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民在电博会上参观各类机器人。深圳商报记者 钟华登实习生 巫松虎 摄
(记者 李旖露)4月10日,第七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专题论坛2019深圳国际机器人与智能系统院士论坛“人工智能创新理论与应用技术”分论坛在会展中心举行。来自学界和产业界的嘉宾围绕AI在医疗、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展开讨论。
深圳大学教授张治国和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研究员谢耀钦就AI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前景作了介绍。他们认为,医学影像是目前疾病评估、诊断的重要手段,AI在提升医学影像质量上和辅助诊断上大有可为。
张治国以疼痛病症为例说明AI对于辅助诊断的作用。他指出,目前疼痛的临床诊断依赖于患者主观疼痛量表,而AI可以通过核磁共振影像采集患者疼痛时大脑的信号,做特征提取,通过机器学习建立模型,为诊断提供客观依据。不过,张治国坦言,目前AI要落地辅助脑疾病诊疗仍有距离:一方面是疾病机制尚不清楚,很多脑疾病(如阿尔兹海默症)的产生和发展机制仍未研究清楚,影响建立可解释性高的机器学习模型;另一方面是数据获取难度较大,核磁共振的成本较高。
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郑文先作为产业界的嘉宾介绍了公司在AI场景和芯片方面的探索。在场景方面,云天“深目”系统已服务在网前端超过30000路,处理动态人像数据超过200亿个,辐射国内及东南亚80多个大中型城市。在AI芯片方面,郑文先表示,云天励飞自主研发的DeepEye1000 神经网络处理器芯片已于2018年10月成功流片,并于2月进行了二次流片,今年有望正式商用。“这款芯片能广泛用于摄像头、机器人、无人机,以及智慧城市、新零售等AI边缘计算场景,让城市的万千摄像头的AI升级,让机器看"懂"世界,实现视觉AI城市大脑智能摄像头的安全、独立、自主、可控。”
新闻推荐
■深圳特区报记者何泳近年来,深圳启动食品安全监管追溯与信用管理建设推进项目,力求建立健全深圳市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障食...