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富指导小实验家社团。
西丽小学乒乓球社团。
当前,南山正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自贸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战略叠加优势,加快建设世界级创新之都、现代化宜居之城、国际化魅力之湾,奋力迈进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
而南山教育也伴随着南山经济社会的发展迅速崛起。今年,在南山北部片区历史最悠久的学校——西丽小学,南山区召开了教育系统年度盛会“新北部·新气象·新征程”北部片区教育创新发展现场会。
现场会上,南山全面展示了北部片区教育创新发展、教育改革纵深推进、打造与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建设相适应的教育“南山质量”的新气象、新格局,而西丽小学则成为教育“南山质量”的最佳注脚。
西丽小学坚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优良传统,以生长教育为办学理念,构建多元、开放、融合的成长课程体系,培养有特长的健全人,探索出素质教育的新途径,打造一所能对话国际的现代化示范学校。
●撰文:张光富罗其洁丁侃图片由学校提供
1构建生长课程体系,破解课改难题
目前,无论是西方现代教育理论,还是东方的古老哲学,都强调人的多样性、独特性,均提出人的终身发展应该是一个符合自然规律,循序渐进的自然增长过程。
从现代课程论的综述研究中,西丽小学发现现行的国家三级课程、国家课程是学科课程的典型代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大部分具有综合课程、活动课程的部分特征。但学生德育管理工作、安全管理工作,科技劳动等实践活动……大多数学校并没有关注到,更没有学校把这些具有社会性的学校常规活动课程化。
2009年至今能找到的观点,多是阐述“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论点,实施案例和经验有选修模式、走班制等,这些实践都有一定的成效,但是推广普及受制于现实条件。为此,西丽小学的课程研究团队认为无论哪种课程,只要符合学生的生长规律,便不存在矛盾,可以在一个体系中兼容并蓄、互相促进。所以,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历史、特色、文化,结合五年的“一级一能”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经验,西丽小学进一步探索课程的最佳结合方式和实施模式,构建起生长课程体系,解决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在实施条件上无法兼容、课程中无法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等问题。
2015年,学校课程研究团队通过顶层设计,整体规划,以杜威的生长教育观为理论基础,以课程论为建设原则,以“儿童自由生长”作为课程的核心价值,遵循一个生长教育理念导向,三个螺旋上升层次的构建原则,形成多元、开放、融合,多维立体且层次递进的生长课程体系。
学校把所有课程放在一个体系中,通过基础课程“N+”的模式开发拓展课程、特色课程,引进校外专业人才提升拓展课程、特色课程的内涵,通过多样化的课程给予学生充分选择的空间和机会,充分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高效的拓展和融合,让常规课程能在拓展课程中得到延展,拓展课程在特色课程中得到深化。少年体育学院、少年传媒学院、少年创新学院、少年艺术学院四个少年特色院系承接特色课程实施成果,以课程促特色,以特色促特长,培养五有西小少年,实现以四院文化的生成促进人的生长,生长教育成就学校个性鲜明的办学特色。
据悉,西丽小学生长课程体系的研究其创新主要体现在:
以人的生长为核心价值,以培养有特长的健全人为育人目标,把课程的流派和类型边界模糊,都是为同一目标而设,相辅相成。
开创“4+1”的课程体系开发模式,促进行政管理向课程研发转变,以国家课程为基础,驱动课程体系动态发展。
以学生发展为目标,避免课程零散无序、有课程无素养的问题,多样性的课程体系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个性得到发展。
深化杜威的教育思想,充分关注隐性课程,践行“一处一课程,处处皆课程”的课程理念,表达“宇宙之外无学校,生活之外无教材”课程思想。
2生长课程全面推进生长教育
从隐到显谓“生”,从显到强谓“长”,生长中的生长性是否得到充分舒展,取决于生长条件。
童年是人的一生中最具备生长特征的时段,学校学习、家庭生活、社会实践就是生长条件,直接决定生长的质量。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世界,技术性、技能性的活动都可以智能化实现,而创造性活动、独特的人生审美、情感体验是人类独一无二的活动,也是每个人自身独特性的表达,让每个学生各得其知,生命得到厚待,天赋得到释放是生长教育追求的境界。
2015年,学校在生长教育办学理念的指导下,逐步开拓“三类四院”生长课程沃土,实现丰富多样课程全面育人。
迄今,生长课程体系的课程分为三类六个方向,分布在54个常规班级、四院17系65个社团。涵括11门基础课程,15门拓展课程,65门特色课程,惠及2000多名学生。
三类生长课程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彰显培养效果。乒乓球、桌式足球等拓展课程从体育基础课程拓展而来,安全体验营等社会拓展课程是由日常学校活动或者管理工作演化而成。三分之一的基础课程实现拓展性实施,成熟的拓展课程逐步向特色课程转化,优质的特色课程系列化发展,生长体系内涵在不断丰富。
