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教育今年先后举办小学语文、数学,中学语文、数学和校园足球、小学英语6场“课堂革命·福田表达”活动。图为不久前举行的一场课堂展示活动,创下了50余万人线上观课记录。
作为深圳的中心城区,改革开放40年来,福田区迎来高速发展。今年上半年,福田地均GDP和地均税收分别是24.5亿元/平方公里和13.7亿元/平方公里,“亩产效益”列深圳各区第一。
福田亦是深圳名副其实的教育强区及人口聚集度最高的一个区,面积仅有78平方公里,为全市各区中面积最小,但人口密度却是全市第一,甚至比香港还高。
如何整体提升区域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成为福田教育人必须回答的课题。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近年来,福田区通过集团化办学、“名校+”战略、城中村学校品牌创建整体提质、首创外国语学校联盟体系等改革,力促教育高位优质发展;通过持续增加学位供给、普惠发展学前教育、全面开放体育场馆等举措,竭诚为老百姓提供更优质、更多元的教育服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
●文/图:张光岩颜慧敏
1优质均衡
创新方式供给学位保民生跨区联动开深圳教育先河
新建福苑小学、福田区外国语学校南校区正式投入使用,完成北环中学、福强小学改扩建工程,积极推进16个教育代建项目,探索校园设计新模式和项目管理新机制……过去一段时间,千方百计供给学位,成为福田教育人工作的重中之重。
福田区是传统教育强区,也是人口密集区和高度建成区,适龄儿童数量大,增速快,学位供求矛盾非常突出。近年来,为应对日趋紧张的学位供给,福田区穷尽手段,充分发挥创造力,坚决执行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义务教育招生要求,尽全力供学位、保民生。
建、挪、转、移,福田教育为了保障辖区孩子有书可读,可谓穷尽所能。
学校不断挖潜扩容,2018年福田各学校有132间功能室、会议室、校长教师办公室等场所被改造为教室,效果相当于新建30所学校。福田协调将很多闲置物业用作办学场地,共解决581个学位,如将部队一闲置物业移交给南华实验学校,将白沙岭文化馆改造为教学场地移交给荔园小学办学等。甚至连区教育局机关办公场地,都计划搬迁至一处闲置的政府物业,为益强小学腾挪空间。
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7年,福田区公办小学扩增378个班,勉强解决了近几年来超出招生规模近20000名学生的入学问题。
“到2019年,福田将进入挖潜扩招的第8个年头,而仅仅2018年就扩了132个班,解决了近7000名儿童的入学问题。”福田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18年,福田区各学校尽最大限度挖潜扩容,随着新改扩建力度加大,预计到2020年,将大大缓解学位需求矛盾。
今年年初,福田区推出新校园计划,针对辖区集约土地、高密度的城市状况,通过设计管理体制创新,邀请优秀建筑师与教育界、社会各界密切合作,探讨中心城区新学校建筑类型的建构与空间创新,为福田区打造出新一代校园精品。
同时,“代建制”也是福田区解决学位问题的重要举措。通过“代建制”不仅实现了“我的学校我做主”,更加快了建设工期,减少协调沟通,为提供新增学位赢得了宝贵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福田还创新提出,通过跨区联动释放教育用地,解决学位缺口问题,同时促进区域教育交流。
去年福田与大鹏新区签订《教育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建设红岭教育集团大鹏校区和深圳市福鹏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开展区级教师柔性交流和各项教育交流合作,开创深圳教育“区际联动、合作共赢”行动先河。今年福田深化探索与坪山区开展教育合作,整合资源要素,腾挪转换教育空间,共筑教育高地。
当前,全区100%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通过省级标准化学校评估。福田区先后获评“基础教育国际化综合示范实验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中国教科院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和“首批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试验区”。在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发展的道路上,福田始终蹄疾步稳。
2质量提升
“课堂革命”展示教育新生态“福田表达”为全国基础教育提供范本
“同学们,想下课吗?”“不想!”
