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不断提高环境卫生标准,城市越来越干净漂亮。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轩慧 摄
文、表/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崔宁宁通讯员崔嵩
昨日,深圳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发布3月份深圳市环境卫生指数测评结果。据悉,3月份环卫指数首次采用最新修改的测评方案,标准更高,考察更严,最突出的变化是在指数组成结构中,现场考察环节的分值权重由原有的60%提高到80%,更加注重现场环卫的客观情况。
在新的测评指标体系下,3月份深圳市环境卫生指数得分为84.71,其中现场考察指数87.75,居民满意度指数72.57。南山区的表现最为突出,夺得三个榜单的榜首,南山区、南山区沙河街道、南山区桃源街道分别夺得区排名、街道排名、进步指数的第一。
对标国际一流打造“最干净城市”
据深圳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介绍,3月份环卫指数采用的是最新修改的测评方案。新的测评方案标准更高,考察更细,要求更严。相较以往的方案,新方案的变化主要有四处。
一是对指数组成结构进行优化,将现场考察指数的分值权重由60%提高至80%,更加注重街道现场环境卫生的客观情况;二是更加突出问题导向,对现场考察场所的分值权重进行优化,提高社区、主干道等门户场所和垃圾转运站、公共厕所等短板场所的现场考察分值权重,例如社区考察分值权重由10.5%提升至13%,垃圾收集点和垃圾转运站考察分值由9%提升至10%。
三是测评时间全天候,特别是将社区、商业街、集贸市场、垃圾收集点早中晚各考察一次;四是实行梯度评价,将各评分项由2个评价等级改为4个评价等级,使测评结果更为精细,同时增加测评要求,对标国际一流,精益求精,如对“垃圾桶是否占用市政道路、人行道”等增设评分项,将地面脏污的判定标准提高由原来的“1平方米记1处”至“0.5平方米记1处”,将建筑工地围挡作业的考察项由“是否有围挡作业”改为“围挡作业效果”等。
三类场所现场得分下降明显
记者了解到,由于测评采用了更为严格的考察标准,特别是对于硬件设施和管理品质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3月份现场考察指数较2月份下降了3.48分。
11类场所现场考察得分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降幅最大同时得分率也是最低的三类场所分别是垃圾收集点(69.79%)、垃圾转运站(69.84%)和建筑工地(78.79%),降幅接近20个百分点,成为新方案实施后的最大短板。
据介绍,这三类场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垃圾桶未套袋、内外壁不洁、无冲水及排污设施,垃圾转运站无专人管理、工人未穿着工装、异味严重,建筑工地路口硬底化及围挡效果不理想、泥头车带泥上路问题突出等。分析认为,环卫公司履约责任、施工单位主体责任以及管理部门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南山排名第一
3月份南山区整体环境卫生指数86.78,在全市各区(新区)中排名第一,辖区街道除西丽街道外均进入全市街道排名前37,沙河、南头、蛇口街道进入前10。
据了解,南山区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一是抓环卫基础设施提升,垃圾转运站和公共厕所升级改造进展迅速;二是抓环卫精细化管理,加强环卫作业经费保障,推进大标段整合,以街道为单位划分清扫保洁作业标段,明确服务内容,严格履约监管。
其他各区(新区)你追我赶,紧随其后。盐田、罗湖分列2、3名。光明进步明显,由上月第8上升至本月第4。龙岗、福田、坪山较上月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分列5~7名,大鹏、龙华小幅上升,列8、9名。而宝安区3月份位居全市各区(新区)第10,辖区新桥街道和福永街道位于全市街道排名后5名。但从得分看,宝安区3月份环境卫生指数得分为82.45,相比南山区也仅落后4.33分,第1名和第10名的分差相比2月份的6.56分大幅降低。这说明,一方面,新的测评方案使测评结果更为精准,误差更小,另一方面,全市各区(新区)越来越重视环境卫生工作,区域间的差距越来越小。
沙河摘得桂冠桃源进步最大
3月份是新测评方案实施首月,全市街道排名桂冠由沙河街道(南山)摘得,碧岭街道(坪山)、马田街道(光明)、南头街道(南山)、马峦街道(坪山)分列2至5名,其中马田街道由上月第57名上升至第3名,南头街道由上月第47名上升至第4名,均是新面孔。
而3月份进步指数最大的是桃源街道(南山),由上月份的最后1名提升至第33名,进步指数超过10%。实施新方案后,此前排名持续靠前的龙城、南湖、梅沙、海山、沙头角等街道均进入全市街道排名前20,可谓“真金不怕火炼”。
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的测评指标体系标准更高,要求更细,尺度更严,旨在使深圳的环境卫生达到更高水平,尽快成为全国“最干净城市”。
新闻推荐
(记者杜翔翔)“2019南山国际周末音乐会——人才公园周末音乐会”近日在深圳人才公园潮汐广场精彩亮相,掀起了热潮。该活动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