三年生长课程体系实践,成果丰硕,校长张光富的课程建设文章《生长学习让学生有更多选择的空间》《生长课程体系构建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在《中国教育报》刊登,受到教育科研界的高度关注。《生长课程体系的建构研究》获得南山区第四届改革创新奖特等奖。
生长课程研发百花齐放。《华南本土植物驯化》《生命文化》《快乐乒乓》《桌式足球》《京剧》被评为2016深圳市好课程。生长课程体系被立项为2017深圳市好课程“课程体系优化项目”。《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生长课程体系实施研究》被立项为省级重点课题。
生长课程亮点纷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书送未来,共享阅读空间》等一系列德育拓展课程向社会表达了“宇宙之外无学校”的课程建设观,获得社会各界的肯定。
众多特色课程走出校门对话国际,2017年7月,《华南本土植物驯化》课程亮相每六年举办一次的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受到国内外植物学专家学者的广泛赞誉。2017年10月,《生命文化》课程参加中日教育技术论坛,受到日本专家、学者、政要的关注。
3“四院文化”促进学生特长发展
学习不单是获取技能和知识,更重要的是形成生命发展过程中需要的品格和能力。让孩子有机会做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择坚持、付出努力,这是学习的更重要任务。
2018年,四个学院的65门特色课程面向全校2000多学生开放,让孩子挑选自己喜欢的课程进行学习,这是课程体系实施的创新性举措,也是践行生长教育理念、知行合一的教育探索。在这种探索过程中形成“四院文化”,孕育出独特的西小素养、西小特质。
少年体育学院:体育强体魄
少年体育学院开设田径、篮球、健美、围棋、跆拳道、武术等特色课程,强健身体,发掘潜能。乒乓球小将横扫“杨舍杯”“向阳杯”“娃娃杯”全国各大少儿乒乓球杯赛摘金夺银,桌式足球队员在全国青少年桌式足球赛、“博爱杯”、“安徽含山杯”等大赛上独领风骚,田径队在南山区运动会夺得甲组团体冠军,近年学校培养国家一级运动员4名,国家级二级运动员47名、市级体育传统项目5个、市高水平运动项目1个、市级优秀社团1个,在各类比赛中斩获国家级金奖15项。
少年艺术学院:艺术冶情操
少年艺术学院开设京剧、管乐、舞蹈、沙瓶画、合唱、刺绣、泥塑等特色课程,增强艺术修养、弘扬传统文化。少年艺术学院举办戏剧专场、舞蹈专场、管乐专场等展演,频频获得家长点赞。管乐社团2016年获得第十一届全国非职业优秀交响管乐团展演“示范团队”称号,2017年获得WAMSB世界行进乐队14岁以下组别冠军、DCIsoundsport世界行进管乐比赛全场金奖,2018年获得深圳市中小学艺术展演特等奖。
少年传媒学院:思辨读社会
少年传媒学院开设诵读、摄录、小主持人、电视台等特色课程,培养学生思辨与表达、言语传播能力。近年,少年传媒学院的社团在2016年“全国中小学生课文朗读大赛”、第13届、14届全国小学生读写大赛、“2017全民朗读评选活动”等赛场上光彩夺目,捷报频传,获得全国特等奖1项,一等奖10多项。
少年科创学院:创新造未来
少年科创学院开设植物组培、3D打印、小小发明家、小小实验家、机器人等特色课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动手实践以及发明创造的能力。两年来,学校培养了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17名、市级优秀社团2个、区级创新实验室2个、市级小课题10项。课程《草归大城,人归自然》获得第32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发明社团从第68届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第32届美国匹斯堡国际发明展捧回金奖,并在各类创新比赛中获得国家级金奖22项。
4“让每个生命自由生长”
小学是特长发展的最佳时期,学生生理和心智都处于发展期。一个人在人生发展道路上,除了要有优良品德、学习能力、创新智慧、健康身心外,还必须有一至两项特长,有特长的孩子,人生会变得更闪亮,生活会拥有更多欢乐与阳光。
学校在课程师资培养方面也做了很多创新性工作。把专家请进来,帮助老师成为课程研究者;让老师接受课程研发培训,反复检验实践成效,引导课程研发逐步走向规范化;让老师走出去学习先进的课程开发经验,把别人的长处带回来,打开课程开发思路;让教师系统学习课程开发理论,针对性解决课程开发程中的实际问题,建立宏观的课程开发观;搭建课程交流推广平台,让老师自主开发的每门课程都有机会走进去,成为可推广的普惠模式,在更多学校实践检验,惠及更多学生。
参与课程体系建设的老师们学会把多年实践经验和教学思考化作“课程种子”,在学校专业能力提升支持、科研实践活动支持、理论学习支持、发展推广支持、学习平台开发支持等“土壤”上,生长成鲜艳美丽的花朵,专业能力得以极速前进。
生长课程体系正如润物春雨,唤醒学生的内动力,滋养孩子们的梦想与时光;激发教师的教育情怀,成就教师们的创新活力与精彩。
生长课程体系建设以人的个性发展、终身发展、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标,打造体育、科创、艺术、传媒特色教育,让每一个学生天赋得到释放,成为有特长的健全人,做有优良品德、有健康身心、有学习能力、有创新智慧、有艺术修养的西小五有少年。
生长课程体系不断优化完善,让师生与课程共生共长,老师能各展其长,孩子快乐而自由地生长。
在西丽小学,教育就是生长,生长课程体系的建设成果推动学校优质发展,让百年老校蝶变为一所能对话国际的教育品牌,焕发出勃勃生机。
新闻推荐
南山区人民政府与深圳大学合作办学签约 南山成立第七个基础教育集团深大附属教育集团成立
深大附属教育集团揭牌。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阮元元通讯员刘振日前,南山区人民政府与深圳大学合作办学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