今年3月,在“课堂革命·福田表达—深圳市福田区课堂新生态"每月一周、每场千人"全国展示活动(小学数学专场)”上,福田区教科院数学教研员姚铁龙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数学课。
借助“迷之藏宝图游戏”,姚铁龙使学生认识基本图形、轴对称、平移与旋转,在“闯关游戏”操作中,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能力得以提升。姚铁龙以数学游戏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着力点,推进游戏在学科学习中的运用,尝试构建“YTL数学游戏课程”体系,强调学生自主的学习和思考、游戏过程的自我管理,通过游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这是福田教育课堂变革的一个缩影。自去年教育部提出“课堂革命”后,福田教育人认真总结、提升、转化10年来福田区“推进教与学方式转变,建构自主高效课堂”的实践成果,将课程改革由方式转变推进到立场转变,并先后举办小学语文、数学,中学语文、数学和校园足球、小学英语6场大型公益活动。
系列活动线上线下观摩人数近20万,得到了全国教育同行的高度评价和持续关注,成功地表达了福田课堂变革的经验与主张。目前,“课堂革命·福田表达”系列活动已成为影响全国的教育平台,既向全国教育同仁展示福田教育新生态,也为福田教育者提供学习、交流平台。
S.T.E.M,4个简单的字母组合在一起,变幻成一幅充满想象空间的教育蓝图。
6月30日至7月2日,中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STEM教育盛会——第二届中国STEM教育发展大会在福田成功举办。
这是一次跨界的交流与合作。来自国家、省、市的行政部门负责人、大中小学校长、国内外STEM教育专家及企业代表汇聚一堂,通过主旨发言、圆桌论坛、工作坊、创意集市等多种形式,分享STEM教育成果,探讨STEM教育未来之路。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00名教育者现场参会,数万人通过视频观看现场直播。
自去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与福田签约合作共建中国教育改革试验区以来,福田区教育局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指导下积极探索STEM教育推进方式,坚持项目引领,搭建交流平台,优化人才梯队,借助科研机构、企业积极开发STEM课程,提升了福田STEM教育的品质,扩大了福田STEM教育的影响力。
可以说,STEM教育已成为福田打造的“首善教育”体系中的一大特色、一张名片。福田积极推进STEM教育行动计划,率先在深圳各区中提出中小学STEM“五个一”工程,即开一门STEM课程、建设一个STEM空间、聘任一位STEM导师、每年组织一次STEM教育活动、每一位学生每年至少参加一个STEM教育项目。
教育的核心在课堂,教育质量的提升离不开课堂变革。
如果说,一所学校、一个区域教育发展的高度,取决于视野是否开阔、格局是否高远,那么,一所学校、一个区域教育发展的广度,则与其兼容并包的气度及携手共进的努力息息相关。
今年以来,福田教育亮点频仍,“课堂革命·福田表达”课堂展示交流活动,大湾区STEM教育(福田)高峰论坛,凸显“智库力量·附中气象”的福田教科院附中新品牌学校建设高中论坛等活动的举行,体现了福田深化课程改革,打造福田课改的2.0版,在“课堂革命·福田表达”方面做出了深刻实践。
3深化改革
“名校+”“智库+”成就“网红”学校教育质量监测入选“国家队”
教育需要内涵发展,定位为国际化城区的福田,教育应该如何谋篇布局?近年来,福田教育在师资结构、教育督导、学校体制机制建设等多方面深化改革,走出了一条具有福田特色的教改之路。
打开福田教科院附小的课程表,并没有传统的语文、数学、英语,而是变成了语文与生活、数学与实践、英语与阅读。校长姚晓英说,在该学校,课程被分成了学科素养课程、品性养成课程、多元智能课程、七彩童年课程四大类,其中每一大类都被分为数个特色课程,这些在全市学校里都属首创。
2016年,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为省内首个“示范性县级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同时原竹林小学更名为福田区教科院附属小学。近年来,福田将竹林片区内的竹林小学、竹园小学、竹林中学依次更名为教科院附小、教科院二附小、教科院附中,借助教科院智库的力量,提升办学品质,得到周边居民极大认可,学生回流现象明显。充分利用区内名校资源,发挥红岭教育集团、明德实验学校等优质教育品牌的辐射作用,通过新开办学校、薄弱学校与现有品牌学校实行集团化办学,促进学校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在集团化办学发展方面,福田创新实施“名校+”。2015年整合红岭中学一校五部教育资源,成立红岭教育集团,2016年与万科合作成立红岭教育基金会,率先在全国开创公办学校体制改革,引入社会资本,构建多元开放的现代学校制度,探索存量学校改革的“红岭样本”。
红岭教育集团实施管、评、办分离,推进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化,成为深圳市推进集团化办学的典型;明德实验学校作为福田区首所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增量学校,创建了教育改革治理“明德样本”;全省率先成立县区级教科院智库,成立系列附属学校,打造品牌,成为样板,被深圳多个区学习借鉴和推广;建设红岭教育集团大鹏校区,开深圳教育跨区合作办学先河;首创督学面对面教育督导活动……福田教育正汇聚力量成磅礴之势,形成多种多样的“福田样本”。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全面提高师资水平。福田建立了校长多元评价制度。通过制度创建,形成了学校、社区、家长、督学多元评价体系;今年全年交流校长44人,激发学校管理新动能。福田区教育系统培养了一大批名师,新一届特级教师获评4名,数量全省第一;近两届正高级教师总数位居深圳第一、广东省前三;2017年、2018年深圳市年度教师两度花落福田;2018年深圳市校长职级首次认定工作中,全市共认定二级正校长163位,福田区有32位,占全市二级正校长19.63%,名列第一。
