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吉街道土地整备中心副主任刘旭(左二)与征拆业主谈判。
侨报融媒记者 聂朦 文/图
从铁面无私、让违建无处遁形的“查违卫士”到用真情融化业主内心坚冰的“征拆能手”,从步履不停走遍布吉每个角落到成为一本“活地图”,身为布吉街道土地整备中心副主任的刘旭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布吉这方热土。13年来,岗位虽有不同,角色虽有变化,刘旭的初心却始终如一:干一行爱一行,做事就要做好。
敢担当善学习 迅速进入新角色
2015年,在布吉街道执法队查违岗位上工作了9年之久的刘旭因工作需要被调入街道土地整备中心。面对征拆这项被称为“天下第一难”的工作,30岁出头的刘旭没有退缩和畏惧,更没有“糊弄事、混日子”的想法,而是满怀热情,能学肯干,迅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骨干。
“在执法队9年,我跑遍了布吉每个角落,可以说,在我心里早已绘就了一幅清晰的布吉地图。”来到新岗位上的刘旭,一方面利用自己熟悉布吉街情、善于与群众打交道的优势,很快便在吉华医院、甘李路等征拆难度较大的重点项目中发挥作用,一方面俯下身子当学生,向身边经验丰富的同事学习土地整备业务知识,啃书本、记笔记、跑现场……工科出身的刘旭拿出学生时代的钻研精神,逐渐在征拆工作中崭露头角。
2017年,对于已成长为部门核心骨干的刘旭来说,是最为困难的一年。这一年,由于街道分设部门人员变动极大,加上城市更新业务被调整至土地整备中心,刘旭带着手下为数不多的“几杆枪”,既要干征拆,又要干城市更新,工作状态常常是超负荷运转。尽管如此,做事务求做好的刘旭没有叫苦叫累,毅然把担子扛了起来。人手不足,他便一方面一人当作两人用,大到测绘评估小到回复投诉全都自己来;另一方面,积极招纳和培养人才,并亲自指导其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逐步让部门步入正轨。
讲方法有温度 接连啃下硬骨头
查违与征拆工作都需要经常与群众打交道,二者既有相同,也有不同。对于刘旭而言,尽管岗位变化,但有一样始终没变,那便是蕴含在工作过程中的群众立场。在他看来,与群众打交道既要讲方法也要有温度。
众所周知,补偿价格是征拆谈判中一大矛盾焦点。对此,刘旭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在价格评估工作开始之初就把业主请过来,让其参与评估的全过程,知道自己的房子为何值这么多钱,其中又有哪些政策和法律依据。这样一来,业主心中有了一本明白账,后续再开展谈判工作会减轻不少阻力。
在刘旭看来,有温度的沟通也是征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2018年5月的一天晚上,刘旭的女儿在医院发着高烧,正在和涉及布吉河综合整治工程的某位征拆业主谈判的他抽不开身,只能让同事先代自己去医院照看。结果,几个月都没攻下的这位业主听说眼前这名与自己素不相识的政府工作人员为了工作连发烧住院的女儿都无暇照看,当即感动不已,二话不说在征拆补偿协议上签了字。
新闻推荐
龙岗区启动“治水宣传进万家·全民参与大决战”志愿服务活动人人争当宣传员 共建美丽大龙岗
11个街道“治水宣传进万家”志愿服务队成立。侨报融媒通讯员杜波摄本报讯(侨报融媒记者张祥通讯员杜波)3月29日下午,龙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