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深港合作会议在深圳召开,深圳市市长陈如桂(右)和香港政务司司长张建宗(左)签署系列合作方案。南都记者胡可摄
港深两地去年在金融服务、跨境基建、教育、创意产业、环境保护、社会民生、文化、医疗等方面都取得不少进展,接下来也会继续致力推动其他方面的工作。
———香港政务司司长张建宗
将进一步完善深港合作的有关机制,共同谋划一批合作项目,研究出更多便利港澳青年、港澳居民在深圳工作、生活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前海重大平台的作用,积极推进口岸等基础建设的互联互通,携手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深圳市市长陈如桂
昨天下午,深港合作会议在深圳召开,深圳市市长陈如桂和香港政务司司长张建宗共同出席了会议,并就深港两地合作交换意见、达成共识,也签署了系列合作方案。虽然随后的发布会,并未公布新签署项目的具体内容,但陈如桂和张建宗都对目前深港合作项目进展进行了回答,其中陈如桂透露一批先行先试的创新政策正在制定,张建宗则说莲塘口岸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前完工。
将研究更多便利港澳居民在深工作的政策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最受关注的就是要素流通。陈如桂说,将进一步完善深港合作的有关机制,共同谋划一批合作项目,研究出更多便利港澳青年、港澳居民在深圳工作、生活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前海重大平台的作用,积极推进口岸等基础建设的互联互通,携手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陈如桂说,目前深圳大力实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共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七大行动”,春节后深圳第一时间集中开工31个大湾区建设重大项目,总投资约750亿元。除此之外,陈如桂表示,一批先行先试的创新政策正在制定,包括加快编制有关园区方面的总体规划和产业、空间、交通等专项规划,加快推进土地空间的整备,另外还有研究皇岗口岸的通关项目。
陈如桂说,总的来看合作正在有序地向前推进,各项工作顺利。下一步,还将在河套地区建设开放创新的先导区,探索实施特殊的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和国际科技合作机制,努力在科研人员出入境,科研和物资通关、科研资金流动,包括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等方面,争取更好的政策先行先试。
莲塘口岸通关时间待定
张建宗说,香港拥有世界级的科研能力、四所世界级的大学、健全的司法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国际化的营商环境等,深圳则具备强大科研成果转化实力和先进制造力,是国家创新型城市。深港两地可以汇聚大湾区以至全球的创新资源,提供科技研发,知识产权、交易、融资及法律调解等服务。
2017年的深港合作会议上,深港两地签署了《关于港深推进落马洲河套地区共同发展的合作备忘录》后,随后两年时间里,深港两地都在积极推进各项规划和基建工程,积极发展“港深科创园”,张建宗说,目标是在2021年或之前提供首批土地作上盖发展,港深双方会继续充分发挥各自的科技优势,加强科技合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对于今年的深港合作会议,为什么没有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签约内容?张建宗说会谈所有主题都达成了共识,所以签协议的环节可以省略了。在记者问到莲塘口岸什么时候开放时,张建宗回答预计今年年底工程落实,通关方面还要和深圳沟通,一有消息就会对外公布。
将加强教育医疗、文化创意等合作
除了基础建设和打通机制,陈如桂还透露,接下来深港还将加强教育、医疗、文化创意、污染防治、旅游观光等方面的合作,联手打造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张建宗说,港深两地去年在金融服务、跨境基建、教育、创意产业、环境保护、社会民生、文化、医疗等方面都取得不少进展,接下来也会继续致力推动其他方面的工作。
记者观察
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是重点议题
近年来,香港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标志之一是港府在2015年底设立了新的政策局———创新及科技局,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也成为近年来深港合作会议的重要议题。今年深港合作会议后,香港政务司司长张建宗在会见传媒的环节也重点谈到了科技创新的话题,包括落马洲河套地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的发展。
2017年1月,深港合作会议在香港召开,会议前港深两地政府签署了《港深推进落马洲河套地区共同发展的合作备忘录》,明确了河套地区发展以创新及科技为主轴,港深双方成立“河套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发展联合专责小组”,负责对发展中的重大事项进行研究和协商,探讨多年的河套地区开发迈出了新步伐。无论是港方所指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还是深方所指的“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可以看到,深港双方就优势互补、合作推动创新及科技发展具有高度共识且寄予了厚望。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深港在科技创新方面各具优势,互补性强,接下来在具体的合作内容方面,两地政府还要进一步发挥作用,优化区域创新环境,推动、促成具体项目落地,充实合作的内涵。以河套地区为例,此前签署的《港深推进落马洲河套地区共同发展的合作备忘录》仅提到了大略的发展方向,目前深港双方都在积极推进各自相关区域的规划建设,由于深圳一侧的土地和空间原已具备发展的基础,项目落地正在加速。
此外,今年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促进规则衔接,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人员往来便利化。河套地区地处深港交界,是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在促进规则衔接、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人员往来便利化方面,被认为是开展先行先试的绝佳区域。
事实上,此前深圳方面就河套地区先行先试政策已有研究和谋划,试图探索解决制约跨境合作的一些问题,涉及人员出入境便利政策和科研物资便利流动政策、支持科技创新的财税政策和就业创业的政策以及法治协作机制、新兴产业标准和规则制定等方面。中央有关部委就支持港澳与内地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先后出台了一些政策,河套地区的发展如何善用好这些政策,又会否在此基础上有进一步的突破,值得持续关注。
采写:南都记者傅静怡王睦广
新闻推荐
大学生线下搭顺风车遇车祸身亡:涉事平台法人代表致歉 家属称从未接到平台慰问电话
连环追南都讯记者程昆4月2日,杭州一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樊伟通过公司官方微博发布视频及文字声明,针对近日媒体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