截至目前,福田区共有13个省级中小学名校长、名班主任及名师工作室,29个深圳市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及深圳市名师工作室,130多个福田区区级名师、名班主任、特色工作室及未来教育专家工作室。
日前,福田区被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确定为首批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实验县。福田将积极探索基于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结果应用,发挥先行先试、示范带动、辐射周边、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在教育督导方面,福田多点开花,督学督政成效显著。福田顺利完成办学水平评估,获评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确立教育督导“福田样本”,成立了福田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推进福田区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组织多主体、高规格、广范围的督导督学活动。福田还首创“督学面对面”系列活动,组织的“督学与校长面对面”活动获得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德育处处长孙学策的高度评价。
4勇于创新
打造城中村品牌学校从局部高质量走向全面高质量
今年11月,第四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举行,一部反映福田城中村学校学生成长轨迹的故事短片在会上播出,引发与会人士关注。
短片聚焦5位福田学子,他们分别来自深户与非深户家庭,学校为她们打造了一片自由成长的天地,提供多样化的课程资源,有的在国际跳棋锦标赛上斩获佳绩,有的荣获“福田好少年”称号。
来了就是深圳人,成千上万的建设务工者来到这座城市,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城市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坐落在大大小小城中村里的学校,便成为这些家庭子女接受教育的不二选择。据福田区教育局统计,福田有18所城中村学校,约占全区中小学的1/4,非户籍学生(主要为流动儿童)达70%以上。
为加快城中村学校提质升级,福田区教育局通过顶层设计,以城中村学校整体提质改造为抓手,在改革模式、建校品牌、资源配置、教育服务四个维度上进行创新探索,整体提升城中村学校办学品质,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今年,城中村学校整体提升工程再次以近全票成为福田区2018年度20项重大民生实事之一。
继成立“城中村品牌学校创建联盟”后,今年召开了福田区城中村品牌学校建设中期推进会,促成18所城中村学校与传统品牌学校结对帮扶。
目前,各学校在特色课程上也齐齐发力,初步形成“校校有特色”的局面,其中创客教育课程、阅读写作课程、艺术特色课程等享誉深圳。27名工作室主持人深入到18所城中村学校,开展听课评课、教师培养、课题研究、示范辐射等工作,促进城中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
据悉,下一步福田区教育局仍将继续探索城中村学校联盟机制改革创新,通过开展城中村内学校发展联盟间的德育探讨活动、管理探讨活动等多项举措,继续探索创造性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对策。
在城中村学校提质升级方面,福田实施“联盟+”,托底教育服务民生。在推进国际课程建设方面,福田则创新举措,创建“联合体+”,成立福田外国语学校联盟。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将在课程体系、师资培训、资源共享、学生评价和国际交流等方面展开密切合作,引入北京外国语大学特色外语课程,打通十二年一贯的外语课程体系,合力促进福田区外国语教学品质的全面提升。
当前,福田教育正处在整体跃升的关键时期,经过近年积极大胆探索,科技创新教育、STEM教育、创客教育、未来学校建设等环节成效显著,获得了广泛关注和认可。如何把特色项目和局部强项发展为系统优势,实现区域教育整体跨越,是福田教育的重大使命。
福田教育提出,力争将在5年内,基本建成具有国际水准的智能化教育体系,率先实现国内AI赋能教育典范,引领教育3.0框架探索新突破,促进区域创新教育和整体水平跃升。
“福田区正努力谋划好、奋力实施好福田教育的"奋进之笔、得意之作",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享受更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需求,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福田区教育局局长田洪明说,本真、适才、普惠的优质教育新生态,正逐渐在福田生成。
新闻推荐
福田区发布扶持民营创新企业政策包,启动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基金和金融科技城项目 福田引导基金深耕赢得满园春
福田区发改局与深圳市福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签约,共同落实扶持民企创新政策。福田扶持创新政策带给创新界一片暖意。图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