牌,引入“幸福老人计划”、文化大讲堂、临终关怀、生命教育、老年大学、第三方顾客满意评价机制等,营造敬老爱老社会氛围,传承敬老爱老传统美德。
评估轮候平台已开放申请
目前,深圳市公办养老机构评估轮候平台已向全市老人开放养护院的入住申请。有需要的市民可登录“深圳市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评估轮候综合信息平台”,登录账号为身份证号码,初始登录密码为身份证号码后6位。申请人可填写个人信息并进行预约,按照约定日期携带申请人身份证原件前往评估机构参加评估。
深圳市养老护理院实行入住评估轮候管理、护理员全部持证上岗,融合我国1000多项养老服务标准化流程,以及中国香港、法国等的养老服务标准,形成失能托养、日间照料、居家养老、医养结合“四位一体”的养老服务新模式。
市人大代表李继朝表示,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由市民政局牵头出台了一批政策性规范性文件。深圳统筹全市力量,推动一批养老服务机构、智慧养老服务网络建立,推进养老事业和产业发展,让老年人共享深圳改革发展成果。
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廖远飞说,建设市养老护理院、推行新型事业单位改革,对于深化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传统公办养老机构体制僵化及运营活力不足难题、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水平,是一项富有深远意义的创举。希望各方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坚持公共责任优先、民生保障优先、改善服务优先,在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标准、运营机制、队伍建设等方面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努力把市养老护理院办成国内一流品质的养老服务示范窗口和标杆单位,办成老年人的幸福之家、和谐之家、温暖之家,为推动深圳市养老服务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可操作的新鲜经验和有益借鉴。
新闻推荐
南山区教育系统日前在南山文体中心聚橙剧院举行“南方有座山”文艺汇演,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南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