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区全面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区,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童趣、创新的成长环境。
妇联改革,以广大妇女需求为依归。这一年,福田区妇联锐意自我革新,夯实组织基础,着力提高妇女工作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拓展、深化巾帼行动,全力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贡献巾帼力量。
“社区妇联工作好干了。”这是干了十几年妇女工作的福田区景田社区妇联主席袁淑堂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她口中的“好干了”,不单指工作指令下达顺畅,更多的是妇女群众对妇联的认同感、向心力增强,“妇联对妇女需求有求必应,妇女对妇联的召唤才能一呼百应,这得益于妇联改革。”袁淑堂说。
福田区妇联通过组织召开改革工作推进会、出台实施意见,推动三级妇联改革,发挥“联”字优势,将妇联组织纵向延伸、横向扩展,吸引各行各业的优秀女性能人加入妇联“朋友圈”。区一级、街道区域化建设,社区“会改联”工作率先全市最早完成,形成了区、街道、社区三级妇联组织。福田区妇联通过改革,“无门槛”吸纳各行各业优秀女性,224名兼职、挂职妇联主席,1778名新增执委加入基层妇联干部队伍,彻底改变了过去社区妇联干部“单兵作战”的局面。同时,“专兼挂”相结合的队伍结构,突破了体制藩篱,把愿做妇女工作、能做妇女工作、会做妇女工作的人才吸纳到妇联干部队伍中来。她们发挥“头雁”效应,引领妇女争当新时代女性、展现巾帼风采。
构建促发展“创业创新”通道
一提到“李女士”,认识她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她可是女能人”。福田区居民李女士在创业成功后回到福田女性就业创业服务基地,紧紧握着负责人的手感激道:“感谢区妇联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这里的一站式就业创业服务非常适合我,很多项目免费,一下子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让失业女性看到了希望。”
福田女性创业就业服务基地,实现项目评估、创业培训、就业“点菜式”等“一条龙”服务,开展“扬创业之帆·展巾帼风采”系列活动,为2000多名女性提供创业就业机会。2018年率先全市成立“妇字号”“木棉红”基层党建实践基地,把传递党的声音与支持女性创新创业相结合,把党性教育与帮扶失业女性就业培训相结合,探索基层党建与妇联业务融合推进新模式。
构建“一米高度”儿童友好通道
福田区妇联坚持儿童优先原则,大力倡导“从一米高度看城市”的理念,率先响应创建儿童友好城区,致力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童趣、创新的成长环境。坚持高位规划,做实儿童友好相关制度建设,率先出台了《福田区全面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区实施方案》;通过少儿图书馆改造、街心公园建设、儿童友好学校建设等试点项目,逐步拓展儿童成长的“友好空间”。
“儿童议事会不仅让大人倾听到孩子心声,也让孩子们参与社区建设实践,小脑袋也有大智慧!”家长陈国龙为儿童议事会点赞!目前,全区10个街道均成立了儿童议事会,95个社区率先实现儿童议事会制度全覆盖。今年,福保街道益田社区儿童之家被评为首批“广东省十大最美儿童之家”,福保街道石厦社区被评为“广东省儿童友好示范社区”。儿童议事会已成为福田区建设儿童友好城区的重要引擎。
构建文明新风尚“家庭建设”通道
在福田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一直关注特殊儿童,热心公益,积极推广读书活动;他们“一家三口,两度援疆”在深喀两地传为佳话;他们抚养孤儿,成为“大爱之家”……他们是舍小家为大家的全国“最美家庭”代表,分别是张鸿家庭、韩世国家庭、张彩萍家庭等。
福田区妇联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风、注重家教”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推进家庭建设。立足95个“妇女儿童之家”常态化开展寻找“最美家庭”、创建文明家庭等活动,涌现出区级以上文明家庭、最美家庭近300户,并取得了多项全市唯一的国家级、省级殊荣,9户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五好家庭。同时,围绕做好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福田区妇联在全市率先成立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在法院、“最美”婚姻登记处设立婚调示范点,依托区、街道、社区三级妇女维权站,成立平安家庭“家事合议团”,实现“端口”一站式解决家庭纠纷,致力于以更紧密的联系和更热忱的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汪仕林 王丹红 邹瑶 文/图)
新闻推荐
12月25日,福田区梅丽小学因改扩建,异地安置建设的腾挪校舍建成启用。标志着由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福田管理局,联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